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新型内装材料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12:07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型内装材料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隧道 蓄能自发光材料 眼动特性 安全性 隧道照明环境


【摘要】:驾驶员的眼动特性能很好地表现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可通过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隧道内行驶过程中的眼动特性变化规律来分析公路隧道侧壁采用不同内装材料条件下照明环境所带来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文章运用Smart Eye Pro 5.7型非侵入式眼动仪系统,以高速公路隧道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眼动特性为评价指标,基于云南宝腾高速公路鹿山隧道工程实例,对三种内装材料下的注视持续时间、注视区域、瞳孔变化及变化速率进行了实车试验,得出了驾驶员在上述3种工况下的眼动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种条件下使用蓄能自发光内装涂料的公路隧道内驾驶员的注视特征明显优于使用其它材料的工况,瞳孔直径变化最小、变化率最平稳,即蓄能自发光涂料能显著提高驾驶员行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云交科2010(B)16-B) 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2011552211003)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3319814030);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319814260) 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CQSLBF-Y14-8)
【分类号】:U453.7
【正文快照】: 1引言公路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空间结构,同时也是公路交通运输的咽喉,其运营安全研究是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研究的重点。在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隧道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视觉来获取外部信息,因此交通安全很大程度上受隧道照明质量的影响[1,2]。调查研究表明:合理布置公路隧道边墙内装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国兵;梁波;皮宇航;杨治攀;曾俊翔;;隧道侧壁内装材料的照明节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9期

2 杜志刚;潘晓东;郭雪斌;;公路隧道进出口行车安全的视觉适应指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3 黄静;;高速公路隧道驾驶员注视点分布特征分析[J];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4 张殿业;驾驶员动态视野与行车安全可靠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王春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1期

6 周勇;杨林松;;公路隧道灾害事故分析及其风险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沅江;段莉;肖峗;;主成分分析法和德尔菲结合法的影响驾驶行为指标构建[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2 于丽;王明年;施洪乾;;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区段划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3 陈雪梅;魏中华;高利;;紧急情况下驾驶员行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赵炜华;刘浩学;张锁;李杰;;夜间动态环境中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规律[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5 赵炜华;刘浩学;刘玮;林淼;朱彤;;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段驾驶人视觉特征[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6 黄凯;侯德藻;何勇;臧永超;;驾驶员动态视认特性初探[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年05期

7 王芳;陈飞;倪富健;戈若愚;程迎迎;;公路平面线形与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相关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郭孜政;陈崇双;王欣;刘玉增;谭永刚;;基于证据理论的驾驶行为险态识别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李青;郑南宁;马琳;程洪;;反射-折射多分辨率全向相机设计[J];光电工程;2006年02期

10 郭雪斌;崔显忠;杜志刚;;公路隧道进出口视觉负荷评价方法及应用[J];公路;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波;崔璐璐;潘国兵;罗红;;基于反光蓄光理念的辅助隧道节能照明理论与技术[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驰;考虑空间视野的高速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林广宇;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车载图像监控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柴毅;智能化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金键;驾驶疲劳机理及馈选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刘玉增;交通事故黑点的智能排查及整治对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任有;交通环境下驾驶行为模拟与应急驾驶可靠性建模[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开冉;低驾龄驾驶人典型驾驶心理—行为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袁伟;城市道路环境中汽车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吴华金;横断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保障模式及其实现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郭应时;交通环境及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眼动和工作负荷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耀明;基于生物节律的公路客运驾驶员安全管理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玮;基于驾驶员动态视觉的视距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文斌;视知觉理论模型在中长隧道进口安全改善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广祥;基于驾驶行为的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安全车距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施卢丹;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驾驶人眼动注视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王亚群;高速公路隧道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唐晓辉;不良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开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顾雯雯;浙江省五城区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李薇;基于驾驶员视觉行为的干线公路交通标志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侯建利;草原公路线形对驾驶员视觉特性及车速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群芳;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计算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勇,阴国恩,陈燕丽;阅读中疲劳、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3 岑慧贤,房怀阳,吴群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方法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4 曲静原,刘原中;风险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辐射防护;1998年01期

5 殷瑞华,朱光仪;浅谈公路隧道线形的安全设计[J];公路;2003年03期

6 张伯明;;交通标志汉字视认性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3年02期

7 姚裔虎;朱顺应;杜志刚;;城市隧道驾驶员视力角特征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8 胡英奎;陈仲林;孙春红;;基于等效光幕亮度理论的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9 陆旭东;鲁亚义;李子军;陈济丁;陈建业;;长白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为例[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10 李林;王光珍;王丽莉;孔德鹏;姬江军;张亚军;;实现均匀照明的LED系统设计方法[J];光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胥晓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亚丽;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6年

2 王彦锋;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朱峥艳;西汉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陈晓阳;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光源及综合节能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路隧道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梁义东;广西地区公路隧道建造技术述评[J];广西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3 刘慧敏;从猫山隧道工程实践谈公路隧道预设计的几个问题[J];公路;2004年08期

4 ;挪威研制出公路隧道滤烟装置[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5期

5 ;西藏最长公路隧道和桥梁建成通车[J];中外公路;2005年05期

6 陈洪凯;李明;;公路隧道健康研究现状与趋势[J];公路;2005年12期

7 孔祥金;;挪威研制公路隧道新型滤烟装置[J];公路隧道;2005年01期

8 李居昌;;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李居昌同志在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J];公路隧道;2005年04期

9 王伟民;;六盘山公路隧道烟气模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05期

10 金美海;王春龙;唐雨春;;公路隧道环保施工综合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在成都市2005全国公路隧道学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2 包桂钰;周健;;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分类方法研究与应用[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任尚强;章勇武;;公路隧道图形数据库的构建[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夏永旭;戴国平;;现代公路隧道的发展[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孔祥金;叶勇;;对公路隧道科研和新技术应用之刍议[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明杰;;公路隧道的渗漏与综合治理[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少飞;俞文生;陈建忠;;公路隧道防火安全标准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谢丽霖;方正;袁建平;;现代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9 王少飞;李科;;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10 张,

本文编号:1185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5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