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桥墩弯剪破坏判别准则与抗震分析的改进模型
本文关键词: 桥梁工程 RC桥墩 弯剪数值分析 破坏类别 纤维梁柱单元模型 修正的压力场理论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进一步发展考虑非线性剪切效应的钢筋混凝土(RC)桥墩弯剪数值分析模型,分别基于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CFT)和纤维梁柱单元模型计算了76个RC桥墩至极限荷载阶段时的剪切和弯曲变形,并根据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提出了桥墩弯曲-弯剪-剪切破坏模式的判别准则。根据桥墩破坏模式的不同,建立了桥墩弯剪数值分析的改进模型,以合理考虑桥墩弯曲与剪切变形间的耦合关系,并将模拟得到的桥墩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桥墩剪切与弯曲变形的比值0.2和1.5可分别作为弯曲-弯剪-剪切破坏模式的判别标准,改进模型模拟得到的剪切及弯剪破坏RC桥墩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numerical model of flexural shea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pier considering nonlinear shear effect. Based on the modified pressure field theory (MCFT) and the fiber Liang Zhu element model, the shear and bending deformation of 76 RC piers to the ultimate load stage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ati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criterion of bending, bending shear and shear failure mode of bridge pier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ailure mode of bridge pier, an improved model of flexural shear numerical analysis of bridge pier is establishe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ier bending and shear deformation is considered reasonab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pier hysteretic loop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shear to bending deformation of pier 0.2 and 1.5 can be used as the criterion of bending-bending shear-shear failure mode, respectively. The hysteretic curves of RC piers under shear and flexural shear failure obtained by the improved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项目(2011CB0136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041,5117807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0226,2014T7025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751)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2014207)
【分类号】:U442.55;U443.22
【正文快照】: 0引言剪跨比较小或配箍不足的钢筋混凝土(RC)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剪切或弯剪破坏。建立此类构件的抗震分析模型是把握全桥地震破坏机理的关键,也是桥梁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基于纤维梁柱单元模型计算RC结构抗弯能力精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合理考虑试件非线性剪切变形是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治国;司炳君;王东升;郭迅;于德海;;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5期
2 孙治国;司炳君;郭迅;于德海;李晓莉;;钢筋混凝土柱地震剪切-粘结破坏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3期
3 蔡茂;顾祥林;华晶晶;林峰;;考虑剪切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1期
4 孙治国;王东升;李宏男;杜修力;;钢筋混凝土桥墩弯剪数值分析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2期
5 雷拓;钱江;刘伯权;;考虑非线性剪切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模型化方法及应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年04期
6 杨红;张睿;臧登科;豆德胜;;纤维模型中非线性剪切效应的模拟方法及校核[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司炳君;孙治国;杜修力;王东升;黄照南;;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弯剪破坏机理与震后快速修复技术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8 孙治国;王东升;郭迅;王涛;;地震作用下RC薄壁空心墩抗剪强度比较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9 王东升;司炳君;孙治国;李晓莉;艾庆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塑性铰区抗剪强度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鸣;陆本燕;刘伯权;;钢筋混凝土桥墩破坏模式识别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轶;何铭基;杨春;张春梅;周云;;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转换结构抗震性能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2 任铮钺;王立久;孙治国;;建筑模网混凝土矮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Chiara Casarotti;Rui Pinho;;Seismic response of continuous span bridges through fiber-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6年01期
4 蔡健;梁伟盛;何铭基;;带腋撑梁式转换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年03期
5 孙治国;司炳君;郭迅;于德海;李晓莉;;钢筋混凝土柱地震剪切-粘结破坏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3期
6 刘文晶;姚婵娟;刘涛;;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路面的损伤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7 李晓莉;孙治国;王东升;;高地震烈度区含矮墩桥梁抗震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8 吴轶;何铭基;郑俊光;刘爱荣;邓雪松;;耗能腋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性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孙治国;王东升;张蓓;王吉英;李晓莉;;高原大桥桥台地震破坏机理与抗震措施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4期
10 吴轶;何铭基;蔡健;黄炎生;杨春;;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转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博文;种迅;叶献国;解琳琳;;基于OpenSEES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2 赵东拂;杨建辉;王孟宏;宋玉普;;混凝土多轴疲劳研究综述[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福;黄思凝;郭迅;李保宽;;高墩大跨混凝土桥梁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造东;水工混凝土受压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东拂;混凝土多轴疲劳破坏准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曹伟;定侧压下混凝土三轴疲劳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朱劲松;混凝土双轴疲劳试验与破坏预测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孟宪宏;混凝土疲劳剩余强度试验及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朱健;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与地震风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马颖;钢筋混凝土柱地震破坏方式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孙治国;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变形能力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9 梁伟盛;腋撑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理论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白雪霜;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钟;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压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伟;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变形能力与配箍要求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关柱良;CRB550级钢筋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郑俊光;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梁转换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设计方法初探[D];广州大学;2011年
5 尹庆利;耗能腋撑钢筋砼框架减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班圣龙;箍筋约束混凝土性能的尺寸效应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国军;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的Push-over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陆吉民;低温下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9 喻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循环荷载反应基准实验的盲测[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历永杰;偏平面上单调及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边界面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增平;徐超;陆鸣;杜修力;李鸿晶;熊立红;刘爱文;李小军;周正华;;汶川地震重灾区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现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顾祥林;黄庆华;吴周Pr;;钢筋混凝土柱考虑损伤累积的反复荷载-位移关系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3 王东升;郭迅;孙治国;孟庆利;于德海;李晓莉;;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4 孟春光;吕西林;;柔度法纤维模型在方钢管混凝土柱滞回仿真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5 孙治国;王东升;郭迅;孟庆利;于德海;李晓莉;;汶川大地震绵竹市回澜立交桥震害调查[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6 孙治国;司炳君;王东升;黄照南;于德海;;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修复技术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7 伍永飞;周德源;;纤维模型在平面框架非线性静力分析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8 ;Damage investigation of girder bridges und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corresponding seismic design recommendatio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8年04期
9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bridge piers failed in flexure-shear mode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8年04期
10 傅剑平,吴雁江,皮天祥,白绍良;工字形截面延性剪力墙肢抗震抗剪性能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毅云;强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残余剪切强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祥良,乌兰,杨建江,陈云霞;基于桁架-拱模型的RC框架短柱变形分析[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杨根宏;;受腐蚀RC框架结构改变使用功能的加固改造设计[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黄群贤;郭子雄;朱雁茹;刘阳;;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2期
4 金怀印;许淑芳;崔钊;杨永哲;王洁;;空心RC剪力墙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朱俊锋;梅群;王东炜;;中震下基于位移的RC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相关性研究[J];河南科学;2010年04期
6 朱俊锋;王东炜;;大震下基于位移的RC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相关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7 王伟煌;;基于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规范对比[J];浙江建筑;2011年04期
8 贾益纲;钟亚曦;;水平荷载作用下洞口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非线性分析[J];建筑结构;2012年09期
9 赖丽清;;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机制的实现与影响因素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10年02期
10 朱俊锋;王东炜;;小震下基于位移的RC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相关性分析[J];河南科学;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祥冰;崔s,
本文编号:1469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6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