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长寿命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制
本文关键词:港珠澳大桥长寿命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制 出处:《水运工程》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长寿命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参数 暴露试验 耐久性
【摘要】:针对120 a设计使用年限要求,阐述港珠澳大桥不同主体结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设计的原则。在暴露试验得出的混凝土长期耐久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介绍满足桥梁、隧道等不同结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要求的长寿命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基本思路与方法。
[Abstract]:For 120 a design life requirements. The basic performance design principles of marin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main structures of Hongkong-Zhuhai-Macao Bridge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durability of concrete obtained by exposure test. The influence of mix ratio parameters on concrete performance i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workability and strength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such as bridges and tunnels are introduced. The basic think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long life marin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required by durability and volume stability.
【作者单位】: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0,2011BAG07B04)
【分类号】:U445.57;U444;TV431
【正文快照】: 港珠澳大桥作为跨世纪的标志性工程,因其工程规模和建设难度大备受世人瞩目,而国内跨海工程首次采用的120 a设计使用年限,更是工程建设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1]。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海域,采取了岛、桥、隧道等多种结构形式。结构上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英;陈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意义及技术难点[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2 李超;王胜年;王迎飞;张宝兰;刘行;;港珠澳大桥全断面浇筑沉管裂缝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2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秦铭;李全旺;李克非;范志宏;;氯盐环境下港珠澳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J];工程力学;2015年03期
2 郭东椺;郑万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沉降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6期
3 李进辉;李阳;刘可心;屠柳青;张国志;;超大断面预制沉管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混凝土;2014年04期
4 李超;王迎飞;张宝兰;刘行;李士伟;;全断面浇筑沉管低热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及优选[J];混凝土;2014年05期
5 李超;王胜年;王迎飞;张宝兰;刘行;;港珠澳大桥全断面浇筑沉管裂缝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2年22期
6 汪冬冬;朱颖;王成启;张悦然;谷坤鹏;;海底隧道沉管高性能混凝土容重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3年03期
7 陈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造技术综述[J];施工技术;2013年09期
8 张明雷;李进辉;刘可心;;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温控措施比较分析[J];施工技术;2013年S1期
9 王彦林;徐兆全;熊建波;;不同浇筑工艺对沉管裂缝控制的影响分析[J];施工技术;2014年11期
10 李进辉;刘可心;黄俊;焦运攀;徐文冰;;港珠澳大桥超大断面预制沉管混凝土温控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及应用[J];铁道建筑;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夏冰;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立娜;基于改进型机会成本法的交通应急救援资源派遣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胡俊清;港珠澳Ko固结原状粘土的力学特性及模型[D];浙江大学;2012年
3 谭上俞;桥墩—流水耦合效应下水位变化对桥梁动力影响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小雪;基于孔压静探试验的伶仃洋海域土层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刘小娇;港珠澳大桥弧形钢板副格受力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英;陈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意义及技术难点[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2 李超;李士伟;范志宏;王迎飞;王胜年;;高水压作用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S1期
3 程乐群;刘学山;顾冲时;;国内外沉管隧道工程发展现状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2期
4 邓世汉;熊建波;黄雁飞;王迎飞;李超;;箱型沉管抗裂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J];水运工程;2010年06期
5 王艳宁;熊刚;;沉管隧道技术的应用与现状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湘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J];吉林建材;2000年01期
2 ;高性能混凝土[J];技术与市场;2000年09期
3 孙伟,罗欣;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0年01期
4 喻萍,袁苏跃;浅谈高性能混凝土[J];云南建材;2000年01期
5 谢振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应用[J];上海建材;2000年05期
6 徐元锡;高性能混凝土在北欧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1年01期
7 许杰,何向玲,李瑞景;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煤矿设计;2001年02期
8 刘志英,黎国清;高性能混凝土[J];中国铁路;2001年01期
9 韩海峰,吕伟民,尚建丽;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估体系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10 李德建;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霞;王小刚;尼书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及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2 阎培渝;;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现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松伟;张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黄兆龙;刘俊杰;朱惕之;周文宗;;含飞灰及强塑剂高性能混凝土之流变特性[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姚燕;;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姚燕;;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林树根;颜,
本文编号:1405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0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