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源功率与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变化规律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火源功率与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变化规律影响研究 出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临界风速 隧道火灾 阻塞比 PyroSim 纵向通风
【摘要】:临界风速是隧道进行通风排烟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火源功率、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Pyro Sim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与经验公式对比分析的方式。建立隧道缩尺寸模型,并对模型网格尺寸划分进行可靠性校验,发现网格尺寸为火源特征直径的十分之一时最可靠。结果表明:模拟临界风速与理论临界风速相吻合,临界风速随火源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火源功率大于某范围时,临界风速开始趋于稳定;临界风速受到列车对隧道阻塞作用的影响,临界风速随着隧道横截面阻塞比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小,在阻塞比达到40%时,临界风速趋于稳定。
[Abstract]:Critical wind speed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ventilation and smoke design of tunnels.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wer of fire source, the influence of tunnel blocking ratio on critical wind speed is studied. By using Pyro Sim fire dynamics simulation tool and empirical formula, the tunnel shrinking siz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mesh size partition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It is found that the mesh size is 10 / 10 of the characteristic diameter of the fire sour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critical wind spee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ritical wind speed, and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ire source power. When the power of the fire source is larger than a certain range,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begins to stabilize.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is affected by the blocking effect of train.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de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ross-section blocking ratio of the tunnel. When the blocking ratio reaches 40,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tends to be stable.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15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分类号】:U453.5
【正文快照】: 0引言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隧道迅速建设,特别是长隧道迅速增加,截止2013年底,我国拥有69座长度1万米以上的特长隧道。隧道结构的特殊性,导致隧道消防安全非常重要。隧道内只有有限的空间能够充满气体,隧道通风换气困难,发生火灾时若烟气不能及时排除,燃烧产生的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洪丽娟,刘传聚;隧道火灾研究现状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赵望达;李洪;徐志胜;谢晓晴;;基于因次分析的隧道火灾临界风速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3 周孝清;赵相相;丁云飞;郑志敏;;火灾时隧道截面形状对临界风速和烟气分布影响的数值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胡嘉伟;彭伟;薛韦一;;基于ISM法的公路隧道火灾事故致因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2期
5 李颖臻;雷波;;隧道火灾模型试验中列车对烟气控制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0年05期
6 程婧园;;隧道火灾临界风速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03期
7 冯凯;;火源尺寸对地铁隧道火灾临界风速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凤;杜扬;周琳莉;马维庆;;狭长地下受限空间火灾分区形成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2 朱伟;周晓峰;胡隆华;刘帅;;纵向风对隧道火灾拱顶最高温度及其位置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3 王庆生;刘炳海;王文伟;胡隆华;吴龙标;孟娜;;细水雾灭火系统扑救铁路隧道救援站内客车火灾的全尺寸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4 王泽宇;冯炼;张发勇;;竖井烟囱效应作用下的隧道火灾通风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王丽慧;吴喜平;;地铁活塞风对车站环控速度场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6 陈向东;王佑君;侯立安;;液中放电等离子体降解TNT废液数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7 张念;毛军;谭忠盛;郗艳红;;特长隧道定点安全疏散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黄培雷;郝学军;杨晖;钱申贤;;长建筑通道内临界通风速度的实验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周湘川;赵望达;倪天晓;;顶隔板对公路隧道火灾烟气蔓延及温度的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刘树峰;王佳;周云蔚;刘世民;;地铁区间隧道火灾报警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J];电气应用;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欣;程文;川端信义;;公路隧道火灾热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刘鹏;陈萌;;细水雾系统与传统自喷系统在地铁火灾中的数值模拟分析[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胡东;;公路隧道路面结构环境特点分析[A];2012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鹏;贾力;李时娟;;地铁隧道内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伟;狭长空间纵向通风条件下细水雾抑制火灾的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吴珂;长隧道火灾湍流燃烧模拟及结构防火安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岳华;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筒体构件高温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于丽;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通风设计和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杨晖;地铁空间内空气与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权威;狭长空间纵向通风条件下细水雾抑制油池火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张念;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与安全疏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吴德兴;特长公路隧道火灾独立排烟道点式排烟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玉春;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和隧道群交通灾害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丁翠;矿井巷道风流状态“关键环”实验与数值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湘川;特长公路隧道现场火灾试验与衬砌结构抗火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刘欣;长大隧道路段驾驶员行为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杨洪;单洞双向行车公路隧道运营及救灾通风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倪佳迪;狭长空间内航空煤油池火燃烧特性及细水雾抑制效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陶刚;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赵志斌;火灾作用下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泽宇;带竖井特长公路隧道的火灾通风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赵相相;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规律研究[D];广州大学;2006年
9 姚坚;公路隧道内火灾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会冰;不同壁面边界条件对隧道火灾模拟结果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炼,刘应清;地铁火灾烟气控制的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2002年01期
2 闫治国,杨其新;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分布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3 王明年,杨其新,袁雪戡,杨忠;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4 赵望达;李洪;;坡度对铁路隧道火灾影响的机理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1期
5 王梦恕;21世纪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发展的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6 李钊;;隧道坍方突发事件风险原因统计及范例推理[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廖仕超;王薇;徐志胜;;基于证据理论的长大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8 朱伟,卢平,廖光煊,厉培德,洪亦修;地铁车站出入口火灾烟气特性的模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9 冯炼;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其数值模拟软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年02期
10 曹智明,杨其新;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通风组织试验方案研究[J];公路;200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琳;长大公路隧道火灾热烟气控制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李立明;隧道火灾烟气的温度特征与纵向通风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可庆;纵向通风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光义;袁金华;涂庆;黄耀;;公路隧道临界风速数值模拟[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2 李欢欢;朱国庆;陈少松;张磊;张娟;;公路隧道中临界风速数值模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3 毛军;郗艳红;李炎锋;;列车着火后停留在隧道内的火焰烟气逆流临界风速[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周庆;倪天晓;彭锦志;徐志胜;;隧道火灾烟气回流与临界风速模型试验[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7期
5 张雪松;汪箭;;水平弧形公路隧道临界风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11期
6 徐桂双;;组合吊桥的动态分析及临界风速的近似计算[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7 徐中年;;大跨度桥梁临界风速计算[J];强度与环境;1988年04期
8 刘五秀;;水平管道中气力输送的临界风速[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周孝清;赵相相;丁云飞;郑志敏;;火灾时隧道截面形状对临界风速和烟气分布影响的数值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王星星;徐龙;廖光明;刘恩德;罗鼎元;;火灾时隧道临界风速及内力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琳;张旭;;水平隧道临界风速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科;;关于地铁隧道排烟临界风速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徐琳;张旭;;超大断面水平隧道纵向通风临界风速CFD分析[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诗久;;阿连区固气速度比及临界风速[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四)--物流与仓储气力输送[C];1984年
5 白玉磊;欧进萍;;CFRP流线型箱梁颤振导数的数值模拟和临界风速的确定[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颖臻;含救援站特长隧道火灾特性及烟气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年灏;双车道公路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变化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孙伟;海港集装箱群抗风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姚毅;公路隧道大巴车火灾温度场及临界风速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李振兴;基于CFD模拟分析的大断面公路隧道汽车火灾烟气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陈海峰;公路隧道火灾通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5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8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