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桥水域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桥水域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路运输 通过能力 多桥航道 建模与仿真 蒙特卡罗方法
【摘要】:为了确定内河多桥水域的航道通过能力,提出多桥航道的交通流仿真模型.以长江武汉段的多桥航道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的船舶交通流历史数据,用统计的方法分析这些数据获得交通流特征,提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船舶生成模型、队列模型、航路模型和船舶运动模型等;开发仿真系统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实验确定多桥水域的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内河多桥航道交通流仿真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在目前的通航条件下,长江武汉段多桥水域的航道通过能力与实际的交通流量相比显得非常富余;在安全航速范围内,通过整体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可以显著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航道水深的变化对上行和下行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科技学院电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73234,5147915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3CFA007) 交通运输部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2013-364-548-200)
【分类号】:U697
【正文快照】: 1引言内河航道通过能力为航道的规划和设计及船舶交通流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人们通常用数学分析或仿真的方法来评估或计算航道的通过能力.比较有影响的数学分析公式是西德公式、长江公式、苏南运河公式和川江公式等[1],这些公式均涉及到与航道和船舶等相关的很多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郝世杰,杨守仁,方祥麟;海上交通系统GPSS模拟及应用[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2 吴发林,方祥麟;基于OD船舶交通模拟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侯海强;李yN承;初秀民;;长江繁忙水域船舶间距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初秀民;李yN承;余玉欢;;长江中下游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聂建涛,方祥麟;海上交通通信模型与模拟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张晓东;张浩;陈伟炯;肖英杰;;基于干扰排队模型的LNG船舶进出港效率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徐武雄;初秀民;刘兴龙;;船舶交通流建模与仿真研究进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4 吴春杰;;基于船舶交通模拟实验的水域通航风险评估[J];船海工程;2011年02期
5 杨神化;施朝健;关克平;应士君;;基于MAS和SHS智能港口交通流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2期
6 明力;刘敬贤;王先锋;;超大型船舶安全纵向间距计算模型[J];中国航海;2014年04期
7 胡甚平;黎法明;席永涛;吴建军;;海上交通系统风险成因耦合机理仿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辉;云理论和数据挖掘在水上安全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张金奋;船舶碰撞风险评价与避碰决策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菲;船舶交通实态观测数据计算机处理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贺波;水上交通流生成模型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李晓松;VTS模拟器中交通流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蔡学龙;多航道交汇水域船舶交通流的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单苏丹;佛山三水港码头作业流程优化与仿真[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子昱;基于风险预测的受限航道交通组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维娜;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船舶交通流生成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李新通;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与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薛明胜;LNG船舶进出青岛董家口港区安全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0 龙文;基于综合码头的物流系统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超凤;于敏;;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研究[J];中国港口;2012年03期
2 方祥麟;海上交通模拟[J];航海技术;1997年05期
3 张玮,廖鹏,吴玲莉,黄海鸥,陶桂兰,丁坚;船闸通过能力主要影响因素[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4 余劲;张玮;姜继红;廖鹏;;西江航道船舶流的概率分布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5 何良德;姜晔;殷兆进;周博;唐晖;;内河船舶跟驰间距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6 周鹏飞;肖美贞;;集装箱码头船舶服务系统仿真建模与输入参数处理[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V·P·米罗诺夫,林竟云;提高水道通过能力和安全性的方法[J];水运工程;1979年S2期
8 卞艺杰;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水运工程;2000年08期
9 董宇;姜晔;何良德;;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J];水运工程;2007年01期
10 张玮;朱俊;廖鹏;刘韬;;内河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探讨[J];水运工程;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向群;张静;郭子坚;王文渊;;通航历时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J];港工技术;2010年02期
2 李强;;汉江航道通过能力现状及提高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1期
3 范先友;;提升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3年06期
4 杨锦华;长江中下游航道通过能力的初步研究[J];水运工程;1993年08期
5 卞艺杰;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水运工程;2000年08期
6 彭松柏;;扩大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中国水运;2007年03期
7 刘敬贤;韩晓宝;易湘平;;基于排队论的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计算[J];中国航海;2008年03期
8 刘明俊;万长征;;航道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J];船海工程;2008年05期
9 代君;王当利;刘克中;;基于船舶领域模型的港口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4期
10 王亥索;张冠群;;进港航道通过能力经验公式的比较分析[J];港工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勇邋通讯员 杨华林;最大限度增加航道通过能力[N];中国水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敬贤;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文渊;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婷婷;不同安全条件下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李云斌;天津港主航道通过能力(饱和度)评价和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杜安民;基于标准船型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田野;航道通过能力的研究与评定[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刘亚丽;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赵景丽;基于排队论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陈琦;船舶进出港安全间距对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佳;船舶进出港规则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光显;港内锚地规模对沿海集装箱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颖;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85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