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车-桥耦合振动及桥面平整度退化影响的拱桥吊杆疲劳分析
本文关键词:考虑车-桥耦合振动及桥面平整度退化影响的拱桥吊杆疲劳分析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桥面平整度退化 车-桥耦合 吊杆 疲劳 随机车流
【摘要】:现有拱桥吊杆疲劳分析中,较少考虑车-桥耦合振动及考虑桥面平整度退化的影响,致使分析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在役桥面平整度等级国际通用评价体系,模拟了运营阶段桥面平整度退化历程.结合已编制随机车流-桥梁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建立了可考虑车-桥耦合振动及考虑桥面退化等因素的拱桥吊杆疲劳分析模型.以某拱桥为工程背景,对比研究了不同因素作用下拱桥典型吊杆的疲劳损伤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车-桥耦合振动及桥面平整度退化因素对拱桥吊杆疲劳影响较大,在考虑车-桥耦合及桥面平整度退化共同影响下,计算得到的吊杆疲劳寿命值比不考虑两者影响所得值少15~30年.研究成果对桥梁结构正常使用状态评估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Abstract]:In the existing fatigue analysis of arch bridge suspenders, the influence of vehicle-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and deck planeness degradation is seldom considered. As a result, the analysis results have some limi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service bridge deck flatness grade international general evaluation system.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of bridge deck smoothness in operation stage is simulated. A random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analysis program has been developed. The fatigue analysis model of suspension rod of arch bridge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vehicle-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and bridge deck degradation is established. A certain arch bridge is used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fatigue damage and fatigue life of typical suspenders of arch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of vehicle-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and the degradation of deck smoothnes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atigue of arch bridge suspende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ehicle-bridge coupling and deck planeness degradation. The calculated fatigue life of suspension rod is 15 ~ 30 years less than tha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factor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so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normal service state of bridg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057701,2015CB057702)~~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拱桥吊杆是拱肋结构与桥面系之间的传力构件.现有在役拱桥吊杆疲劳性能研究中,常采用实桥试验及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实桥试验研究在时间、经济以及实现手段上存在诸多限制,致使试验研究较少采用,而常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数值分析时常将疲劳荷载谱加载到拱桥模型中得到吊杆的应力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乐;强士中;廖海黎;;风速场模型对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特性影响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黄新艺;陈彦江;盛洪飞;李岩;;多轴车辆—桥梁耦合振动响应的数值解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3 李永乐;向活跃;臧瑜;强士中;;双车交会过程的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4 殷新锋;刘扬;蔡春声;彭晖;;轮胎接触面对车-简支梁桥耦合振动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宁波;任伟新;肖祥;;列车-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综述[J];力学进展;2012年05期
6 刘钰;范晨光;高芳清;张同刚;;考虑跳车情况下的车-桥耦合振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S2期
7 王少钦;夏禾;郭薇薇;杜宪亭;;考虑桥梁几何非线性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8 郑加;高芒芒;;铁路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中现存问题的讨论[J];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04期
9 毛国辉;王小松;郑鸿飞;;车-桥耦合振动的联合方程分析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小珍,强士中;列车-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铁道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长建;祝兵;;拉索桥面耦合振动及相邻索耦合振动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高芒芒;潘家英;杨宜谦;;地基基础刚度对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3 张丽;傅红丽;岳嵘;;道路平整度数据微机分析系统[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4 韩万水;马麟;刘健新;;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侧向空间耦合振动关系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5 何发礼;宁晓骏;李乔;;列车~曲线梁桥耦合振动的车辆模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6 李建刚;;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因素和提高平整度的工艺措施[A];2013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小珍;张黎明;童登国;强士中;;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理论与分析模型[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葛玉梅;周述华;李龙安;;斜拉桥在考虑风效应时的车-桥耦合振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王永平;陈彦江;付金科;;时间序列在桥面平整度谱分析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10 李永乐;廖海黎;强士中;;风-车-桥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滕艳霞;沥青砼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N];团结报;2008年
2 顾力;养护新技术提高上海公路平整度[N];中国交通报;2007年
3 沙吉旦;沥青混合料面层平整度的控制措施[N];伊犁日报(汉);2007年
4 刘彬;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因素浅析[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通讯员 秦华平 张小强;开展公路质量管理活动[N];临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媛;车辆—轨道—桥梁系统的空间耦合振动及其环境振动[D];天津大学;2007年
2 秦e,
本文编号:1431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3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