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地层注浆加固对隧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双赢”影响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4 06:42

  本文关键词:地层注浆加固对隧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双赢”影响效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 地层注浆加固 地下水 半包防水 帷幕注浆 径向注浆 影响效应


【摘要】:目前山岭隧道大多采用的"半包"防水方式,可较为有效地降低衬砌背后水压荷载作用,但同时造成地下水资源的大量流失。文章通过建立隧道瞬态渗流模型,分析了"半包"防水条件下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隧道排水流量及水位变化规律,以及运营过程中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帷幕注浆和径向注浆两种方式不同工况下不同注浆范围及参数对排水流量、水位变化及衬砌水压荷载的影响效应。数值分析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地层注浆加固既可降低衬砌背后水压荷载,又可减少地下水资源流失量,从而可以实现隧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双赢"影响效应。文章最后对"半包"防水条件下仰拱是否设置排水系统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2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0001060;E2014210131)
【分类号】:U453.61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隧道防排水系统有“全包”和“半包”两种处理方式。地铁隧道在“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处理”的原则下多采用“全包”防水[1];山岭隧道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下多采用“半包”防水[2,3]。“全包”防水可避免地下水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建宇;;隧道围岩渗流和衬砌水压力荷载[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02期

2 王建宇,胡元芳;对岩石隧道衬砌结构防水问题的讨论[J];现代隧道技术;2001年01期

3 王建宇;再谈隧道衬砌水压力[J];现代隧道技术;2003年03期

4 刘建;刘丹;宋凯;;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4期

5 王建宇;郑波;;隧道工程高水头地下水的处治[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1期

6 刘建;刘丹;赖明;;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及其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2期

7 刘金刚;;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隧道排水控制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书生;曾祥国;姚安林;王清远;陈华燕;赵师平;;小净距隧道开挖工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周笑;彭阳;;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阶段临时支护安全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陈国栋;王荣辉;;拟建的重庆市琴韵广场对小龙坎铁路隧道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4 尹蓉蓉;朱合华;;硫酸盐结晶作用后深埋公路隧道安全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5 孙狂飙;邓文龙;;隧道现场围岩级别判定方法探讨[J];安徽地质;2009年01期

6 赵国刚;袁春花;吴育忠;;省道S212线峰山隧道塌方处理[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7 徐烽峰;李海波;;长管棚在双连拱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8 李老三;杨小礼;;大断面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9 刘斌;宁茂权;;西岙隧道上穿排污隧道设计浅析[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10 宁培淋;杨锐;孙世永;;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赫建明;;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Bayes优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杨川福;曹均旺;张斌;;浅谈地质雷达在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双茁;沈洪波;;六武路隧道LED“绿色照明”设计[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4 宋玉香;贾晓云;朱永全;;地铁隧道复合式结构可靠度简化分析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傅钢;曹延平;张林;张承宇;刘恒伟;;地下水环境平衡的理念在高水压隧道设计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唐新权;;骆驼场隧道基底树根桩加固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王伟;苗德海;李鸣冲;;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动态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侯军红;;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9 陶伟明;;高水位山岭隧道防排水原则的理论基础及其工程实践[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豆世康;;柠条塔车站牵出线隧道装车作业和防灾救援技术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徐冲;分岔隧道设计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少刚;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杜朝伟;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邬玉斌;地下结构偶然性内爆炸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郭磊;浅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机理及开挖的扰动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韩日美;浅埋土质隧道特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慕慧;山区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武;支护参数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亮;基于BS构架的公路隧道施工监测管理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梁苗;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达;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志岳;广梧高速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亚明;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在长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林丽芬;高层建筑群对其下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琦;基于PLC的高速公路隧道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9 郑俊清;复杂地质条件小净距短隧道现场监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夏谦;隧道内爆炸作用衬砌结构的损伤机理和抗爆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琳滨;曾大仁;侯秉承;李民政;张博翔;;雪山隧道营运中地下水监测与分析成果[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华;张远明;覃嘉铭;李强;杨琰;;攀枝花龙洞煤矿地下水运移的同位素研究[J];地球学报;2008年06期

3 朱大力,李秋枫;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4 刘志春;孙明磊;高新强;;裂隙岩体隧道排水影响范围数值试验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年02期

5 郭占荣,刘花台;西北内陆盆地天然植被的地下水生态埋深[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6 邓百洪,方建勤;隧道涌水预测方法的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3期

7 单士军,李耐霞;歌乐山隧道施工过程环境影响分析及建议[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11期

8 韩立鹤;;关角隧道施工涌水对居民饮用水源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7期

9 张惠昌;;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J];勘察科学技术;1992年06期

10 苏会锋;席健;陈绍杰;;施工铁路隧道的“控制排水”原则[J];施工技术;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建;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郑波;隧道衬砌水压力荷载的实用化计算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金凤;歌乐山隧道施工涌水对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及环境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煌;歌乐山隧道施工弃渣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李耐霞;歌乐山隧道施工过程对水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川;建筑基础的注浆加固[J];探矿工程;1985年06期

2 陈豪雄;朱永全;;风积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的试验研究和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1993年02期

3 凌同华;张胜;李升冉;邓杰夫;;邻近隧道施工既有桥桩变形控制及注浆加固方案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4 耿杰;注浆加固和注水纠偏方法的设计与施工[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2期

5 陈绪禄;刘玉华;李志栋;;注浆加固在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2年03期

6 刘毅;陈宝;;浅谈溶洞地基的注浆加固处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7 马海君;郝行舟;;浅谈地表注浆加固在不良地质隧道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8 林青;;软土地基注浆加固实践[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年08期

9 刘国良;;浅谈城市地铁修建周边房屋的注浆加固[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4期

10 杨兆仁;;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层原理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承石;;声波检测注浆加固岩土的性态及其判别指标[A];1990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陈勇;张小俊;宋雷;;腐蚀弱化地基注浆加固的地质雷达检测[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齐蓬勃;;董家河煤矿底板注浆加固实践[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王建文;;柠条塔煤矿注浆加固方案优化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王苏健;高卫乾;张顺新;;注浆加固及管棚支护在巷道过破碎带时的应用[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张伟宁;;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地基注浆加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绪禄;刘玉华;李志栋;;注浆加固在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张云;唐团;张毅;许法生;;玲珑金矿255米平巷注浆加固过程中围岩稳定检测与评价[A];施工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9 牛栋;;注浆加固、管棚支护工艺过陷落柱冒落带技术研究与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C];2008年

10 朱锦云;赵跃平;杨双发;钟毅;何绍林;;广贸大厦风化卵石地基注浆加固[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自主创新助推企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张延颖 记者 李仁堂;葛泉矿:8个月创60多项科技成果[N];中国煤炭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进生;碎石土地基注浆加固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刚;隧道富水地层帷幕注浆加固圈参数及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陈清通;采空区注浆加固治理浆液流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3 高文信;注浆加固地基承载力计算及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强;水泥基材料注浆加固边坡的室内试验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李凌冬;杭长客运专线覆盖型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与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张淑同;破碎煤岩体注浆加固与堵水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孙栋梁;云锡塘子凹松散岩体注浆加固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5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