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内河沉管隧道岸上接口段设计与施工

发布时间:2018-01-15 03:01

  本文关键词:内河沉管隧道岸上接口段设计与施工 出处:《隧道建设》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沉管隧道 岸上接口 围护结构 围堰 基槽开挖


【摘要】:为解决南昌红谷隧道高水位差条件下岸上暗埋段与沉管段连接处(接口段)挡水,顺利完成前期接口段的施工以及后续沉管浮运前接口段的拆除问题,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选用大型充砂长管袋围堰及防渗墙作为岸壁保护结构,钢管桩、旋喷桩和搅拌桩的组合形式作为围护结构。对常规水上拆除接口段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出干拆除堰内基坑堵头钢管桩、陆上进行管节基槽开挖以及对接范围内围堰陆上同步拆除等关键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表明:充砂长管袋围堰及防渗墙的组合止水效果好,陆上拆除接口段钢管桩、管节基槽及长管袋围堰质量有保证,作业安全可靠,接口段拆除工期缩短约31%,拆除成本降低约26%,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沉管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taining water at the junction (interface section) between buried and submerged section of Honggu tunnel in Nancha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water level differ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face se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dismantling of the interface section before the subsequent floating operation of the sinking pipe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Considering th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large sand filled long pipe bag cofferdam and impervious wall are selected as bank wall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steel pipe pile. The combined form of rotary jet pile and mixing pile is used as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conventional water removal interface section scheme is optimized to study the dry demolition of steel pipe pile at the end of the inner foundation pit. The key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such as excavation of pipe joint foundation groove on land and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offerdam on land within the docking range. The constru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and filled long pipe bag cofferdam and impervious wall has good effect on sealing water. The quality of pipe base groove and long pipe bag cofferdam is guaranteed, the opera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the demolition period of the interface section is shortened about 31%, the cost of demolition is reduced about 26%,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good.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tunnel project.
【作者单位】: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9.5
【正文快照】: 0引言在水底隧道工程中,沉管法隧道与矿山法隧道、盾构法隧道相比具有众多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沉管隧道岸上接口段形式多样。比如,宁波市常洪沉管隧道端头连接井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两侧的围护结构,端部采用SMW工法桩围护结构[1-3];上海外环沉管隧道采用格构式重力挡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J];岩土工程界;2003年10期

2 楼和岳;丹麦与瑞典越海连接工程提出沉管隧道延伸段新方案[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3期

3 ;水下沉管隧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J];中国公路学报;1997年01期

4 于书翰;沉管隧道管段预制方式的选择[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S2期

5 詹德新,王兴权,刘祖源,肖明清;沉管隧道及其相关模型试验[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王兴铎;水下沉管隧道的发展及施工技术[J];中国铁路;2001年05期

7 庄道庆;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J];东海海洋;2001年03期

8 唐英,管敏鑫,万晓燕;沉管隧道接头的理论分析及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1期

9 路石;上海黄浦江第一座沉管隧道6月建成[J];铁道建筑;2003年07期

10 张庆贺,高卫平;水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星;王克丽;景诗庭;;沉管隧道基础处理[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2 管敏鑫;严金秀;唐英;;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金锋;;广州珠江沉管隧道设计工作中的几点体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庆贺;高卫平;;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不同工况的受力性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叶亮;丁文其;朱令;景骞;刘鹏;;基于正交设计的沉管隧道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伟;李蓉;;长江沉管隧道水下地基注浆加固材料研究[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通讯员 伍振 龙艳 李振勇;我国北方首条沉管隧道贯通[N];人民铁道;2012年

2 陈国雄邋通讯员 张健文;广州打捞局成功采用新工艺[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通讯员 龙艳 李振勇;中国铁建召开沉管隧道技术交流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4 记者 伍振 通讯员 龙艳;国内高震区首条沉管隧道创新成果丰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 通讯员 左西尧;变截面管段国内首创[N];广东建设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任晶惠;用专业技术服务交通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岳夏冰;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王翠;沉管隧道工程干坞及岸壁保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测控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邢建见;考虑临时支撑垫块的沉管隧道管段结构静力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李鹏明;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实验与动力响应分析[D];广州大学;2016年

4 雷巨光;沉管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邱峰;沉管隧道施工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贵红;沉管隧道抗震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李丹;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接头影响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王贤辉;结构优化在沉管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周莹;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处动力可靠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10 袁伟耀;变截面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6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26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