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15:22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0年

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

雍飞  

【摘要】: 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材料、构件和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能力称之为延性。在大震作用下,桥梁抗震设防依靠强度设防是不经济的,必须对桥梁进行延性设计,利用桥梁的延性变形,来吸收消耗地震的能量,从而减少桥梁结构的损坏。我国目前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2006年12月实施的,在汶川地震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抗震规范及其地震作用的相关条文与我国规范进行对比分析,这为我国系统、全面的借鉴国外规范先进经验、全面合理的评价中国铁路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以及为我国新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可参考性的意见。 本文首先对最近十五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较大的地震进行总结分析,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等角度说明了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入桥梁延性抗震的概念及其在抗震中的意义;然后对Eurocode 8规范,日本规范,新西兰桥梁设计规范,美国规范,台湾规范,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以及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具体系统的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内容有:(1)各国规范中桥梁重要性分类的对比;(2)各国规范中桥梁的抗震设防水准和设防目标的对比;(3)各国规范中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对比;(4)各国规范场地的划分对比;(5)各国规范地震力的确定对比;(6)各国规范关于塑性铰的设置对比;(7)各国规范表征结构延性的指标对比;(8)各国规范在桥梁建立模型方面的对比;(9)各国规范桥梁抗震延性验算方面的对比。通过对国内外规范的对比,本文建议我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将桥梁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的桥梁、重要桥梁和普通桥梁三类;建议引入国外规范中折减系数的概念,通过该系数的对弹性谱进行修正,将反应谱用于结构考虑延性的计算分析;建议借鉴Eurocode 8规范对模型的分类,分为刚性板模型、弹性板模型、和单墩模型,并确定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根据各国规范进行某工程延性抗震计算和分析,得出安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Eurocode 8规范、AASHTO、Caltrans、新西兰规范、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U442.55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2
  • 第一章 绪论12-23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5
  • 1.1.1 选题背景12-14
  • 1.1.2 研究桥梁延性抗震的意义14-15
  • 1.2 延性的内涵和意义15-17
  • 1.2.1 强度抗震15-16
  • 1.2.2 延性抗震16
  • 1.2.3 延性抗震的能量观点16-17
  • 1.3 表示延性的具体量化参数17-22
  • 1.3.1 曲率延性系数18-19
  • 1.3.2 位移延性系数19
  • 1.3.3 静力延性指标与动力延性指标19
  • 1.3.4 曲率延性系数与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19-21
  • 1.3.5 延性、延性位移系数与变形能力三者的关系21-22
  • 1.4 本章小结22-23
  • 第二章 抗震思想及抗震设计方法总结23-30
  • 2.1 抗震设计思想23-25
  • 2.1.1 应充分重视结构的延性23-24
  • 2.1.2 地震降低系数决定结构延性需求24
  • 2.1.3 能力设计法24-25
  • 2.2 抗震设计方法25-28
  • 2.2.1 静力法25-26
  • 2.2.2 反应谱法26-27
  • 2.2.3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27-28
  • 2.2.4 几种方法的对比28
  • 2.3 本章小结28-30
  • 第三章 各国桥梁抗震规范比较30-62
  • 3.1 桥梁重要性分类30-33
  • 3.1.1 Eurocode 8规范30-31
  • 3.1.2 日本桥梁抗震规范耐震篇31
  • 3.1.3 新西兰桥梁设计规范31
  • 3.1.4 美国加州规范31
  • 3.1.5 台湾的桥梁设计规范31-32
  • 3.1.6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32
  • 3.1.7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32
  • 3.1.8 讨论32-33
  • 3.2 抗震设防水准和抗震设防目标对比分析33-38
  • 3.2.1 Eurocode 8规范33-34
  • 3.2.2 日本规范34
  • 3.2.3 新西兰桥梁设计规范34-35
  • 3.2.4 美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准则35
  • 3.2.5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35-37
  • 3.2.6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37-38
  • 3.2.7 讨论38
  • 3.3 国内外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38-40
  • 3.3.1 Eurocode 8规范39
  • 3.3.2 日本的抗震规范39
  • 3.3.3 新西兰桥梁设计规范39
  • 3.3.4 美国的抗震规范39
  • 3.3.5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39-40
  • 3.3.6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40
  • 3.3.7 讨论40
  • 3.4 各国规范场地的划分对比40-43
  • 3.4.1 Eurocode 8规范41
  • 3.4.2 美国Caltrans规范41-42
  • 3.4.3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42-43
  • 3.4.4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43
  • 3.5 各国规范地震力的确定43-47
  • 3.5.1 Eurocode 8规范43-44
  • 3.5.2 日本桥梁抗震规范耐震篇44-45
  • 3.5.3 新西兰桥梁设计规范45
  • 3.5.4 美国Caltrans规范45-46
  • 3.5.5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46
  • 3.5.6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46-47
  • 3.5.7 讨论47
  • 3.6 塑性铰的设置47-51
  • 3.6.1 Eurocodes规范48-49
  • 3.6.2 美国Caltrans规范49-50
  • 3.6.3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50-51
  • 3.6.4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51
  • 3.7 各规范表征结构延性的指标对比51-54
  • 3.7.1 Eurocode 8规范51-52
  • 3.7.2 美国Caltrans规范52-54
  • 3.7.3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54
  • 3.8 模型建立54-58
  • 3.8.1 Eurocode 8规范54-55
  • 3.8.2 日本桥梁抗震规范耐震篇55
  • 3.8.3 美国Caltrans规范55-56
  • 3.8.4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56
  • 3.8.5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56-58
  • 3.8.6 讨论58
  • 3.9 延性抗震设计验算内容58-61
  • 3.9.1 Eurocode 8规范58-59
  • 3.9.2 日本桥梁抗震规范耐震篇59
  • 3.9.3 美国Caltrans规范59
  • 3.9.4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59
  • 3.9.5 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59-61
  • 3.10 本章小结61-62
  • 第四章 工程算例对比分析62-71
  • 4.1 设计资料62
  • 4.2 有限元计算及分析62-70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62-63
  • 4.2.2 地震荷载选取63-64
  • 4.2.3 Caltrans规范与中国铁路工程抗震规范对比64-68
  • 4.2.4 等效塑性铰长对比分析68-70
  • 4.3 结论70-7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5.1 论文提出的建议及发现的规律71-72
  • 5.1.1 规范对比得出的建议71
  • 5.1.2 计算分析得出的结论71-72
  • 5.2 工作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5
  • 作者简历75-77
  • 学位论文数据集7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华,阎贵平,陈英俊;低配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实验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2 范立础,王君杰;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3 周定松,吕西林;延性需求谱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4 王克海;李茜;韦韩;;国内外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5 陈兴冲,朱晞;允许提离的弹塑性Winkler地基上桥墩的地震反应[J];工程力学;1999年05期

