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型斜拉桥基于健康监测的模型修正、损伤诊断与预警方法

发布时间:2016-09-19 18:32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频分析的运营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年

大型斜拉桥基于健康监测的模型修正、损伤诊断与预警方法

侯立群  

【摘要】:本文针对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所涉及到的几项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模态参数识别与频率的温度影响分析、有限元建模与模型修正、损伤识别与诊断以及极端事故预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总结了桥梁振动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针对具体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和指导性建议。 其次,提出了综合利用多个短时无车时段中的稳态数据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时频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析进行频带提取,并直接在时域中识别模态参数。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由交通荷载下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问题。不过利用这一方法识别出的斜拉桥模态参数仍包含温度影响成分,因此本文结合实测数据并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温度对滨州斜拉桥实测频率的影响规律和内在影响机理,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动态匹配建模法,该方法能去除温度与频率的线性相关成分。 第三,考虑到建立基准有限元模型是斜拉桥结构动力分析、损伤识别、安全评定及预警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模拟了滨州斜拉桥的悬臂施工和调索过程对其进行有限元参数化建模,并基于实测索力和频率修正了模型的质量参数和刚度参数。在此过程中给出了模型索力调节算法和提高模型修正计算效率的实用方法。 第四,本文以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为基础,考虑到噪声干扰的随机性和损伤特征的稳定性,提出了斜拉桥桥面损伤定位的三点直线拟合曲率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其基本思想如下:利用结构损伤前后多次识别得出的模态振型求得多条曲率差曲线,将这些曲率差曲线中稳定为正的位置认定为损伤位置,将时正时负的位置认定为无损伤位置。对上述思想进行拓展,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症状匹配的斜拉桥损伤经验诊断系统框架。这个框架以损伤症状数据库为基础,以症状匹配机制为核心。在此框架的指导下,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滨州斜拉桥的损伤症状数据库,给出了症状匹配的通用算法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斜拉索损伤诊断的具体算法。由于该诊断系统并非基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基于部分信息的经验判断,因此其对测试精度不足和测试信息不完备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最后,本文研究了滨州斜拉桥极端事故的预警方法。斜拉桥在极端事故发生之前通常会先进入亚临界状态,因此识别亚临界状态是极端事故预警的关键。本文基于修正后的滨州斜拉桥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了滨州斜拉桥处于五类主要的亚临界状态时,其可监测到的力学指标的变化特征,并给出了基于力学指标的变化对滨州斜拉桥亚临界状态进行综合预警的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U44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9
  • 第1章 绪论19-38
  • 1.1 课题背景19-21
  • 1.2 桥梁健康监测的意义21-22
  • 1.3 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与应用现状22-36
  • 1.3.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概述22-24
  • 1.3.2 桥梁模态参数识别24-27
  • 1.3.3 桥梁有限元建模及模型修正27-29
  • 1.3.4 温度对桥梁自振频率的影响29
  • 1.3.5 桥梁损伤识别29-36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6-38
  • 第2章 大型桥梁振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38-48
  • 2.1 引言38
  • 2.2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概述38-39
  • 2.3 大型桥梁振动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39-40
  • 2.3.1 振动监测系统的功能及监测目标39-40
  • 2.3.2 系统组成40
  • 2.4 加速度传感器子系统40-42
  • 2.4.1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型原则40
  • 2.4.2 加速度传感器的现场质量检测和标定40-41
  • 2.4.3 加速度传感器的数量确定及测点布置41
  • 2.4.4 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方案41-42
  • 2.5 数据采集子系统42-43
  • 2.6 数据在线分析子系统43-45
  • 2.6.1 数字滤波及重采样43-44
  • 2.6.2 频谱分析44-45
  • 2.6.3 频率识别45
  • 2.7 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45-47
  • 2.7.1 数据长期保存45-47
  • 2.7.2 数据管理47
  • 2.8 本章小结47-48
  • 第3章 基于时频分析的运营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48-68
  • 3.1 引言48
  • 3.2 基于白噪声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48-58
  • 3.2.1 NExT 法48-50
  • 3.2.2 ERA 法50-53
  • 3.2.3 具体实现过程53-54
  • 3.2.4 识别虚假模态的方法54
  • 3.2.5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模态参数识别仿真分析54-57
  • 3.2.6 基于白噪声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局限性57-58
