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杆拱桥健康检测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 系杆拱桥 桥梁检测 桥梁信息 检测单元 桥梁评估 桥梁检测管理系统 出处:《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系杆拱桥已经在我国的实际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对已建成的系杆拱桥进行检测评定,是确保桥梁寿命期内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标准及研究成果,研究了系杆拱桥的检测、评估及其计算机系统实现问题。系杆拱桥检测系统主要运用C++语言,基于MFC框架和Google Earth编码实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有以下四点。1、检测单元划分及其计算机程序实现桥梁检测单元是桥梁检测过程中需要独立对待的基本构件。检测单元的划分是桥梁现场检测细致、全面、不会疏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计算机编程中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和数据管理的必需条件。本文研究了系杆拱桥一般性的检测单元划分方法和编码方式,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对其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论文还利用计算机编码实现了检测单元的划分。2、吊杆和系杆两大部件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在吊杆和系杆两大部件病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这两大部件的一般性检测流程和方法。总结了柔性吊杆及短吊杆的索力计算公式,及检测的流程。论文结合Midas有限元分析,提出基于关键点位移变化的系杆断裂检测方法。3、系杆拱桥关键部位病害的长期跟踪监测方法本文对系杆拱桥的裂缝、吊杆、系杆、墩台腐蚀、沉降位移、拱肋外鼓变形等关键部位病害进行了整理,并且针对每一类病害,阐述了长期监测的方法。4、系杆拱桥检测信息集成及其计算机程序实现本文针对系杆拱桥,建立了桥梁的成桥信息、定期检测、养护管理、维修工程、监测数据等数据信息的整体分类方法,详细规定了每部分信息的定义和集成要求。利用计算机编码实现了系杆拱桥的检测信息集成,便于大量检测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存储。5、系杆拱桥技术状况评估及其计算机程序实现本文主要依据了国内的桥梁检测规范,并结合系杆拱桥的结构特点制定了系杆拱桥的技术状况评估流程。利用计算机编码实现了基于检测信息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论文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系杆拱桥的检测评估领域,为该桥型的实际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和便利。
[Abstract]:Tied arch bridg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ted tied arch bridg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ridge during its lifetime.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relevant codes at home and abroad. Standard and research results, the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computer system realization of tied arch bridge are studied. C language is mainly used in the inspection system of tied arch bridge. Based on MFC framework and Google Earth coding implement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Detection unit partition and its computer program to realize bridge detection unit is the basic component which needs to be treated independently in the bridge detection process. The detection unit division is the bridge field inspection meticulous and comprehensive. It is als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data management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detection unit partition method and coding method of tied arch bridge. On the basis of the unit partition, the detection content and detection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he computer coding is used to realize the division of the detection unit. 2. The detection flow and method of two parts of suspender and tie rod 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ease of the two par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testing flow and method of these two parts, summarizes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cable force of flexible and short suspenders, and the flow of detection. The paper combines with Mida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change of key point displac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inspecting the fracture of tie bar based on the change of key point displacement, and the long-term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method of the disease of the key part of tied arch bridg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racks, suspenders, tie bars, abutment corrosion and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of tied arch bridge. For each kind of disease, the method of long-term monitoring. 4,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tethered arch bridge detection and its computer program to achieve this paper for tied arch bridge. The whol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bridge information such as bridge completion information, regular detec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monitoring data and so on is established. The definition and integration requirements of each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are specified in detail. The detec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tied arch bridge is realized by computer coding, which facilitates the analysis,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 large number of detection data information.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ied Arch Bridge and its realization by computer Program this paper mainly bases on the bridge inspection code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ied arch bridge, the evaluation flow of technical condition of tied arch bridge is established. The bridge techn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detection information is realized by computer coding. In this paper,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ie arch bridge. In the field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To provide help and convenience for the practical management of the bridge type.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6;U448.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钢筋混凝土导型系杆拱桥技术成果通过专家评审[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4年01期
2 李慧君;;某系杆拱桥检测与评估[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3 张永晓;;系杆拱桥坍塌原因分析与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7期
4 刘晓丹;王立忠;;常州西二环128m系杆拱桥索力监控技术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年S1期
5 樊静,彭艳君,杨舟;江苏泰东河系杆拱桥的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0年04期
6 李志生,向和平;荷塘西江大桥110m跨体外系杆拱桥施工[J];广东公路交通;2000年S1期
7 马学起,潘兴国;京杭运河大桥系杆拱桥支撑方式的选用[J];山东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8 董长海,陈正贵,梁广雪,谷源远;系杆拱桥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国外桥梁;2002年01期
9 申英桃;;浅谈无风撑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稳定设计[J];河南水利;2004年01期
10 宁茂堂;大跨径系杆拱桥的系杆设计[J];中外公路;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君;;某系杆拱桥检测与评估[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文君;;系杆拱桥拆除施工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玉祥;;系杆拱桥线型控制与监测技术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孙传智;李爱群;缪长青;焦常科;;异型柔性系杆拱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5 王猛;薛建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拆除施工技术[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6 刘世忠;;新城系杆拱桥模型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7 蔺鹏臻;宁贵霞;刘凤奎;张元海;;叠合系杆拱桥的施工及稳定分析[A];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思;李丽君;;开平大桥单拱面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9 李庸定;;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设计与施工探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10 贺栓海;胡大琳;;预应力系杆拱桥的设计计算[A];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明靖 通讯员 王梦樵;衡州大道系杆拱桥成功实现首次对接[N];衡阳日报;2013年
2 记者 王立武;世界首座斜靠式系杆拱桥建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3 周利 石治荣;安徽跨度最大的系杆拱桥即将建成[N];中华建筑报;2010年
4 通讯员高仕红;世界高速铁路跨度最大的钢箱系杆拱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5 贺颖;中铁四局二公司一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记者 叶敏 通讯员 李新平;全省悬挑最大的下承式系杆拱桥在云和建成[N];丽水日报;2006年
7 王成锋 王莹 马国俊;国内跨径最大单支撑面系杆拱桥钻孔桩完工[N];国际商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程霞 来莅 实习生 叶霞;高德港大桥的“惊”与“叹”[N];北海日报;2011年
9 ;“钢筋混凝土异型系杆拱桥技术成果”通过专家评审[N];中华建筑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汪道楷 邓巍;架桥使者 开路先锋[N];中华建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列;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李毅;基于城市桥梁集群监测平台的系杆拱桥健康监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钟轶峰;中(下)承式系杆拱桥有限元分析与施工监控[D];重庆大学;2006年
4 丁文胜;下承式刚架系杆拱桥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吴秋;系杆拱桥的耐久性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光;大跨度外倾非对称式系杆拱桥施工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凡;钢箱系杆拱桥施工监控与仿真分析[D];贵州大学;2015年
4 吴坷;下承式系杆拱桥吊杆疲劳损伤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刘贤;基于图形流技术的系杆拱桥方案设计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6 李英杰;缆索吊扣系统在大跨钢箱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杨腾飞;系杆拱桥施工过程分析与监控[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受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余江昱;系杆拱桥吊杆的破损-安全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郑亚鹏;系杆拱桥健康检测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3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6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