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动印痕的交通事故车辆车速鉴定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制动印痕的交通事故车辆车速鉴定研究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车速鉴定 制动印痕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制动试验
【摘要】: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案件的急速增长。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是判断事故成因的主要手段,其为明确事故责任及处理后续法律事宜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支撑。车速鉴定作为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难度较高的项目,也日益引发社会关注。而事故现场制动印痕作为常见的现场证据,其对车速鉴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轮胎及整车模型的力学分析,找出影响制动印痕产生的关键因素。设计了一套观测制动印痕的试验系统,并开展实车制动试验。为了计算方法能适用于每个事故车辆,引入国家标准要求的制动性能测试指标(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简称MFDD)。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准确计算制动印痕起点处车速的方法。提出了改进现有计算制动初速度的方法,并对比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证明了改进方法的结果更接近实际的制动初速度。
[Abstract]:The number of vehicle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ollowed by the rapid growth of traffic accident cases.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of traffic accidents is the main means to judge the causes of accidents. It provides a very important support for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accidents and dealing with subsequent legal matters. Speed identification is a difficult project in the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of traffic accidents. The brake mark of the accident scene, as the common field evide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peed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cs of the tire and the whole vehicle model. To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brake mark, a set of test system i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brake mark, and the actual brake test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be applicable to every accident vehicl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every vehicle. The test index of braking performance requir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is introduced (full issued average deceleration, abbreviated as MFDD). The analysis of test data is carried out.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speed a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brake mark is determined. The improved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initial braking velocity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calcula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result of the improved method is closer to the actual initial braking speed.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大鹏;摩托车自燃烧车原因的分析与改进措施[J];摩托车技术;1998年09期
2 黄智平;事故车辆减损的赔偿[J];道路交通管理;2000年05期
3 彭德豹;;事故车辆修复中的几个特殊要求[J];汽车运用;2006年06期
4 岳然;;修理事故车辆 定损不是必经程序[J];道路交通管理;2007年06期
5 袁望方;魏朗;陈涛;;事故车辆局部变形精细计算与模拟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4期
6 杨立民;;大型事故车辆的检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3期
7 周昌荣;对事故车辆分类、评估及修理企业许可条件的研讨[J];交通与运输;1997年04期
8 史增强;;火灾之后[J];汽车与驾驶维修;1995年03期
9 曹弋;裴玉龙;付川云;;事故车辆三维翻滚运动的轨迹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宋大鹏;摩托车自燃烧车的原因与解决方法[J];摩托车;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楼呈志;;交通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技术检验[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汽车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魏超;高翔;聂淼鑫;;路试检验交通事故车辆制动性能的系统思考[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董长万;;厦门市保险事故车辆拆检定损中心实践思考[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明;一部保险事故车辆标准化定损的专业工具书[N];中国保险报;2007年
2 YMG记者 夏丹 通讯员 崔洪晶;蓬莱价格认证中心上半年 接受事故车辆定损委托342件[N];烟台日报;2011年
3 罗建平;厦门启动保险事故车辆拆检定损中心[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雷小荣;当事人不得扣留交通事故车辆[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5 本社记者 张学义 张君;交通事故车辆被扣10年 法院能不能按当年购车款赔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6 朱来宽 李夫宝;事故车辆贬值损失应否支持[N];江苏经济报;2013年
7 唐金成;事故车辆查勘技巧[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路英;温州:保险理赔中心日均接待事故车辆300辆[N];证券日报;2010年
9 施为飞;“贬损费”:索赔新名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牛佳雯 本报记者 游婕;维修费高于车辆实际价值按实际价值赔[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新;基于有限元法的事故车辆车身塑性变形计算系统[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飞艳;机动车交通事故本车人员转化为交强险受害人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3 潘少猷;基于制动印痕的交通事故车辆车速鉴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戴广锋;事故车辆现场检验鉴定分析与仿真软件开发[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5 黄婷;便携式事故车辆轨迹复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0年
6 曹弋;二维碰撞事故车辆轨迹再现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郑颖;乘用车事故车辆油漆物证比对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林小凤;事故车辆车身变形的提取及等效化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孟维国;事故车辆轨迹复现系统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许海华;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规范研究及其辅助软件开发[D];西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5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2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