  • 3.3 基于小波分析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58-67
  • 3.3.1 运营桥梁振动监测数据的时频分析58-59
  • 3.3.2 基于小波分析的频带提取方法59-61
  • 3.3.3 单模态频带范围的确定61-62
  • 3.3.4 单模态频带的提取62
  • 3.3.5 单模态稳态可靠数据的选取62-63
  • 3.3.6 单模态数据的频率识别方法63-64
  • 3.3.7 单模态数据的振型识别方法64
  • 3.3.8 模态识别结果的综合后处理方法64-66
  • 3.3.9 滨州斜拉桥模态识别的结果评价66-67
  • 3.4 本章小结67-68
  • 第4章 斜拉桥模态参数的温度影响分析68-82
  • 4.1 引言68
  • 4.2 斜拉桥实测频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68-75
  • 4.2.1 一天内的温度变化对斜拉桥频率的影响68-69
  • 4.2.2 季节温度变化对斜拉桥频率的影响69-75
  • 4.3 斜拉桥自振频率的温度影响机理75-79
  • 4.3.1 温度—弹性模量—频率75-76
  • 4.3.2 温度—桥型和内力—频率76-78
  • 4.3.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温度影响机理78-79
  • 4.4 去除温度与频率的线性相关成分79-80
  • 4.5 本章小结80-82
  • 第5章 斜拉桥参数化建模与模型修正82-98
  • 5.1 引言82-83
  • 5.2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初始有限元建模83-85
  • 5.2.1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简介83
  • 5.2.2 单元选择和关键部件的建模方法83-84
  • 5.2.3 考虑施工顺序的建模方法84-85
  • 5.3 初始平衡构型的确定85-92
  • 5.3.1 斜拉桥以理想平衡构型为目标的调索方法86-90
  • 5.3.2 基于实测索力的桥面系质量参数的修正90
  • 5.3.3 斜拉桥模型的初始平衡构型的确定90-92
  • 5.4 基于实测频率的模型刚度参数的修正方法92-97
  • 5.4.1 原始频率函数的逼近函数92-94
  • 5.4.2 考虑初始内力状态的模态分析94
  • 5.4.3 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算法94-95
  • 5.4.4 模型参数的修正过程95-97
  • 5.5 本章小结97-98
  • 第6章 噪声干扰下斜拉桥损伤定位的三点直线拟合曲率法98-111
  • 6.1 引言98
  • 6.2 噪声干扰与结构损伤在信号特征上的差异98-99
  • 6.3 斜拉桥损伤定位的三点直线拟合曲率法99-101
  • 6.3.1 噪声随机性和结构损伤特征的稳定性99
  • 6.3.2 结构振型的三点直线拟合曲率的求解方法99-100
  • 6.3.3 结构损伤定位的三点直线拟合曲率法100-101
  • 6.4 斜拉桥损伤定位三点直线拟合曲率法的算法流程101-102
  • 6.4.1 基本说明101
  • 6.4.2 总体算法101
  • 6.4.3 算法1101-102
  • 6.4.4 算法2102
  • 6.5 滨州斜拉桥损伤定位的仿真分析102-109
  • 6.5.1 基本说明102-103
  • 6.5.2 损伤1 的识别103-104
  • 6.5.3 损伤2 的识别104-105
  • 6.5.4 损伤3 的识别105
  • 6.5.5 损伤4 的识别105-106
  • 6.5.6 损伤5 的识别106-108
  • 6.5.7 多损伤的识别108-109
  • 6.6 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09-110
  • 6.7 本章小结110-111
  • 第7章 基于症状匹配的斜拉桥损伤经验诊断系统111-126
  • 7.1 引言111-112
  • 7.2 基于症状匹配的斜拉桥损伤经验诊断方法112-115
  • 7.2.1 确定性的判断和经验性的判断112
  • 7.2.2 斜拉桥的力学症状112-113
  • 7.2.3 结构症状学与结构诊断学113
  • 7.2.4 损伤症状数据库113
  • 7.2.5 症状匹配113-114
  • 7.2.6 及格原则与满分原则114
  • 7.2.7 权威原则114
  • 7.2.8 损伤诊断策略114-115
  • 7.3 滨州斜拉桥损伤症状数据库的建立115-119
  • 7.3.1 损伤症状数据库的整体框架115-116
  • 7.3.2 斜拉索损伤症状数据库116-117
  • 7.3.3 桥面系损伤症状数据库117-119
  • 7.4 症状匹配与综合诊断119-122
  • 7.4.1 症状匹配的算法框架120-121
  • 7.4.2 综合诊断算法框架121-122
  • 7.5 斜拉索损伤经验诊断算法122-125
  • 7.5.1 算法描述122-124
  • 7.5.2 算法分析124-125
  • 7.6 本章小结125-126
  • 第8章 斜拉桥亚临界状态的识别与极端事故预警126-148
  • 8.1 引言126
  • 8.2 斜拉桥的亚临界状态126-128
  • 8.2.1 斜拉桥亚临界状态的定义126
  • 8.2.2 斜拉桥亚临界状态的分类126-128
  • 8.3 斜拉桥亚临界状态的分析方法128-131
  • 8.3.1 有限元模型的应用128-129
  • 8.3.2 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129-131
  • 8.4 滨州斜拉桥第一类亚临界状态的识别及预警131-134
  • 8.4.1 索力不平衡时的桥塔状态分析131-132
  • 8.4.2 重车偏载时的桥塔状态分析132
  • 8.4.3 强风作用时的桥塔状态分析132-134
  • 8.4.4 综合预警134
  • 8.5 滨州斜拉桥第二类亚临界状态的识别及预警134-140
  • 8.5.1 索力分析134-135
  • 8.5.2 桥面系频率分析135-137
  • 8.5.3 主梁应变分析137-139
  • 8.5.4 特征点位移分析139-140
  • 8.5.5 综合预警140
  • 8.6 滨州斜拉桥第三类亚临界状态的识别及预警140-143
  • 8.6.1 桥面系频率分析140-141
  • 8.6.2 主梁应变分析141-142
  • 8.6.3 主梁位移分析142
  • 8.6.4 综合预警142-143
  • 8.7 滨州斜拉桥第四类亚临界状态的识别及预警143-145
  • 8.7.1 主梁应变分析143-144
  • 8.7.2 综合预警144-145
  • 8.8 滨州斜拉桥第五类亚临界状态的识别及预警145-147
  • 8.8.1 桥塔基础沉降145-146
  • 8.8.2 边塔竖向支撑失效146
  • 8.8.3 综合预警146-147
  • 8.9 本章小结147-148
  • 结论148-150
  • 参考文献150-1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163-165
  • 致谢165-167
  • 个人简历16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冬兵;江祥林;曾国良;;附加质量对桁架桥频率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过静珺,戴连君,卢云川;虎门大桥GPS(RTK)实时位移监测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0年12期

