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类跟驰行为的车头时距混合分布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类跟驰行为的车头时距混合分布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流 分布模型 最大期望算法 车头时距 跟驰
【摘要】:基于实际的驾驶行为特性,将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分为强跟驰、弱跟驰和自由流3种状态,建立能够描述这3种状态的车头时距三元混合分布模型.利用北京快速路实测数据,通过最大期望(EM)算法标定了三元混合分布模型中的参数,对3种不同驾驶行为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对比各个车头时距分布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车头时距混合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威布尔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交通流 分布模型 最大期望算法 车头时距 跟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55,51208462,61304191)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3TD09)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车头时距指是连续两辆车头部或尾部通过同一断面的时间间隔,它是计算通行能力、优化信号配时、构建车辆跟驰模型的核心参数,是通行能力评估、驾驶特性分析、交通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车头时距数据的研究可以计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1-3],分析车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车辆自由流速度分布[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8期
2 孟凡兴;张良;张伟;;驾驶员车头时距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2期
3 姚荣涵;王殿海;李丽丽;;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的韦布尔修正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4 刘江,吕津燕,荣建,任福田;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及其在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4期
5 陶鹏飞;王殿海;金盛;;车头时距混合分布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刘曙云;关积珍;李元左;;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道路交通状态特征辨识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翠;杨峰;邓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流区车头时距分布[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2期
2 孙锋;王殿海;马东方;马晓龙;;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2年04期
3 齐玉东;丁通;杨松;;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车速决策行为建模及其标定[J];四川兵工学报;2014年06期
4 陈永恒;葛兴;王殿海;;双车道路段公交车辆对交通流延误影响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5 王殿海;李凤;宋现敏;;一种新的车队离散模型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6 景鹏;隽志才;林徐勋;;基于OD的微观交通发车仿真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4期
7 裴玉龙;高晗;;城市快速路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分布模型[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5期
8 翟京;冷军强;王天逸;;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路段车头时距[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9 曲昭伟;段宇洲;宋现敏;陶鹏飞;邢岩;;多车道环形交叉口车头时距分布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3期
10 黄绍龙;沈凡;付军;丁庆军;吴国雄;;路面抗滑性能与交通安全的相关性研究[J];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军;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慈玉生;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与匝道设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刘明君;基于混合交通流的信号交叉口机动车车头时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毛程远;路面破损对车辆行驶模式及交通流运行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孙锋;公交站点运行效率计算及车辆停靠组织优化[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李耘;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流特性与安全风险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军红;考虑行人过街的次干道协调控制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媛媛;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沙建鹤;基于MAS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董良海;城市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行人通行能力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5 许颖;基于模糊理论的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邹娜;基于案例推理的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娇;城市快速路车头时距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柴婷婷;基于冲突分析的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马云飞;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虚拟战场建模与仿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徐屹;基于自然人机交互技术的虚拟漫游系统设计[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荣建,常成利,刘小明,任福田;标定交通流模型时最小统计间隔的选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祝站东;荣建;周伟;;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3 王曦;祝付玲;;基于高斯混合分布的交通拥堵评价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4 王祺;李力;胡坚明;邹斌;;不同车头间距下交通流的速度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殿海;马东方;陈永恒;;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关羽;张宁;朱吉双;杨小宝;;考虑驾驶员行为变化的入口匝道通行能力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01期
7 朱利平;卢一强;茆诗松;;混合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J];应用概率统计;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荣涵;王殿海;李丽丽;;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的韦布尔修正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2 陶鹏飞;王殿海;金盛;;车头时距混合分布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吕贞;武钧;;普通公路车头时距分布特征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2年02期
4 张曼;李文权;;影响公交线路车头时距稳定性的因素(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3年01期
5 郭冠英;;第十讲 车头时距及其分布[J];华东公路;1983年06期
6 刘灿齐,,周溪召,刘安;一些常用的车头时距分布所对应的到达分布[J];公路交通科技;1995年03期
7 李文权,王炜,周荣贵;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车头时距分布特征[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8 杨小宝;张宁;;一种改进的跟驰状态判定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2期
9 田丰;敖进滔;史其信;;神经网络方法在车头时距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2009年08期
10 侯常明;郎海鹏;张蕾;;高速公路隧道口车头时距分布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中梅;;快速路合流区上游车头时距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峥嵘;陈学武;陈素平;;城市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可靠性分析方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明君;基于混合交通流的信号交叉口机动车车头时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世迪;环形交叉口车头时距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娇;城市快速路车头时距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素丽;基于车头时距稳定性影响阈值的常规公交系统优化[D];长安大学;2014年
4 杜志强;信号交叉口左转掉头车辆车头时距特性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成瑞;北京市信号交叉口直行车道饱和车头时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6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