    6 魏丽华;岳渠德;姜福香;;桥梁结构延性抗震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李龙安;何友娣;屈爱平;;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设防标准研究[J];桥梁建设;2006年S2期

    8 赵冠远,阎贵平;对美国桥梁抗震规范中桥墩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评价[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4期

    9 谢楠,陈英俊;铁路桥墩延性抗震设计问题[J];铁道标准设计;2001年03期

    10 邓自宇;熊立红;章亮;;反应谱理论及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馨;滑动摩擦和弹塑性阻尼器相结合的基础隔震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2期

    2 周利剑,孙建刚,张云峰;立式储罐抗震设计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李灿灿,陆洲导,李凌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4 周定松;吕西林;蒋欢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5 宋天齐;;惯性力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6 葛楠;周锡元;侯爱波;;利用人工模拟脉动风压计算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动力反应时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7 王雪浪;;坝坡地震永久变形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黄双华;陈伟;周文峰;;关于汶川地震中建筑损毁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9 翁艳;朱宝龙;;中日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若干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熊辉;李正良;晏致涛;汪之松;张晓敏;;地震反应谱、功率谱以及傅立叶谱关系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晓红;王银邦;冯义然;;浅海重力式平台在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连海宁;林卫勇;胡进军;;Ⅰ_1建筑场地反应谱参数取值探讨[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3 吴迪;熊焱;崔杰;罗奇峰;;国内外地震动峰值衰减关系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4 江帆;董银峰;李英民;郭俊锋;;时程分析中速度脉冲地震动的适用性及影响规律[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韩军;李英民;;场地类别对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6 宁超列;李杰;陈建兵;;大型复杂结构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可靠度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7 蒋溥;梁小华;代丽思;;金沙江溪落渡水电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8 谢楠;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抗震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9 高大峰;张静娟;刘伯栋;;行波激励下的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10 张峰;叶见曙;李术才;李宏江;;桥墩系梁对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地震响应的影响[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折勇;直角域中圆形夹杂与裂纹反平面动力的相互作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德才;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择及能量谱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付强;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马立峰;动荷载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常磊;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及其在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晓东;古代夯土建筑动力响应及抗震保护[D];兰州大学;2011年

