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碳汇理论下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以贵州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09 06:02

  本文关键词:基于碳汇理论下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以贵州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 碳汇生态系统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 设计


【摘要】:该文以贵州省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碳汇植物景观设计的表现方式,提出了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通过植物的筛选,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在满足功能、绿化美化等要求的同时,营造公路路域碳汇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公路交通。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编号:2013-121-011)
【分类号】:U418.9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2013)323号,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的建设和研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晓春;沈毅;邵社刚;黄裕婕;;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2 徐永荣,王斗天,冯宗炜,刘少坤,王国兵;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王冀;张毅;陈绍辉;;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公路建设——以云南麻昭绿色低碳公路建设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4年03期

4 包志毅;马婕婷;;试论低碳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J];中国园林;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红早;贺瑞坤;段旭;陈训;;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碳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焦树林;艾其帅;;喀斯特流域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效应分析——以贵州省红枫湖流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3 李春平;吴斌;张宇清;耿相国;刘运伟;;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杨树器官含碳率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霍瑜;;基于低碳理念的上海公共绿地空间结构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4期

5 廖培涛;蒋忠诚;罗为群;尹辉;;碳汇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贺红早;许丽春;骆礼秀;冯胜赋;李利霞;张勇峰;张林;;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生物量及净碳储量的影响[J];贵州科学;2010年04期

7 张玮辛;周永东;黄倩琳;周永文;莫罗坚;;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12年04期

8 邴雪;徐萍;陆键;魏青瑞;;基于LCA的低碳公路的实现途径[J];公路;2013年03期

9 刘诗琦;辛建华;贾黎明;高园园;黄祥丰;张龙宁;;山东菏泽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和碳贮库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吴昊;;基于绿色理念的道路方案设计研究[J];福建建筑;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毅;胡洁;吕璐珊;陆晗;吕晓芳;胡淼淼;;巧于因借立基山水——旅顺临港新城风景园林规划[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鸣放;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首成;川中丘陵区人为影响下的乡村景观格局和碳氮长期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夏繁茂;节约型园林植物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杰;重庆主城区不同林地类型碳汇效益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娜;地域特色中的植物景观要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3 汪静;中国城市住区生命周期CO_2排放量计算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4 廖建华;湖南烈士公园4个植物群落观赏效果及生态效益比较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强;竹类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周巍;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马云;低碳理念对现代景观设计影响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蔡芳义;永春县森林碳储量结构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9 盘钦卿;基于价值管理的绿色公路目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公路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想;李海梅;马颖;刘培利;;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08期

2 黄娟;胡永红;张万里;杨春辉;;上海地区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群落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王绍强,周成虎,罗承文;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4 周建昆;甄晓云;陶磅;庞家平;;水源保护区公路建设的水环境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初探[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5期

5 秦晓春;沈毅;邵社刚;黄裕婕;;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6 尚春静;张智慧;李小冬;;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能耗和大气排放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8期

7 杨斌;蒋红梅;吴东国;莫苹;;公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6期

8 管东生,M.R.Peart;华南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环境效应[J];环境科学;2000年05期

9 赵剑强,邱艳华;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水环境问题的探讨[J];交通环保;2004年02期

10 方晰,田大伦,项文化;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J];林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胥晓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俊永;深圳市主要园林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生态效益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雯;水泥混凝法处理公路隧道施工废水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代巍;G101北京段公路绿化的温湿度调节及固碳释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怡春;;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年09期

2 刘丽;;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24期

3 周波;;浅析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2期

4 张倩;尤骁;成华;;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和方法[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5年01期

5 陈加富;;连盐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现代交通技术;2007年02期

6 徐丕海;闫红伟;曹晖;王哓磊;纪凤伟;;浅谈铁岭至阜新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3期

7 蓝毅波;钟乾根;;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民营科技;2008年01期

8 周海燕;张永辰;;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绿化景观设计[J];华东公路;2008年04期

9 雷鸣;贺泽敏;池长加;;浅谈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绿化景观设计[J];公路;2010年02期

10 ;书讯[J];中国园林;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大敏;;唐山市西出口路绿化景观设计[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2 于光艳;刘兴宇;;北方燃煤电厂绿化景观设计研究[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殿勇;高速公路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N];河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杨进邋通讯员 史剑 重点办 于璐;打造绿色广州亚运城[N];广州日报;2008年

3 ;总部基地一周年双喜临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王湖录;《钦州市进城精品路线绿化景观设计方案》出台[N];钦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许觉辉 通讯员 蔡鑫;深圳丹平快速路一期通车[N];中国交通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兵;生态恢复理论在干热河谷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上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2 舒勇;西藏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3 周翔宇;高速公路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雷正杰;湖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撖雪梅;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乌兰镇“景观河道”绿化景观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6 马晓钰;城市旧建筑屋顶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辉;城市环线高架地面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张东明;城市高速铁路两侧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9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69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