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6 17:05

  本文关键词:道路参数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理工大学》 2013年

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王琰琳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IPv4的网络协议由于其地址空间缺乏等因素,并不能满足实际的网络需求,于是新的网络协议IPv6协议应运而生。而物联网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点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就是把物联网IP化之后,接入Internet网络。而6LoWPAN正是从该研究角度出发,将最新的互联网协议IPv6与无线个域网标准IEEE802.15.4相结合,从而使得物联网和IP网络得以无缝连接,并成为物联网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本文分析了IP协议与低功耗无线个域网的特点,描述了将IPv6协议与个域网结合的挑战性与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分析了当前无线个域网的特征和技术需求,针对这些特点与需求,我们选取6LoWPAN技术作为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详细描述了6LoWPAN物联网特点,以及IPv6协议、IEEE802.15.4协议等6LoWPAN的相关技术,选取稳定性较高的mesh拓扑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mesh结构网络的LOAD路由协议展开研究。同时,在对原有的LOAD协议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不足之处,并结合6LoWPAN网络特点,提出了适应于6LoWPAN的改进的LOAD路由协议,并且通过NS2仿真软件对协议进行了仿真,对二者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 第二,在深入了解6LoWPAN协议的基础上,搭建出一个小型的mesh结构的6LoWPAN网络。在硬件实现上,采用射频芯片CC2530进行数据的无线收发和处理。软件实现上,根据6LoWPAN标准协议栈,采用nesC语言编写.nc文件,设计基于6LoWPAN协议栈的TinyOS物联网操作系统,并使用该操作系统实现6LoWPAN的数据收发和处理。 通过对路由协议的仿真实验可以看出,改进后的协议在路由开销和数据延迟时间上较原有的LOAD协议性能得到了提高,在分组传送率上基本持平。最后采用物联网开发平台以及所设计的终端节点进行]mesh结构的组网,并对数据传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数据可以正确的接收和发送,且压缩效率高,实现了mesh结构的6LoWPAN物联网数据基本的传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N929.5;TP391.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外喜;唐冬;胡晓;郑晖;;6LoWPAN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J];电信科学;2010年04期

2 许恺;戎蒙恬;刘涛;;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与性能分析[J];信息技术;2012年01期

3 李健;;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标准化分析[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年03期

4 程宏斌;;6LoWPAN多跳网状路由协议设计与仿真[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虞航;王能;;6LoWPAN适配层协议的一致性测试[J];计算机工程;2008年13期

6 陆刚;李海;张卫;;基于双MCU的6LoWPAN网关[J];计算机工程;2008年14期

7 黄卫华;廖勇;王聪;;基于节点状态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7期

8 杨德兴;刘钦明;魏磊;史红周;;基于TCL的6LoWPAN协议一致性测试[J];计算机工程;2012年04期

9 陆刚;毛妙;张卫;;6LoWPAN邻居发现协议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4期

10 王维;杨明;罗军舟;刘波;;多射频无线Mesh网络组播端到端时延建模与优化[J];计算机学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智;李刚;尹鹏飞;;试谈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22期

2 粟诩;;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8期

3 李昆仑;缪泽峰;章剑雄;;物联网的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02期

4 杨明;郭树旭;;分布式应用安全策略集中化管理实现方法[J];电信科学;2011年06期

5 陈红霞;赵俊钰;;物联网感知层标准体系架构研究[J];电信科学;2011年09期

6 程元栋;陈巧莲;;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瓶颈及应对策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年03期

7 王猛;;运营商物联网发展路径和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年01期

8 唐晓辉;嵇建波;吴慧峰;;浅谈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广西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9 李志亮;邢国平;杨桄;陈东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战场感知体系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2年08期

10 苏涛;李文强;孙聪;;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鞠林江;;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物联网建设[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成;姜文颖;;物联网运营平台发展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Research on Security Issues of RFID Technology in IOT[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Proceedings of 2012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C];2012年

