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速高位差过江沉管隧道典型工程——南昌红谷隧道
本文关键词: 沉管隧道 海峡西岸城市群 八一大桥 通行速度 管节 长三角城市群 沉管法 珠三角城市群 灌砂 城市形象 出处:《隧道建设》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1工程意义南昌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相毗邻的省会城市。位于南昌市发展中心区、连接两岸的越江核心通道——八一大桥和南昌大桥日渐繁冗,缓慢的通行速度直接制约红谷滩CBD新区的快速发展。为缓解这2座相距仅3.7 km大桥的交通压力,在两桥之间采用沉管法修建了世界上首座
[Abstract]:Nanchang is the only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djacent to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west coast of the Strait. It is located in the development center of Nanchang city. The core crossing channel between the two sides-the Bayi Bridge and the Nanchang Bridge-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umbersome. The slow speed of passage directly restri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BD new area in Red Valley Beach.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traffic pressure of the two bridges, the first one in the world was built by sinking pipe method between the two bridges.
【分类号】:U459.5
【正文快照】: 1工程意义南昌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相毗邻的省会城市。位于南昌市发展中心区、连接两岸的越江核心通道——八一大桥和南昌大桥日渐繁冗,缓慢的通行速度直接制约红谷滩CBD新区的快速发展。为缓解这2座相距仅3.7 km大桥的交通压力,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施工照片[J];岩土工程界;2003年08期
2 ;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J];岩土工程界;2003年10期
3 楼和岳;丹麦与瑞典越海连接工程提出沉管隧道延伸段新方案[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3期
4 ;水下沉管隧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J];中国公路学报;1997年01期
5 于书翰;沉管隧道管段预制方式的选择[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S2期
6 詹德新,王兴权,刘祖源,肖明清;沉管隧道及其相关模型试验[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王兴铎;水下沉管隧道的发展及施工技术[J];中国铁路;2001年05期
8 庄道庆;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J];东海海洋;2001年03期
9 唐英,管敏鑫,万晓燕;沉管隧道接头的理论分析及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1期
10 路石;上海黄浦江第一座沉管隧道6月建成[J];铁道建筑;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星;王克丽;景诗庭;;沉管隧道基础处理[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2 管敏鑫;严金秀;唐英;;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金锋;;广州珠江沉管隧道设计工作中的几点体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庆贺;高卫平;;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不同工况的受力性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叶亮;丁文其;朱令;景骞;刘鹏;;基于正交设计的沉管隧道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伟;李蓉;;长江沉管隧道水下地基注浆加固材料研究[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伍振 龙艳 李振勇;我国北方首条沉管隧道贯通[N];人民铁道;2012年
2 陈国雄邋通讯员 张健文;广州打捞局成功采用新工艺[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通讯员 龙艳 李振勇;中国铁建召开沉管隧道技术交流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4 记者 伍振 通讯员 龙艳;国内高震区首条沉管隧道创新成果丰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 通讯员 左西尧;变截面管段国内首创[N];广东建设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任晶惠;用专业技术服务交通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9年
7 蔡伟光 陈欢 记者 顾晶 刘兴;赣江北大道中大道实现全线贯通[N];南昌日报;2009年
8 记者 蔡尧;投资1.079亿元的八一大桥正式开工建设[N];林芝报(汉);2012年
9 成根 熊瑛 刘兴;“一桥一路”维修改造稳步推进[N];南昌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吴跃强;滕王阁东侧隧道15日全面开挖[N];南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岳夏冰;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王翠;沉管隧道工程干坞及岸壁保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测控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邢建见;考虑临时支撑垫块的沉管隧道管段结构静力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李鹏明;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实验与动力响应分析[D];广州大学;2016年
4 刘言峰;沉管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5 雷巨光;沉管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邱峰;沉管隧道施工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贵红;沉管隧道抗震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李丹;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接头影响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王贤辉;结构优化在沉管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周莹;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处动力可靠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6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4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