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超前预报和数值模拟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3 11:00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前预报和数值模拟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数值模拟 稳定性评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工程不断上马,过去“逢山尽量绕着走”的设计思想已经逐渐被隧道所取代。而隧道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尤其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可能因不良地质而受到大应力发生大变形进而发生破坏。因此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以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耙齿影隧道工程为依托,综合采用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隧道围岩稳定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工程区地勘资料,阐述了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条件条件,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进行了围岩分级,计算了涌水量,结合具体施工方法,得出了隧道建设评价。(2)综合运用TST和地质雷达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道围岩情况,得出了隧道最大埋深处围岩地质情况,进行了围岩分级,评价了围岩稳定性。(3)运用FLAC~(3D)软件来对隧道上下台阶法进行了施工数值模拟,得到了围岩变形发展规律和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原因,最终评价围岩稳定性,提出了施工建议,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和现场测量结果。(4)基于本次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发现了施工过程中隧道危险部位,提出了控制围岩过量变形建议,指导了施工,为以后类似工况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民,赵佩胜;淹没坑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曹丽文;魏永军;李新民;张静;练翠侠;;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5期

3 闫志刚;杜立峰;;围岩稳定性现场监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2期

4 陈祥林;李浩;陈军;;锚杆参数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6期

5 李兴斌;;围岩稳定性分类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16期

6 李兆权;围岩稳定性分级法有新的突破已通过鉴定[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7 李健;汪明武;徐鹏;徐鹏冲;;基于云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类[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8 胡宝清;可拓评价方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0年02期

9 张丽;胡文斌;;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J];江西测绘;2007年04期

10 李宁;朱才辉;姚显春;何敏;;一种浅埋松散围岩稳定性离散化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学文;汤斌;王瑞芳;;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忠允;时维强;;基于围岩稳定性的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优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王鲁明;赵洪先;刘军;王永峰;;地下工程裂隙围岩稳定性的边界元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郑力;朱可善;朱敬民;樊泽宝;;均质岩体中地下洞室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5 董长吉;王海爽;;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孙钧;戚玉亮;;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正算反演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慎乃齐;刘飞;连建发;;人工神经网络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李兆权;;用围岩位移进行稳定性分级的探讨[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9 赵海涛;江波;;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A];2013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新平;代翼飞;胡静;;某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预测的流固耦合分析[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张郁;重庆聚云山隧道全面贯通[N];中华建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峰;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前进;基于TSP多波关系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彦之;塔柱式地铁车站的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峰辉;武深高速公路吉家坡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淼;大倾角中厚煤层破碎顶板炮采转综采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龙帅;含软弱夹层陡倾岩层中地铁车站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刘东海;某地下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岳文泽;基于超前预报和数值模拟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杨永香;特殊地质条件下龙潭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黄云科;煤系岩层隧道施工性态及其围岩稳定性的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9 尹萍;厦蓉高速羊角脑隧道基于现场监测的围岩稳定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江厚祥;隧道通过断层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48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48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