4 寇炜材;张颖;;浅议物联网在图书馆中的应用[A];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智库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社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征;物联网带宽优化分配与智能物流监管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何鹍;道路参数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肖锋;物联网电子标签安全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朝阳;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应用平台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袁国智;孵化器绩效与创业要素的关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熊昌慧;物联网下品牌服装标识与跟踪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周桄召;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及对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李楠;6LoWPAN网络中边缘路由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温秀梅;流媒体技术中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苏建才;基于IPv6和XML的DICOM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胜明;远程实时课堂共享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德翔;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互联网服务模型[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郑丰华;CERNET2安全组播密钥管理系统从IPv4到IPv6迁移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外喜;胡晓;唐冬;郑晖;吉国平;;基于Zig Bee的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4期

2 张云勇;房秉毅;陈清金;;运营商物联网发展建议[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2期

3 王卫宏;;物联网的发展与相关产业价值链[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2期

4 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2期

5 蒋林涛;;互联网与物联网[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02期

6 金海;刘文超;韩建亭;丁英丽;;家庭物联网应用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02期

7 张云霞;;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J];电信科学;2010年04期

8 陈仲华;;IPv6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电信科学;2010年04期

9 张明杰;韩建亭;胡冰松;刘文超;;用家庭网关打造物联网家庭应用系统[J];电信科学;2010年04期

10 汤一平;陈宗年;;如何形成物联网产业链的思考[J];杭州科技;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IPv6协议栈[J];光盘技术;2006年01期

2 王利国;张宏科;;基于6LoWPAN的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霍宏伟;张宏科;牛延超;郜帅;张思东;;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以太网间的接入系统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王利国;张宏科;;一种低功耗的6Lo WPAN网络动态路由协议[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罗娟;刘德翔;李仁发;;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1期

6 顾瑞红,张宏科;基于IPv6的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安全[J];电信技术;2005年11期

7 范德明;;IPv6技术与校园网的规划部署及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4期

8 李昭桦;郜帅;张宏科;;IEEE 802.15.4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郑昭辉;;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数字图书馆[J];电信技术;2011年03期

10 贾佳 ,张思东 ,张宏科;IPv6时代RIP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J];通信世界;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殿勇;郭莉;;中低端嵌入式设备上IPv6协议栈的研究与实现[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王宇衡;孙姬;;基于IPv6的智能物体互联技术标准化及产业化动态[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娥;;对IPv6技术发展的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振春;石小兰;韩江洪;李正荣;;嵌入式系统中IPv6协议栈的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翔;;Ad hoc的路由协议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捷;王茜;陈运清;;IPv6过渡期的用户接入认证[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薛斌;蔡红柳;莫代会;;DSR协议中各种优化机制分析[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8 杜志平;赵海;刘大鹏;;基于链路生存时间的稳健的车载网络路由协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黎林坡;毛羽刚;;基于Qualnet的无线网络路由协议比较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郑杰;屈玉贵;赵保华;;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通信协议栈[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刘晶;[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杨耿;[N];中国电子报;2004年

5 王浩;[N];人民邮电;2005年

6 阚志刚 赵凯;[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杨阿昭;[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李术专;[N];西部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计育;[N];中国电子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晶;[N];中国电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文武;无线网络的声明性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胡细;移动自组网络中若干问题的建模与分析[D];上海大学;2007年

3 徐昕;IPv6中任播路由协议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鹏;无线自组网路由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徐军委;下一代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刘绍波;边坡数字无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左克;移动对等计算资源定位与分发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高腾;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任彦;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与拓扑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彭革刚;移动自组网QoS路由协议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琰琳;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瑞瑞;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讯协议栈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效奎;物联网中轻量级IPv6协议的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3年

4 杨鹏君;WSN的路由协议在TinyOS下的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金城;基于ARM的精简IPv6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李堃;基于6LoWPAN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孙健波;基于TinyOS的无线HART网络图表路由协议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邹琳;IPv6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张洪远;优化的IPv6低速无线个域网路由协议O_LWRP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蔡韬;IPv6无线个域网低功耗协议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道路参数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3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4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