    2 周毅姝,杜喜凯,魏建国,刘莉,王森林,梁素韬;大跨度斜拉桥三维动力有限元建模方法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高赞明,孙宗光,倪一清;基于振动方法的汲水门大桥损伤检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4 孙正华;李兆霞;;润扬斜拉桥有限元模拟及模态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5 李爱群,缪长青,李兆霞,韩晓林,吴胜东,吉林,杨玉冬;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李兆霞,李爱群,陈鸿天,郭力,周太全;大跨桥梁结构以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为目标的有限元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李爱群;丁幼亮;费庆国;缪长青;;润扬大桥斜拉桥模态频率识别的环境变异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刘涛;李爱群;丁幼亮;;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大跨斜拉桥拉索损伤预警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史治宇,吕令毅;由模态应变能法诊断结构破损的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刘云;钱振东;;基于GPS的叠合梁斜拉桥双层模型修正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显辉;刘冬;吕泳;李卓球;;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传感特性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02期

    2 王利恒;周锡元;阎维明;;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一些新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李果;袁迎曙;耿欧;李富民;;现役结构混凝土内钢筋腐蚀速度监测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4 张华智;冯毅芳;;利用小波分析方法识别结构模态参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5 施洲;蒲黔辉;李晓斌;;桥梁结构应力与变形监测方法及其精度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6 许微微;丁晓唐;肖烨;;基于振型扩充的模态应变能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7 陶奇;廖海黎;李明水;刘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张育智;何伟;李乔;单德山;;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神经网络输入选取规则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9 彭刚;韩雪冬;温俊魁;;大跨径钢桁架梁整体顶推施工仿真计算分析及与平面分析对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10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延拓小波变换识别的桥梁模态参数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居易 ,张宽权 ,张宽海;可靠指标模式中分离函数和分项系数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2年01期

