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拉索的振动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
本文关键词:斜拉桥拉索的振动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斜拉桥 斜拉索 振动控制 被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 中心差分法 状态空间法 磁流变阻尼器 控制算法 SIMULINK仿真
【摘要】: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的支撑体系,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长的斜拉索极易在风、雨、交通等荷载的激励下产生大幅的振动,严重危害了斜拉桥的安全运营及其使用寿命,并且制约了大跨度斜拉桥的发展。本文对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斜拉索的主动、被动控制及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的减振控制效果。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历程及由于斜拉索的大幅振动造成的严重危害,对斜拉索的振动类型、研究现状及其振动控制措施(空气动力学措施、构造措施和阻尼器措施)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阻尼器措施,并将常用的几种阻尼器进行了综合对比。综合考虑了拉索的垂度、抗弯刚度的影响,推导了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的线性自由振动偏微分方程,并结合分离变量法和中心差分法得到了广义特征根方程,推导了振动方程的刚度、质量、阻尼矩阵,并通过状态空间法对系统的复特征根值进行了求解,并得出了阻尼器设计通用曲线及曲线中对应的拉索最大阻尼比及最优阻尼器系数。对阻尼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考虑拉索的垂度、抗弯刚度及几何非线性,推导了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非线性振动方程及相应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及非线性力矩阵。然后使用Newmark-β法求解,对拉索-阻尼器系统进行了非线性瞬态响应算例分析。结合LQR最优理论,使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分别建立了拉索在无控、主动及被动控制状态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时程响应分析。通过位移时程曲线直观、清晰地验证了拉索在各种荷载状况下阻尼器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速度与位移方向的半主动控制算法,用拉索振动方程的差分离散模型对斜拉索与MR阻尼器组成的系统进行面内振动响应的分析。MR阻尼器力学关系选用Spencer现象模型,以斜拉索的位移时程响应的作为减振效果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拉索在MR阻尼器半主动及被动状态下的位移时程响应,并建立了对应于MATLAB程序的SIMULINK仿真模型。
【关键词】:斜拉桥 斜拉索 振动控制 被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 中心差分法 状态空间法 磁流变阻尼器 控制算法 SIMULINK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1.3;U448.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5
- 1.1 引言8-10
- 1.2 斜拉索的振动类型及研究现状10-15
- 1.2.1 涡激振动10-11
- 1.2.2 风雨激振11-13
- 1.2.3 尾流驰振13
- 1.2.4 抖振13
- 1.2.5 参数振动13-14
- 1.2.6 拉索内共振14-15
- 1.3 斜拉索的振动控制及研究现状15-23
- 1.3.1 空气动力学措施15-16
- 1.3.2 构造措施16-17
- 1.3.3 阻尼器措施17-23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3-25
- 第二章 斜拉索-阻尼器系统及其控制方程的求解25-42
- 2.1 引言25
- 2.2 斜拉索-阻尼器系统动力特性25-35
- 2.2.1 水平张紧钢丝的横向振动25-27
- 2.2.2 斜拉索的局部横向振动27-31
- 2.2.3 张紧拉索-粘性阻尼器的振动方程及阻尼器通用设计曲线31-35
- 2.3 斜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自由振动方程的离散及求解35-39
- 2.4 斜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状态方程求解的算例分析39-41
- 2.5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斜拉索主动、被动控制研究及其SIMULINK仿真分析42-53
- 3.1 引言42
- 3.2 拉索-阻尼器系统非线性振动方程的推导及求解42-44
- 3.3 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瞬态响应算例分析44-48
- 3.3.1 自由振动45-46
- 3.3.2 集中简谐荷载作用46-47
- 3.3.3 均布风荷载作用47-48
- 3.4 斜拉索主动、被动控制的SIMULINK仿真分析48-52
- 3.4.1 基于LQR算法的拉索主动控制及仿真分析48-51
- 3.4.2 拉索-粘性阻尼器被动控制的simulink仿真分析51-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MR阻尼器对斜拉索振动控制效果的仿真分析53-68
- 4.1 引言53-54
- 4.2 磁流变阻尼器54-62
- 4.2.1 MR阻尼器工作模式54-55
- 4.2.2 MR阻尼器力学模型及其simulink仿真55-62
- 4.3 斜拉索-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62-67
- 4.3.1 MR半主动控制算法及仿真分析63-65
- 4.3.2 MR被动控制65-67
- 4.4 本章小结67-6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5.1 总结68-69
- 5.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1 斜拉索-粘弹性阻尼器系统的面内外非线性响应主程序的MATLAB程序代码74-7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亨锦,王凯,李承根;浅谈部分斜拉桥[J];桥梁建设;2002年01期
2 陈亨锦;王凯;李承根;;浅谈部分斜拉桥[J];OVM通讯;2002年03期
3 郑一峰,黄侨,张宏伟;部分斜拉桥斜拉索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2005年02期
4 王小洁;;斜拉桥拉索动力模型修正方法[J];公路与汽运;2006年04期
5 马洪山;;斜拉桥拉索减振方法与展望[J];硅谷;2009年06期
6 薛花娟;缪芳;陈灵芝;;长大斜拉桥缆索体系减振技术[J];现代冶金;2009年02期
7 薛花娟;陈灵芝;赵成哲;;长大斜拉桥缆索体系减振关键技术介绍[J];公路;2009年05期
8 Frilz Leonhardt;成井信;潘蜀健;;斜拉桥近年的发展和展望[J];国外桥梁;1982年03期
9 金东灿,吴亮明;联邦德国的斜拉桥[J];铁道建筑;1984年04期
10 易圣涛;;我国斜拉桥的现状和问题[J];公路;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海帆;史家钧;;斜拉桥的拉索振动及其控制[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2 何宪飞;陈艾荣;项海帆;;多跨斜拉桥斜拉索疲劳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3 乐鹏飞;;低塔斜拉桥[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0年
4 詹胜;徐幼麟;沈其民;周海俊;;斜拉桥拉索风雨振动试验新装置[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5 李寿英;陈政清;;斜拉桥拉索安装亮化灯具的风致稳定性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李毅佳;陈志华;王小盾;;斜拉桥索的抑振措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顾明;黄麟;王国砚;;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8 余康烨;杨文兵;;中跨斜拉桥拉索振动及其抑振研究[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钱雪松;;斜拉桥拉索的减振措施[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周亚刚;孙利民;;斜拉桥减振辅助索的参数分析[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兰山;激情化作彩虹飞[N];科技日报;2004年
2 李雪林;让桥梁在大风中巍然屹立[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江;桁架箱梁斜拉桥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陈向东;轻轨车辆与斜拉桥动态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雷宇;组合梁斜拉桥静力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侯立群;大型斜拉桥基于健康监测的模型修正、损伤诊断与预警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唐涛;斜拉桥结构体系使用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赵翔;拉索损伤对斜拉桥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王福春;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力学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王修勇;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新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江锋;薄壁箱梁混合单元及其在斜拉桥双重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禹见达;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达洁;碳纤维拉索斜拉桥非线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李锋丹;单索面大挑臂斜拉桥非线性稳定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常正强;铁路四线重载钢桁梁斜拉桥静动力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杨凯;PC箱梁曲线斜拉桥的静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葛昆鹏;斜拉桥索梁锚固区局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珂;空间扭索面斜拉桥换索技术[D];长安大学;2015年
7 李洋;混凝土连续刚构和斜拉桥损伤敏感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8 朱鸿雯;斜拉桥拉索的损伤检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9 李慧欣;落地支架法施工斜拉桥张拉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阔;长山大桥的优化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4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0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