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输入方向对铁路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地震动输入方向对铁路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铁路部分斜拉桥 塑性铰 竖向地震动 输入方向 地震响应 非线性分析 有限元法
【摘要】:为研究竖向地震动分量对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及最不利地震动输入方向,以某跨度为(144+288+144)m的铁路部分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Clough模型模拟塑性铰,由非线性动态时程法分析竖向地震动及水平地震动输入方向对部分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动后桥墩屈服时刻提前;墩顶最大位移增大,墩底弯矩减小、轴力增大。三向地震动Ex+Ey+Ez和0.3Ex+0.3Ey+Ez两组合工况下,地震动最不利水平输入方向均为140°;El-Centro波作用时,两组合工况的最不利方向下,9号、10号墩福州和平潭两侧墩身的非线性位移延性比均增大,最大值达到3.38,不利于延性抗震。地震反应分析应当考虑竖向地震动、水平地震波最不利输入方向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铁路部分斜拉桥 塑性铰 竖向地震动 输入方向 地震响应 非线性分析 有限元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2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3CB036301)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2011AA11A103)~~
【分类号】:U448.27;U442.55
【正文快照】: 1引言部分斜拉桥作为介于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在我国逐渐成为中小跨径桥梁的主流桥型之一。由于简单的抗震分析不能准确反映该类桥型桥墩的真实地震响应及破坏失效规律,因此对部分斜拉桥进行弹塑性抗震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震动具有横向、纵向和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滔;郭恩栋;张丽娜;胡煜文;;大跨斜拉桥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2 武芳文;赵雷;;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9年04期
3 吴延伟;;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罕遇地震下抗震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朱f^,陈兴冲;混凝土桥墩的非线性分析[J];铁道学报;1993年01期
5 范立础,聂利英,李建中;复杂结构地震波输入最不利方向标准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小珍;雷虎军;;基于多点激励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行波效应分析[J];桥梁建设;2012年06期
7 郭进;王君杰;;基于累积损伤的弯矩-曲率强度退化滞回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8 王常峰;陈兴冲;;桩基础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杨琼;魏明宇;李英民;;增量动力分析中的地震作用特征差异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孙文;;试论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3 宋波;潘建仕;;基于Pushover法的曲线桥地震波输入最不利角度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4 耿江玮;朱东生;向中富;包桂钰;;非规则连续梁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贵乾;郑罡;王军;;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Ⅱ):试验结果评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张旭;张奔牛;;地震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反思[J];重庆建筑;2010年10期
7 袁晓静;张浩阳;刘凡;;长细比对柔性桥墩柱滞回性能影响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7期
8 刘东;贾智信;孙长军;宋凯;陈亮;;唐山曹妃甸工业区1#桥工程抗震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9 刘潇潇;;桥梁抗震主要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10 奚灵智;李小刚;韦华;;大跨度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林;于劲;;强震下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稳定性能和抗震设计对策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伟;李光范;;地震输入方式对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陈兴冲;朱f^;;弹塑性Winkler地基上刚性浅平基桥墩水平力—位移关系的滞回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4 王克海;李茜;;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5 杨成;潘毅;赵世春;李彤梅;李英民;;烈度指标函数对IDA曲线离散性的影响[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6 卓卫东;上官萍;谷音;;公路斜交梁桥抗震现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孙颖;卓卫东;房贞政;;公路曲线梁桥抗震研究文献综述[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周振兴;闫兴非;陈巧珊;;新型连续梁用抗震支座(力分布式)的研究、设计和实施[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宋恒扬;;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6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高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正;复杂受力条件下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损伤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9 徐然;竖向地震诱发桥梁结构多次重撞击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泽玉;基于特征参量分析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余文华;CFRP增强高强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奕琴;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结构抗震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邹永旺;基于概率Pushover的桥梁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永霞;大跨度菱形空间桁架屋盖结构的静动力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思佚;某公路桥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慎丹;近场地震下RC梁式桥抗震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涛;杨庆山;;地震波基线漂移的处理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冯云田,李明瑞,林春哲;复杂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4期
3 聂利英,李建中,范立础;复杂结构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3期
4 于海英;江汶乡;解全才;杨永强;程翔;杨剑;;近场数字强震仪记录误差分析与零线校正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5 肖晓春,迟世春,林皋,约翰·艾法罗;地震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简化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徐艳;George C Lee;;Traveling wave effect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steel arch bridge subjected to near fault ground motio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7年03期
7 潘强;方诗圣;程晓东;;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刘惠珊;桩基震害及原因分析——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启示[J];工程抗震;1999年01期
9 陈兴冲,郑越;弹塑性Winkler地基上双柱式桥墩的地震反应[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10 曲哲;叶列平;;基于有效累积滞回耗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退化模型[J];工程力学;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选召;混凝土斜拉桥三维地震反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创第,陈俊忠;基础平动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解析解[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孙诗文;杜元增;;单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多点随机地震响应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揭志羽;卫星;李亚东;顾颖;;不同设计参数下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地震响应敏感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4 贺民;刘聪隆;;晃动分量对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陈鑫;李爱群;张志强;;某大型复杂结构地震响应与控制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6 胡贺;;随机结构与确定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的比较[J];科技与企业;2011年16期
7 宋金峰,何玉敖;中央电视塔结构模型的空间地震响应与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8 陈启飞;李爱群;王浩;李建慧;;淮安大桥主桥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9 刘鹏;郑凯锋;杨雷;吴臻旺;;考虑梁体—挡块碰撞效应的桥梁地震响应数值计算[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4期
10 程桂胜;降低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控制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199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俊文;赵章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地震响应和减震分析[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2 罗列;陈水生;;隔震桥墩梁柔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杜元增;魏德敏;;周边双层中部单层球面网壳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4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屈服后刚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屈服后刚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涛;魏泳涛;于建华;;顶置水箱对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薛素铎;潘云;;地震输入空间变化效应对大跨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韩青;赵凯红;张毅刚;;预应力拱架结构多维地震响应的动力时程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鸿儒;陈英俊;;桩-土-结构系统的随机地震响应[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孙卓;阎贵平;;高速铁路刚构式高架桥延性地震响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振宇;深水桥梁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江洋;大跨建筑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计算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李贞新;基于推倒分析法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蒋东旗;远场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横向地震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闫晓宇;多点激励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响应振动台阵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樊珂;大跨度结构多维多点地震响应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孟刚;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桥梁上的减震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杨颜志;土体-复杂结构耦合系统地震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霞;地震动空间变化对大跨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坤;高墩桥梁地震响应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吕朝坤;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ITMD控制[D];浙江大学;2005年
4 丁锦铭;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蒋林珊;缆索对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阶段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6 史建朋;横撑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7 徐军;超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彭志丰;非线性结构—设备耦合体系地震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惠;深水斜拉桥地震响应数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帅海乐;垃圾填埋场的地震响应特性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8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28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