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平均间距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广义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平均间距研究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 广义主成分分析 平均间距 非线性回归
【摘要】:利用电子导航地图收集了国内40条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间距信息。基于调查和整理的服务设施间距数据,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我国服务设施的间距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我国各省经济、人口、汽车保有量和客货运量的角度统计出影响服务设施间距的15个因素,采用基于"对数-线性比"变换的广义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能够较大程度体现初始各因素特征的主成分。并以主成分得分为自变量,服务设施平均间距为因变量,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两者间的回归模型。该模型可更可靠地计算出我国各省的服务设施合理间距预测值作为参考,同时也可评价地区现有服务设施间距是否还能满足当地的需求。最后根据该模型提出了各省市区合理的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平均间距。
[Abstract]:The distance information of service facilities of 40 highways in China is collected by using electronic navigation map. Based on the survey and arrangement of service facility spacing data, SPSS data analysis software is u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facilities spacing in China is analyzed.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y, population, vehicle ownership and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15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service faciliti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generali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logarithmic linear ratio" trans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which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itial factors to a large extent,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 is taken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The average spacing of service facilities i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them is established by nonlinear regress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calculate the reasonable distance between service facilities in each province of our country more reliabl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valuate whether the distance between existing service facilities can meet the local need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reasonable average distance of expressway service facilities between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91.8
【正文快照】: 0引言公路的服务设施包括餐服务区、停车区和客运汽车停靠站[1]。本文研究对象为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即服务区和停车区。一般而言,服务区规模较停车区大,且功能也相对较完善[2]。本文所提出的服务设施间距(以下简称间距)是指包括相邻服务区之间间距和停车区与服务区或相邻停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占全;潘景山;张赞军;张立东;丁青艳;;基于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结合的交通流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新沧;;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对汽车站客运量的预测[J];公路与汽运;2016年01期
2 杨春霞;符义琴;鲍铁男;;基于相似性的短时交通流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10期
3 殷旅江;杨立君;何波;;基于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汽柴油需求预测[J];工业工程;2015年02期
4 王娇;李军;;最小最大概率回归机在短时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5 姜桂艳;王秋兰;李琦;;基于多时间尺度一步外推的短时交通参数多步预测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6 马建伟;贾振元;王福吉;刘巍;卢晓红;;主成分分析在偶件多影响因素重构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年05期
7 刘潭秋;孙湘海;钟翔;;基于三制度SETAR模型的短期交通流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0期
8 钟波;刘敏;;BNs-OLS-SARIMA对城市短时交通流的预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0期
9 夏英;梁中军;王国胤;;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龚炯;余立建;魏文;;基于PCA-SVM的交通事件检测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翁剑成;荣建;任福田;魏中华;;基于非参数回归的快速路行程速度短期预测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2 杨兆升;王媛;管青;;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3 阎威武,常俊林,邵惠鹤;一种贝叶斯证据框架下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5期
4 贺国光,李宇,马寿峰;基于数学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政;;达州市将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24期
2 周素红;王欣;农昀;;“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供给与保障[J];规划师;2011年04期
3 罗震东;韦江绿;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界定、特征与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7期
4 卓佳;冯新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2年07期
5 胡畔;王兴平;张建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解读及优化策略探讨——居民需求视角下基于南京市边缘区的个案分析[J];城市规划;2013年10期
6 马赤宇,张立民,邵爱云;对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4年08期
7 郑皓,华宜,彭锐;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简易实现途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1期
8 葛丹东;陈弋;;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初探——以浙江省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3期
9 李阿萌;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1年11期
10 崔敏;蒋伟;;均等化视角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农村为例[J];规划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江绿;;公平正义视角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瑶玲;孟庆;曹力维;;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畔;张建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初构——基于主体视角与复杂科学范式的递进审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汤婧婕;冯雨峰;潘聪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5 魏维;王颖楠;高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刍议[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魏维;王飞;蒋朝晖;;针对旅游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对策——《三亚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7 王祁;;新疆兵团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探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试谈我国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配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9 余炜楷;赵宁;岑君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科技园区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广州市民营科技园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10 薛忠燕;李涛;;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与实施机制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萍;我区投资3000万保证医疗服务设施建设[N];宁夏日报;2009年
2 李毅;101个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将重建[N];广元日报;2010年
3 扬平 华东;茂县乡镇老龄服务设施全部竣工[N];阿坝日报;2010年
4 于诗荛;投资亿元服务设施完备[N];长白山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娴;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N];石家庄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安娜 通讯员 张铁军 徐琳;吉林: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N];中国社会报;2012年
7 记者 一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N];遵义日报;2014年
8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苏京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前瞻性亟待提升[N];中国证券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刘佳;像配置幼儿园一样配置养老服务设施[N];四川日报;2014年
10 黑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 孙宇;统筹规划服务设施 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N];中国社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小波;我国城市小街坊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宁僊;快速城镇化时期山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莹;助老目标下高校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多代际共享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马叶丽;基于均等化视角的宁夏彭阳县公益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凌菲;基于GIS的城市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配置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黎杰;公共服务设施容量约束下建成区控规中土地使用强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晨诚;均等化视角下泾阳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孟洁;西安市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杨帆;城市边缘区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陆军凯;西安市mP灞生态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胡洁;强自组织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张文奇;深圳凤凰古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8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1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