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高突煤层水力压裂视电阻率响应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6 20:09

  本文关键词:高突煤层水力压裂视电阻率响应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突煤层 水力压裂 视电阻率 裂隙场 压裂范围


【摘要】:水力压裂常应用于高突煤层的卸压增透,但缺乏较好的效果考察手段。介绍了水力压裂过程视电阻率响应原理,建立了水力压裂视电阻率响应现场测试系统,并在新田矿1404底抽巷试验研究了高突煤层水力压裂过程煤体的视电阻率响应。结果表明,压裂孔两侧煤层45 m范围内视电阻率在压裂前后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压裂孔对称区域视电阻率的变化存在差异。通过煤层水力压裂视电阻率响应系统可有效地判断水力压裂过程中煤体裂隙场的变动,预测水力压裂范围,为确定水力压裂孔距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高突煤层 水力压裂 视电阻率 裂隙场 压裂范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2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T70679)
【分类号】:TD712.6
【正文快照】: 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高瓦斯煤层占50%~70%,而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又占其中的70%左右。采前区域瓦斯抽采是解决煤矿生产安全、实现煤和瓦斯共采、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1]。对于首采突出煤层或者高瓦斯低渗透性煤层,水力压裂具有良好的卸压增透效果。然而,目前水力压裂的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时光,阳友奎,卢国胜,章勇武,庄乾城;三向应力状态下岩盐的水力压裂机理[J];化工矿山技术;1993年05期

2 徐幼平;林柏泉#教授;翟成#副教授;李贤忠;孙鑫;李全贵;;定向水力压裂裂隙扩展动态特征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3 安志雄;利用液化气体的水力压裂法控制煤层性质和状态[J];煤矿安全;1990年07期

4 申晋,赵阳升,段康廉;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1997年06期

5 梁卫国;赵阳升;;盐类矿床群井水力压裂连通理论与实践[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6 张国华;葛新;;水力压裂钻孔始裂特点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杜春志;茅献彪;卜万奎;;水力压裂时煤层缝裂的扩展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8 李稼祥,张文泉;井下水力压裂应力测量[J];中州煤炭;1993年01期

9 徐超杰;蔡峰;狄春杰;贾方旭;;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在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的试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4年05期

10 周世宁;水力压裂煤层抽放瓦斯的理论分析[J];煤矿安全;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生印;韩宝山;;新集煤层气开发试验井水力压裂增产改造[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福旺;;平煤股份十矿突出煤层高压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3 李成成;潘一山;;不同地应力作用下煤体水力压裂起裂压力与裂缝扩展数值模拟[A];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创新与实践——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肖锋;重庆水力压裂抽瓦斯“一技三效”[N];中国煤炭报;2014年

2 李北陵 张赛;逼出来的水力压裂,,逼出高纯度瓦斯[N];中国煤炭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定伟;水力压裂增透抽采技术在重庆某矿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王晓锋;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展布特征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周健;水力压裂诱导钻孔孔壁应变行为演化特征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瑞峰;五阳矿低透气煤层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龙刚;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对煤炭生产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乐倩;潘三矿13-1煤层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鹏;Ⅰ、Ⅱ类高煤阶煤水力压裂参数优化及软件开发[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闫金鹏;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9 田俊斌;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及其增透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季长江;寺家庄矿井下钻孔水力压裂参数优化[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1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31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