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密砂桩加固水下软土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挤密砂桩加固水下软土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挤密砂桩 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沉降 应力分担比 承载力
【摘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水下深厚软土采用挤密砂桩进行加固,设计了一套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系统对水下挤密砂桩(sand compaction pile,SCP)复合地基的力学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在水下设置高精度静力水准系统获得了良好的沉降观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在同一置换率下的应力分担比与载荷水平以及时间效应密切相关;应力分担比比值随荷载级别的升高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同一荷载级别下比值随着时间逐步衰减,并最终趋于某一定值。对比分析了几种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按被动土压力法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与载荷试验结果较为接近。对于高置换率的挤密砂桩复合地基,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提出的沉降折减系数计算得到的复合地基沉降与实测值最为接近,采用日本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沉降量偏大。研究结果对于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和深水原位测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11BAG07B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09209,No.51204168)
【分类号】:U443.1
【正文快照】: 1引言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国家规划的珠三角区域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工程长约29.6 km,采用桥岛隧结合方案,其中,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 km采用隧道方案,其余约22.9 km采用桥梁方案。为方便实现桥隧转换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昌富;肖淑君;;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拉压模量不同散体材料桩承载力计算[J];工程力学;2007年10期
2 林鸣;梁桁;刘晓东;李建宇;;海上挤密砂桩工法及其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4期
3 解林博;许浩;陈运涛;杨京方;喻志发;朱耀庭;;海上构筑物地基自动监测系统在深水中的密封保护措施[J];中国港湾建设;2013年02期
4 赵明华;杨明辉;卫军;;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莫景逸;黄晋申;;挤密砂桩在海洋接岸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峰,秦建庆,石振明,沈明荣;砂井地基沉降的二维有限元分析(二)——修正剑桥渗流耦合模型有限元及实例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2 蔡江东;考虑稠度状态时饱和粘性土自重应力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3 周亦唐,钟国强,俞进,赵惠敏,葛晓旭;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4 付志前;单向土工格栅加筋土的流变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5 马明江;某泵站边坡土质特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6 吴怀忠;王汝恒;刘汉峰;郭文;初文荣;;围压和固结应力比对砂卵石土动力特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7 徐飙;王启智;;分层土体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8 聂重军;雷鸣;夏力农;;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效应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9 陈小荣;雷劲松;卢学松;罗文霞;;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王平;刘东燕;黄海斌;雷用;;挡土墙安全系数的抗震可靠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权;刘小生;赵剑明;赵军强;陈宁;刘启旺;;深厚覆盖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顾祥奎;王晓晖;;重力式码头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成刚;付小婷;王世澎;;人工岛回填砂土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明;梁力;刘冬霞;王伟;;珲春紫金矿尾矿坝安全稳定性计算[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世海;张磊;;岩体结构效应的三维离散元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孙金山;卢文波;;非轴对称荷载下圆形隧洞围岩弹塑性分析解析解[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金凤;杨启贵;徐卫亚;;应力路径对堆石体变形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云东;朱小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反应特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越峰;周健;张庆贺;;深厚吹填砂港区堆场地基沉降预估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俞建霖;朱普遍;刘红岩;龚晓南;;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尚茂;管土耦合边界下海底悬跨管道涡激振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江辉煌;砂井处理超软地基的固结计算[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周明涛;植被混凝土冻融效应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滕文彦;滨海水网区高速公路路基长期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9 石少敏;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根保;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王钊;桩—锚杆支护结构可靠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志宽;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5 袁英保;基于分层沉降试验的复合地基变形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莫莉;CFG桩复合地基反力系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王会杰;基于变形控制的复合地基变刚度概念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姜燕;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设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陈先志;CFG桩复合地基基床系数及其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10 王士革;填方路基下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战友,杨晓军,龚晓南;考虑材料的拉压模量不同及应变软化特性的柱形孔扩张问题[J];工程力学;2004年02期
2 喻志发;杨京方;解林博;朱耀庭;;离岸深水构筑物的自动监测新方法[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3期
3 蒋明镜,沈珠江;考虑剪胀的弹脆塑性软化柱形孔扩张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4 赵明,赵明华,陈昌富;确定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俞茂捫 ,何丽南 ,宋凌宇;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及其推广[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5年12期
6 蒋明镜,,沈珠江;考虑材料软化特性的地基承载力分析计算[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6年01期
7 周锋;高金辉;孙宗鑫;;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下转发器的设计[J];声学技术;2010年03期
8 莫景逸;黄晋申;;挤密砂桩在海洋接岸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9年01期
9 赵明华;杨明辉;李立新;姚琪阳;;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张定;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分析与计算[J];铁道学报;199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琪阳;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自崇;马然宙;;浅谈挤密砂桩的施工和检验[J];科技传播;2010年16期
2 孔令磊;李立;刘国娜;;挤密砂桩船海上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4期
3 严钰成;;震动挤密砂桩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1991年01期
4 ;挤密砂桩微机质监系统[J];浙江水利科技;1997年02期
5 邓小卫;浅议振动沉管挤密砂桩的适用性[J];路基工程;2002年01期
6 曾光宏;;挤密砂桩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J];华南港工;2003年01期
7 闻淑芳;挤密砂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05年06期
8 黄玉萍;;挤密砂桩软基处理施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9 莫景逸;黄晋申;;挤密砂桩在海洋接岸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7年11期
10 汤毅;;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风;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克国;;浅谈挤密砂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2 顾祥奎;王晓晖;;重力式码头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德生;姜家骏;;振动挤密砂桩处理液化地基的设计与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何晓亮;挺进更加蔚蓝的深海[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 林琳;东人工岛打下第一个钢圆筒[N];珠海特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宇;挤密砂桩加固液化土地基振动台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8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9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