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水平双向地震激励下基于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曲线梁桥控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7 17:17

  本文关键词:水平双向地震激励下基于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曲线梁桥控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曲线桥 双向地震激励 最优序列控制


【摘要】:针对曲线梁桥在地震作用下出现的平扭耦合作用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将隔震技术与附加减震装置相结合对平扭耦合进行控制。建立考虑上部结构偏心的曲线梁桥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方程,分别采用序列最优控制算法(Sequential Optimal Control,SOC)及经典线性最优控制(Classical linear Optimal Control,COC)对结构进行分析,求解曲线桥两种控制算法的地震响应,并通过比较研究两种控制算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序列最优控制算法较经典线性最优控制能更有效减小曲线梁桥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抑制结构扭转耦合效应,对减少落梁震害、确保曲线桥抗震安全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
【关键词】曲线桥 双向地震激励 最优序列控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211)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曲线梁桥已发展为大中城市最便捷、直接的交通要道及枢纽[1]。对普通直线桥梁已有多种减、隔震控制方法,但对曲线桥的减、隔震研究较少。主动控制中控制算法为关键步骤,而半主动控制算法往往可基于主动控制算法导出,因此研究主动控制算法有重要意义[2]。亓兴军等[3-5]采用经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石,张海;高架桥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6期

2 杜永峰;刘彦辉;李慧;;双向偏心结构扭转耦联地震反应的序列最优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3 杜永峰,李慧,赵国藩;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最优控制的一种一般算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王丽;周锡元;闫维明;;曲线梁桥地震响应的简化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6年06期

5 全伟;李宏男;;曲线桥多维多点地震激励半主动控制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3期

6 亓兴军;李小军;唐晖;;曲线桥梁弯扭耦合减震半主动控制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9期

7 陈送财;李锦华;;高架桥地震响应的半主动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8 李忠献;岳福青;周莉;;城市隔震高架桥梁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陈水生;高架桥梁地震响应磁流变阻尼器(MR)半主动控制[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亓兴军;申永刚;;三维地震动作用下曲线连续梁桥减震控制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党育;复杂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软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元;李雪梅;迟晓梅;;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在结构多处损伤监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陈水生;;高架桥梁地震响应模糊半主动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6期

3 杜永峰;李慧;金德保;党育;Billie.F.Spencer,Jr;;大震下被动与智能隔震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对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4 亓兴军;李小军;卢滔;;行波效应对桥梁不同振动控制方法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5 杜永峰;刘彦辉;李慧;;双向偏心结构扭转耦联地震反应的序列最优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6 董胜利;李小军;亓兴军;;简支梁桥减震半主动控制算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7 汪志昊;陈政清;;基于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的隔震高架桥半主动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1期

8 亓兴军;李小军;周国良;;行波效应对大跨刚构连续桥梁半主动控制影响分析[J];地震学报;2006年02期

9 王东升;孙治国;李晓莉;霍q,

本文编号:110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0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