    9 贾亮;加筋挡土墙的地震作用及动力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林淋;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杰;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简化动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爱霞;FRP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3 包寰宇;上海长江大桥地震响应与抗震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芮伟国;双菱塔斜拉桥地震反应与推倒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子昱;大跨度双塔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习勇;大跨度混合梁独塔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欧阳坚;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华,阎贵平,陈英俊;低配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实验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2 朱杰江,吕西林;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推覆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3 吕西林,周定松;考虑场地类别与设计分组的延性需求谱和弹塑性位移反应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4 陈国兴;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与展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5 林淼童;从各国规范比较看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10期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5)至(8)索引[J];工程抗震;2004年01期

    7 沙丽新,阮欣;桥梁结构健康检测与评估方法发展现状综述[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魏勇,钱稼茹;应用SAP2000程序进行剪力墙非线性时程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王荣昌,俞载道,应稼年;地基土与多层剪切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10 袁万城,范立础;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玉峰;王国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J];山西建筑;2008年33期

    2 白亮;梁兴文;李向阳;;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比较[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4期

    3 张立江;;中国、欧盟和美国铁路桥梁抗震规范简要对比[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11期

    4 贺光梁,孙毓贤,李明森;对《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一些规定的讨论与建议[J];铁道建筑;1978年06期

    5 孙蕾;任晓琳;孟辉;;基于ANSYS的桥梁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0期

    6 易文;贺国京;王天鹏;;大跨连续刚构桥应力控制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8年04期

    7 李钊;;基于动载试验的桥梁结构检测评估[J];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8 危媛丞;;桥梁结构荷载试验分析与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李杰;黄民水;;脉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2期

    10 李靖;;浅谈桥梁结构抗震设计[J];青海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健;龙莉萍;;平面KT型圆管相贯节点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楠;;从普速到高铁析铁路混凝土桥梁如何应对“高碳”挑战[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甘明;李楚舒;;杂交空间结构程序(HSA)开发[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王志强;范立础;;综合影响系数的讨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5 陈彦江;张春秋;张春鹏;;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动力作用[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蒋红斐;常新生;;有限单元法中三角网的自动划分[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7 吴子燕;石志民;;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板冲切强度计算及有限元分析[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8 白冰;李遇春;;减荷条件下上埋式圆形结构物周边土压力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9 武振宇;谭慧光;;不等宽T型方管节点塑性铰线分析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10 鲍卫刚;郭修武;郑绍圭;李扬海;;公路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研究[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唐雯;[N];陕西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隋业辉;[N];建筑时报;2009年

    3 记者 谭志勇 通讯员 高瑞香;[N];人民公安报;2009年

    4 文雄 逄明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郑昱;[N];证券时报;2009年

    6 记者 张书喜;[N];安徽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学桦;[N];河南日报;2006年

    8 刘永德;[N];忻州日报;2009年

    9 杭州新希望;[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倪树斌;[N];中国交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见强;2A12铝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制备、模拟及细化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刘天丰;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及改进中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庆雷;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徐海良;单泵与储料罐组合的深海采矿软管输送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刘少源;高速公路汽车与护栏碰撞的动力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1994年

    6 徐志科;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模型仿真与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赵学涛;纵弯复合振动模态球型超声电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周玉锋;反应烧结碳化硅基底致密层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常峰;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10 贾红梅;客运专线圆端形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飞;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吴进明;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3 夏樟华;基于静动力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D];福州大学;2006年

    4 金晶;斜拉桥静动力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涛;钢管混凝土拱桥静动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矫永刚;既有线提速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力学特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陈云信;桥梁减隔震支座的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周振东;预应力混凝土工字梁施工偏差和局部小尺寸设计对结构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新武;公路梁桥延性抗震分析及设计方法[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小林;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延性抗震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