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跨断层桥梁地震动输入方法

发布时间:2017-10-31 09:23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跨断层桥梁地震动输入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多点激励位移输入 跨断层桥梁 基线校正


【摘要】:探讨了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对跨断层桥梁的适用性,并针对包含永久地面位移的时程曲线在基线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线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集集地震中距发震断层最近的10个强震台站地震动记录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永久地面位移与GPS测站同震位移运动方向一致,数值相近,由此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所得位移时程曲线可作为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地震动输入.以某跨断层桥梁为例,分别采用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和多点激励加速度输入模型计算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基于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能够真实模拟断层错动引起的结构残余变形与内力,符合实际震害特征;而基于多点激励加速度输入模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则未考虑该残余变形与内力,故可能导致不合理的计算结果.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桥梁工程 多点激励位移输入 跨断层桥梁 基线校正
【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2009DFA82480)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2009318223094) 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资助项目(JTG-C-201012)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引用本文:惠迎新,王克海.基于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跨断层桥梁地震动输入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3):557-562.[doi:10.3969/j.issn.1001-0505.2015.03.025]地震时跨越活动断层的桥梁结构具有较大的破坏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规范和条例,如禁止在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海英;江汶乡;解全才;杨永强;程翔;杨剑;;近场数字强震仪记录误差分析与零线校正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2 田玉基;杨庆山;;地震地面运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分析模型[J];工程力学;2005年06期

3 惠迎新;王克海;李冲;;跨断层地表破裂带桥梁震害研究及抗震概念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涛;杨庆山;;地震波基线漂移的处理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王秀丽;金恩平;;Torsional effect of space structure in frequent earthquake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2期

3 柳国环;李宏男;林海;;结构地震响应计算模型的比较与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4 田玉基;杨庆山;;国家体育场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时域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6期

5 于海丰;张耀春;;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S1期

6 柳国环;李宏男;国巍;田利;;求解结构地震响应位移输入模型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新解决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09期

7 蔡文华;张继文;涂永明;梁书亭;;核筒悬挂建筑结构体系的顺风向风致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06期

8 汤秀丽;李和平;;固定式起重机的支撑圆筒在地震载荷下的动态特性研究[J];港口装卸;2009年01期

9 刘文华;鄢芳华;;结构在多点地震动激励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模型[J];公路;2013年03期

10 金明培;汪荣江;;用近场强震动记录快速估计同震位移并反演震源滑动分布[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国良;李小军;;用改进的大质量法分析行波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岳庆霞;李杰;;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地下综合管廊三维响应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3 陈文辉;罗永峰;;地震激励输入方法对结构弹性响应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彭小波;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文华;大跨复杂结构在多点地震动激励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岳庆霞;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可靠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樊珂;大跨度结构多维多点地震响应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王冬梅;奥运羽毛球球馆新型弦支穹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周国良;河谷地形对多支撑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影响[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葛勇;无碴轨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及舒适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胜利;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期暂态结构抗风性能及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小宁;高频GPS单历元定位方法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2 许广;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与控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3 孙磊;高层建筑中燃气管道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徐扬;大跨度六塔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戴金松;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孙大洪;门式起重机地震响应及动态可靠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江汶乡;近场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校正处理方法[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杨继敏;核电站鼓型滤网设备动静态特性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9 成旭金;大型集装箱起重机地震激励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胡静;非饱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与基础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正华,张艳梅,孙平善,卢滔;断层场地震害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2 赵纪生;吴景发;师黎静;王伟;;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周围建筑物重建的避让距离[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3 徐锡伟;闻学泽;叶建青;马保起;陈杰;周荣军;何宏林;田勤俭;何玉林;王志才;孙昭民;冯希杰;于贵华;陈立春;陈桂华;于慎鄂;冉勇康;李细光;李陈侠;安艳芬;;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4 祝兵;崔圣爱;喻明秋;;汶川地震跨断裂带小鱼洞大桥地震破坏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5 王东升;孙治国;郭迅;李晓莉;霍q,

本文编号:112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2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