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安全协调研究
本文关键词: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安全协调研究
【摘要】: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西岸,是我国沿海主要重要港口、海西区域综合运输重要枢纽以及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之一。为保障福州沿海水域船舶通航安全,控制和预防福州海事辖区存在的商船与渔船冲突矛盾,对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总结,明确目前阶段辖区沿海水域内商渔通航关系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索研究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安全长效协调机制。本论文在大量搜集福州沿海通航环境基础资料和渔业生产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州沿海通航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对商渔水上交通事故时空分布及致因的剖析,对福州沿海渔船活动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与商船航行之间的关系,并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船舶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探究商渔船矛盾形成的机理,系统地分析商渔船产生冲突的内部原因。通过建立福州海事辖区商渔通航协调关系机制框架,分别以统筹协调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协调共管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应急救援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以减少其对商渔船交通行为产生的不利影响,促使福州沿海商船与渔船航行规范化,减少船舶航行中的通航安全冲突。
【关键词】:商渔船 安全通航 长效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20
- 1.3.1 研究思路15-17
- 1.3.2 研究方法17-20
- 第2章 商渔通航安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20-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2.1.1 海事主管机关20
- 2.1.2 渔业主管部门20
- 2.1.3 商渔船20
- 2.1.4 通航安全20-21
- 2.2 研究理论基础21-22
- 2.2.1 公共产品理论21
- 2.2.2 “PDCA”理论21-22
- 第3章 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活动现状22-34
- 3.1 辖区总体概况22-25
- 3.1.1 海事辖区概况22-23
- 3.1.2 台湾海峡概况23-25
- 3.2 辖区海域情况25-26
- 3.2.1 航路概况25
- 3.2.2 渔场概况25-26
- 3.3 辖区港口概况26-27
- 3.3.1 商港情况26
- 3.3.2 渔港情况26-27
- 3.4 渔业生产情况27-30
- 3.4.1 养殖区情况27
- 3.4.2 渔船分布情况27-28
- 3.4.3 渔船活动范围28-29
- 3.4.4 渔船作业方式29-30
- 3.4.5 渔船活动时间30
- 3.5 商船通航情况30-31
- 3.6 商渔船活动矛盾表现31-34
- 3.6.1 自身权利义务理解不清32
- 3.6.2 商渔船管理边界模糊32
- 3.6.3 商渔信息沟通不通畅32-33
- 3.6.4 商渔活动区域交叉重叠33-34
- 第4章 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安全成因分析34-40
- 4.1 水上交通事故分析34-35
- 4.2 商渔冲突基本要素分析35-38
- 4.2.1 人员因素35-36
- 4.2.2 船舶因素36
- 4.2.3 环境因素36-37
- 4.2.4 管理因素37-38
- 4.3 商渔船矛盾形成机理分析38-40
- 第5章 商渔船通航安全协调机制研究40-52
- 5.1 协调机制基本构成要素40-42
- 5.1.1 协调主体40-41
- 5.1.2 协调对象41
- 5.1.3 协调依据41-42
- 5.1.4 协调基础设施42
- 5.2 协调机制总体框架42-43
- 5.3 协调机制具体内容43-52
- 5.3.1 统筹协调机制43-44
- 5.3.2 联合执法机制44-45
- 5.3.3 信息共享机制45-47
- 5.3.4 协调共管机制47
- 5.3.5 安全预警机制47-48
- 5.3.6 应急救援机制48-50
- 5.3.7 信息反馈机制50-52
- 第6章 促进福州海事辖区商渔通航安全协调若干对策建议52-60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52-54
- 6.1.1 机制运行过程52-53
- 6.1.2 机制循环运行特点53-54
- 6.2 加强行政监管54-56
- 6.2.1 促进联合执法54
- 6.2.2 规范签证行为54-55
- 6.2.3 强化信息共享55-56
- 6.2.4 加强事故反馈56
- 6.3 推行船舶定线制56-58
- 6.3.1 水上安全需求56-57
- 6.3.2 实施应用效果57-58
- 6.4 强化防台指挥58-59
- 6.5 普及宣传培训59-60
- 6.5.1 开展安全宣传59
- 6.5.2 加大培训力度59-60
- 第7章 结论60-62
- 7.1 福州沿海商渔船舶通航主要风险60
- 7.2 建立商渔船矛盾长效协调机制60-61
- 7.3 改进61-62
- 参考文献62-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Zhiyong Meng;Dan Yao;Lanqiang Bai;Yongguang Zheng;Ming Xue;Xiaoling Zhang;Kun Zhao;Fuyou Tian;Mingjun Wang;;Wind estimation around the shipwreck of Oriental Star based on field damage surveys and radar observations[J];Science Bulletin;2016年04期
2 ;“新漳州”轮与“辽瓦渔75060”船碰撞事故调查[J];中国海事;2015年12期
3 唐寒秋;黄惠霖;董斌;;一起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的剖析[J];珠江水运;2015年21期
4 吴丽华;;濮阳市现代渔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河南水产;2015年04期
5 赵永锋;宋迁红;;了解国外养殖概况 促进国内渔业发展[J];科学养鱼;2015年05期
6 方明树;;我国沿海商船与渔船碰撞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王宁;;浅析船舶的碰撞事故原因[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2期
8 丁振国;;通航环境危险度影响因子评价与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9 陈孝武;阮召彬;;浅谈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张文敏;;海上渔船险情多发引起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1047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4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