    2 ;Effects of fundamental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dynamic responses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under hydrodynamic loads[J];Acta Mechanica Sinica;2009年03期

    3 顾雷雨;黄宏伟;胡群芳;;对某拟建海底隧道运营期的风险评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4 李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中悬浮隧道风险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5 刘正根;黄宏伟;赵永辉;谢雄耀;;沉管隧道实时健康监测系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6 刘正根;黄宏伟;;沉管隧道GINA止水带性能评估与安全预警[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张昊;陶然;李志勇;杜华;;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J];兵工学报;2009年01期

    8 杜修力;何立志;侯伟;;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小波阈值除噪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任华新,鲜继清;一种改进的模极大值小波域的去噪算法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马驰,董艳秋,杨丽婷;海洋平台张力腿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涡激非线性振动的比较研究[J];船舶力学;2000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维明;顾大鹏;陈彦江;杨小森;;基于加速度响应相关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3年14期

    2 王凌波;蒋培文;马印平;赵煜;;梁式结构刚度分布推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大宏,赵人达;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2 吴祈宗,朱心想;几种区间数判断矩阵排序权向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杨和振,李华军,王树青;Damage Localiz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3年04期

    4 鞠彦忠,盛严,陈景彦,陈建华,扬湘江;基于模型修改的结构损伤检测[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姜艳萍,樊治平;基于模糊判断矩阵的一种方案排序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杨英杰,虞和济;结构损伤状态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7 樊治平,张全;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线性规划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黄崇福;模糊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3年02期

    9 李国强,郝坤超,陆烨;弯剪型悬臂结构损伤识别的柔度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10 李宏男,李东升;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诊断述评[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先平;;斜拉桥拉索-阻尼器系统神经网络动力建模[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2 胡丹丹;闫保真;;某斜拉桥拉索初拉力确定方法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2期

    3 李文勃,林志兴;抑制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的气动措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4 鲍卫刚;;令人忧虑的斜拉索[J];中外公路;1989年06期

    5 王骏;方义弼;;斜拉桥拉索和端锚的设计[J];结构工程师;1991年01期

    6 冯俊杰;汪浩;;斜拉桥拉索病害检测及退化程度评估[J];中外建筑;2007年02期

    7 朱劲松;肖汝诚;何立志;;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安全评估的概率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7年01期

    8 谭长建;祝兵;;大跨度斜拉桥索与桥面耦合振动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郑李明;王兴松;;斜拉桥拉索径向畸变CCD图像的边缘检测与图像提取[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6期

    10 李文勃,林志兴,杨立波;超长斜拉索风阻系数及风雨激振的试验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黄麟;王国砚;;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2 夏至;王明昌;;惠澄路葑溪大桥整体计算分析与设计[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智;刘钊;孟少平;;斜拉桥拉索锚固区抗裂设计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项海帆;史家钧;;斜拉桥的拉索振动及其控制[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5 刘敏;石秀军;李惠;欧进萍;;两端安装粘滞阻尼器的斜拉索控制体系动力特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6 黎学明;杨文静;江梅;;斜拉桥拉索结构中钢绞线腐蚀行为初探[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李永乐;廖海黎;李明水;郑史雄;张明金;;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斜拉索雨振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8 顾明;;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江涛;陈燊;;带固定水线拉索绕流的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张国林;李辉;黄侨;;斜拉索主要病害分析及其养护维修策略[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王媛;[N];哈尔滨日报;2009年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有为;[N];中国建设报;2000年

    3 徐兰山;[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哲;大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禹见达;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波;大跨斜拉桥拉索局部振动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肖志荣;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非线性振动及智能半主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兰成明;平行钢丝斜拉索全寿命安全评定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跃;斜拉桥异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索塔锚固区受力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水生;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被动、半主动控制[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修勇;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新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李延强;基于最敏感索力指标的斜拉桥主梁损伤识别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谢晓尧;红枫湖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闯;斜拉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及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蔡东平;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斜拉桥模型固有振动耦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吴孙尧;面向健康监测的斜拉桥试验模型设计及其损伤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王彬;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分析和仿真计算[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毕丽媛;斜拉桥有限元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芮伟国;双菱塔斜拉桥地震反应与推倒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健伟;拉索损伤的斜拉桥静动力分析和试验[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程建旗;斜拉桥动力性能分析及健康监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9 高永进;某斜拉桥线形施工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简朴;重庆梅溪河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频分析的运营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