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的闸首底板施工过程监测(英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的闸首底板施工过程监测(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施工监测 闸首底板 光纤感测 船闸工程 混凝土
【摘要】:底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释放采用ROTDR温度感测技术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底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0 h后内部温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54℃.底板混凝土表面温度使用FBG温度传感器监测,并根据其监测结果对PPP-BOTDA应变监测结果进行温度补偿,以获得底板上下表层混凝土应变.利用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闸首底板结构施工过程中由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引起的应力、应变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在船闸等大型水工结构施工安全监测中的可行性,并对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监测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克莱姆森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No.2012BAK10B05) the State Key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of China(No.41427801)
【分类号】:U641.5
【正文快照】: The safety of ship locks should be guaranteed to pro-tect people and their properties dow nstream.There-fore,the health monitoring of ship lock structures is a crit-ical issue[1].The stress state of a ship lock structure de-pends on its type and structu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斌,徐洪钟,张丹,丁勇,崔何亮,陈斌,高俊启;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为民;李秋芳;陈宝;黄雨;梅正君;;施工对土体扰动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2 史彦新;张青;孟宪玮;;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刘永莉;尚岳全;于洋;;BOTDR技术在边坡表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永莉;孙红月;尚岳全;于洋;;基于BOTDR的传感光纤固定方式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9期
5 邱海涛;李川;刘建平;;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与数值模拟[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12期
6 崔何亮;郑晓红;王玉洁;;光纤应变分布传感的工程实用情况及其在水工领域的应用前景[J];大坝与安全;2012年01期
7 张丹,施斌,徐洪钟,高俊启,朱虹;BOTDR用于钢筋混凝土T型梁变形监测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薛星桥;张俊义;晏鄂川;高幼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现状[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9 张俊义;晏鄂川;薛星桥;高幼龙;;BOTDR技术在三峡库区崩滑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10 张勇;魏广庆;施斌;卢毅;;基于BOTDR的传感光纤温度效应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魏世明;岩体变形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3 蒋小珍;线性工程路基岩溶土洞(塌陷)灾害防治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常天英;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史彦新;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纪卫红;基于动测实验的网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欧中华;光纤中后向布里渊散射传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何建平;全尺度光纤布里渊分布式监测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桂花;表面黏贴式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其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冠兰;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关键技术与分析预报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智,欧进萍;土木工程智能健康监测与诊断系统[J];传感器技术;2001年11期
2 黄民双,陈伟民,,黄尚廉,王新强;基于Brillouin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拉伸应变传感器的理论分析[J];光电工程;1995年04期
3 赵占朝,刘浩吾,蔡德所;光纤传感无损检测混凝土结构研究述评[J];力学进展;1995年02期
4 冯夏庭,张治强,杨成祥,林韵梅;位移反分析的进化神经网络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成杰;欧阳名三;陈静;;《感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2 胡珊;压力感测技术在热工控制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3年04期
3 Stephen Wu;;利用MEMS惯性感测技术实现应用变革[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09年06期
4 李娜;;虚拟仪器技术在“感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河南 王一飞 编译;电容式感测技术在饮水机中的应用(上)[N];电子报;2012年
2 河南 王一飞编译;电容式感测技术在饮水机中的应用(下)[N];电子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萌;非接触式声带振动感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4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5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