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沥青混凝土渗透、压缩及耐久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路面 沥青混合料 渗水系数 抗压强度 疲劳寿命 出处:《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路面是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行车辆的增加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各级公路路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用钢渣代替传统碎石材料,通过对AC-13、AC-16和AC-20三种级配的钢渣沥青混凝土进行渗水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以及疲劳寿命试验,分析不同级配对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钢渣代替碎石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骨料是可行的;随着沥青混合料骨料最大公称直径增加,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渗水系数增大,抗压强度及抗压模量均降低,初始劲度模量增加,疲劳寿命次数减少;油石比越大,抗压强度越低。因此,应控制大粒径骨料及沥青的用量,提高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Abstract]:Pav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oad struc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running vehicles and the use of long time, various levels of road surface will be damaged to varying degrees. Steel slag is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gravel material. Through the water seepage test,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nd fatigue life test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with AC-13, AC-16 and AC-20 grad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rades on the permeability, compressi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steel slag instead of gravel as aggregate of asphalt mix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ximum nominal diameter of asphalt mixture aggregat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increase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modulus decrease, the initial stiffness modulus increases, and the fatigue life times decrease. The higher the ratio of stone to stone, the lower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amount of large particle size aggregate and asphalt to improve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355)资助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李伟,郎雷.钢渣沥青混凝土渗透、压缩及耐久性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11):315—321Li Wei,Lang Lei.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meability,compression anddurability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7,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琦,于秋莉;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2 ;韩国开发沥青混凝土生产新技术[J];混凝土世界;2009年10期
3 聂雪锦;;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J];内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4 翟建英;;沥青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新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1987年03期
5 焦宝祥,周启兆,李玉寿;粉煤灰作沥青混凝土粉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6 李剑锋,周昕;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10期
7 孙式霜,杲树生;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对其质量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哲新,佟泽民,张国民;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01期
9 吴少鹏,磨炼同,水中和,玄东兴,杨文锋,薛永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5期
10 刘振鹏;李衡;;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6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秦烨;席迎波;;沥青混凝土面层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措施[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牛增永;;北京市废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路线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曲超;;浅谈废旧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中应用[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7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9 张凯;四川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获成功[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王兴宝 沈湘伟;泰州大桥接线工程:低温施工不降质[N];中国交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坤;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苏小辉;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崔露愉;沥青混凝土疲劳扩展温度影响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高仰明;考虑界面影响的沥青混凝土粘弹性细观力学模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曾学明;埃塞AA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探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王立保;沥青混凝土粘弹性损伤本构关系及其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7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切削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4年
9 高宇星;碳纤维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胡小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4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