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发电路面技术现状及发展
本文关键词:智能发电路面技术现状及发展
【摘要】:为给发电路面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全面调查国内外发电路面研究成果及应用现状并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不同类型发电路面的适用性,提出了国内外现有发电路面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基于压电沥青混凝土发电路面、基于压电元件发电路面电能测试两个方面探索了智能压电发电路面新技术,并展望了智能压电发电路面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石家庄交通运输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0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G2210002;2014G1211007)
【分类号】:U416.2;TM619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石油能源的短缺,寻求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已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人们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大量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将绿色能源收集利用正符合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在寻求新能源过程中,道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承担交通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少鹏;陈明宇;韩君;;沥青路面太阳能集热技术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2 王远胜;;压感发电按摩式再生资源路面砖的研制[J];安徽建筑;2013年04期
3 赵鸿铎;梁颖慧;凌建明;;基于压电效应的路面能量收集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萍;王骐;姜胜林;;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2年02期
2 张永健;袁玉卿;杨玲;;矮寨特大桥融雪防冰电发热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3 张军;梁新成;唐建华;;Vibration energy regen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shock absorber[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年03期
4 王挺;;功能性路面材料及其与交通工程的关系[J];硅谷;2014年09期
5 Wei Wang;Rong-Jin Huang;Chuan-Jun Huang;Lai-Feng Li;;Energy harvester array using piezoelectric circular diaphragm for rail vibration[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4年06期
6 郭帅;郭吉丰;;Cymbal型压电发电装置等效压电常数分析[J];机电工程;2012年04期
7 郭驾宇;沈杭燕;吕春菊;王疆瑛;;《功能材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0期
8 张玉麒;许晖;;基于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海洋发电系统概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09期
9 梅潇;王新源;;新型路面发电装置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年06期
10 聂青;聂宏;张明;;基于压电效应的新型蓄能器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2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哲祺;压电结构的控制参数与构型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研;道路固体结构集热蓄能过程分析及其传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松山;电磁馈能悬架阻尼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兴强;基于颤振机理的微型压电风致振动能量收集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D];重庆大学;2013年
5 王红艳;梁结构压电及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模型的建立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超;轮胎压力报警器用压电发电装置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弘_(;海洋波浪发电系统振荡浮子结构的优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管青春;悬臂梁式压电能量回收装置结构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青萍;基于压电臂梁的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帅;Cymbal压电发电装置发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江小芳;采用磁电换能器的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赵娟;压电能量回收结构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存娥;基于压电材料的风能转换装置理论研究与创新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9 彭少锋;压电馈能式半主动液压阻尼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徐佳文;基于直角压电悬臂梁的振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少鹏;陈明宇;韩君;;沥青路面太阳能集热技术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2 张文渊;彩色混凝土路面砖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年04期
3 盛松伟;游亚戈;马玉久;;一种新型海上液压发电装置实验模型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06年11期
4 张光海;康海贵;郑元勋;;车辆振动模型的建立及动荷载计算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4期
5 曹源文;梁乃兴;于清;吴勇;;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辆动载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6 唐阳山,李江,闫松申;利用轮胎痕迹宽度判断肇事车型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赵鸿铎;梁颖慧;凌建明;;基于压电效应的路面能量收集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8 俞卫忠;蒋定辉;;高强混凝土路面砖生产控制要素的探讨[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剑;减速带激励下非线性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庆林;;改革开放30年公路及路面技术的快速发展[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2 陈造奇;第一届中美国际路面技术会议圆满结束[J];上海公路;2003年04期
3 ;关于发展我省水泥混凝士路面技术的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4年02期
4 ;第三届国际道路和机场路面技术大会综述[J];广东公路交通;1998年02期
5 李建忠;;国道324线蜈田岭路面技术问题处理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1期
6 谢正武;;河北省路面技术发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1期
7 陈允玮,朱学文;路面技术政策简介[J];中南公路工程;1984年04期
8 翟芳;冯国益;胡毅;;城市透水型路面技术分析[J];天津建设科技;2009年06期
9 伊大勇;;浅谈联锁块路面技术[J];装备制造;2010年04期
10 王恩奎;张帅;刘鹏飞;;彩色阻燃路面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虹;;面向21世纪的路面技术[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2 赵爱国;宋为民;赵爱民;;浅谈县乡公路低造价路面技术[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朱洪洲;黄晓明;国树涛;;SMA路面技术及经济分析[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伟;;浅谈SMA路面技术及应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5 张蓉;;SMA路面技术在四川的推广应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洋邋通讯员 葛路佳;好路面技术含量高[N];中国交通报;2007年
,本文编号:1184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