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分析
【摘要】:为确定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以某双薄壁高墩曲线五跨连续刚构桥为实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Solid 65实体单元和Beam 188梁单元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利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软件、不同单元类型以及预应力张拉对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自振频率的影响,分析曲线桥梁结构的平曲线半径对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的影响,最后按照桥墩等线刚度的原则分析墩高对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曲线连续刚构桥第1阶振动模态一般为纵飘;曲线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及其力学行为的分析,建议选用可考虑翘曲的Beam 188梁单元模型;对于高等级公路中的曲线半径较大的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曲率半径对桥梁的自振特性影响很小;在保持墩线刚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的自振频率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减小,可以通过优化墩的纵桥向厚度或双薄壁墩间距改善结构的整体刚度.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分类号】:U448.23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山岭重丘区的桥梁方案比选中,由于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能够很好地克服地形、地貌的影响,在经济、受力和美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从结构受力来看,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主梁显著的弯扭耦合效应使得此类桥梁结构受力复杂,静力、动力性能与常规直线连续刚构桥有较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宗周红,赖苍林,林友勤,任伟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3期
2 徐君兰,顾安邦;连续刚构桥主墩刚度合理性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3 何波;郭小川;朱宏平;李俊;;大跨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研究[J];世界桥梁;2006年04期
4 王艳;陈淮;李杰;;曲率半径和墩高对大跨刚构桥自振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世界桥梁;2014年03期
5 石雄伟;刘海鹏;周勇军;胡兆同;袁卓亚;;双薄壁墩间距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王一文;陈萍;;大跨曲线高墩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4期
7 魏俊龙;;波形钢腹板箱梁斜塔无背索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李杰;陈淮;王艳;;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2年04期
9 王述超;万成宏;王文林;;高墩连续梁桥的稳定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和林;广东省中山市蝴蝶拱桥空间模型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杨咏漪;廖海黎;郑史雄;;空间变化的非平稳地震场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罗帅;刘红军;;桥面激励下的斜拉索减振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4 赵青;;移动双轴汽车荷载作用下梁桥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张海龙;;三汊矶大桥动力特性及等效质量计算[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艳辉;郭学东;曹健;;基于风载激励下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孙建鹏;李青宁;曹现雷;;压弯杆弹性弯曲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李少冲;张毅;范存新;;大跨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吴文豪;;加固后轻型刚架拱桥的空间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赵雷,卜一之;钢管砼劲性骨架I型肋拱桥施工阶段结构计算[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元诚;;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河特大桥薄壁高墩局部稳定[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华;陈雯雯;;基于AR法的渡槽结构脉动风模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宋广君;曹健;黄思勇;吴云;;脊骨梁桥面板结构的车桥耦合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建辉;陈政清;刘光栋;;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非线性静风扭转失稳机理的研究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5 杜进生;康景亮;罗小峰;;考虑施工缺陷和初始偏心的高墩稳定性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罗小峰;杜进生;刘海彬;;小花沟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稳定和抗震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7 张兴标;沈锐利;成文佳;;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稳定性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8 张良;史民;曾晓辉;;一端自由一端固支曲线梁的自由振动[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9 苏超;王广俊;;大跨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10 张宪堂;陈艾荣;;运输皮带通廊斜拉桁架横向风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邓子铭;新长沙站结构振动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罗涛;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s,
本文编号:1303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0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