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交通条件下中小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实用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 混合交通 中小城市 TransCAD 交通需求预测 道路横断面 动态调整 出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城市混合交通现象普遍,非机动车在出行中占有较高比例。经典的交通预测方法是基于西方国家交通以小汽车为主体的具体情况设计的,不宜直接应用到混合交通情况。目前国内实际交通预测操作中,往往以机动车为主,对非机动车进行折算或其他适当考虑,且有关理论研究无法直接指导一线工作,一线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往往缺少一套系统实用的具体方法,操作方法的实用性和精度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根据我国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特点,依托目前主流的交通规划软件,对其交通需求预测的实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基于混合交通条件下中、小型城市交通数据调查方法;采用同一路网双属性的形式,分别针对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运用TransCAD软件,采用交通预测四步骤,进行交通需求预测;根据交通分配结果,针对双属性分别表示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对路段饱和度等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对其道路横断面进行动态调整。系统总结了中小城市的交通调查方法。针对中小型城市混合交通的出行特点,对混合交通条件下中、小型城市规划区域的基础资料、居民出行、机动车出行、非机动车出行和路阻参数标定数据的调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其中根据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流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具体情况,以电动自行车为标准车,对非机动车道的路阻函数进行了标定。运用TransCAD软件,采用路网双属性的形式,对地理文件进行编辑,分别对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预测。(1)地理文件编辑。针对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均占有较高比例的具体情况,采用路网双属性形式进行地理文件编辑,一条路段设置两个属性分别对应道路横断面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2)在交通发生预测中,运用回归分析法,采用不同的影响因子,分别对规划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发生吸引量进行了预测。(3)在交通分布预测中,分别针对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根据现状年的交通阻抗矩阵和分布矩阵,对其重力模型参数进行标定;运用规划年的交通阻抗矩阵和标定的重力模型,对其分别进行交通分布预测。(4)在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中,根据现状年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时间、费用矩阵和交通方式离散选择表,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进行Logit模型参数估计,判断“t”检验值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采用将来年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时间、费用矩阵,运行Logit模型,分别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方式划分进行预测。(5)在交通分配预测中,采用SUE模型,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阻抗函数进行标定,采用标定的阻抗函数,对规划年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出行数据,分别进行交通分配。提出了基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别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后,以道路横断面调整为主的规划路网动态调整方法;同时根据两种方法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系统的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实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交通分配后得到的路段饱和度等情况,创建了道路横断面动态调整模型,同时对其设置原则进行了分析,定性的说明了调整横断面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对路网结构进行调整。对交通需求预测的经典方法和本文采用方法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两种方法的特性进行了一定的对比研究。采用本文方法对我国混合交通条件下某一中小城市进行了分析验证。操作过程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占有较大比例的具体交通情况。本文提出了我国混合交通条件下中小城市的路网双属性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目前我国混合交通现象较多,而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普遍以机动车为主,对非机动车重视不足。主要是相关方法传承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缺乏一套成熟实用的具体方法。本文提出方法力求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简洁实用,能够为交通规划一线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提供帮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锡明 ,顾煜;上海世博交通理念——宜人畅达空间[J];交通与运输;2003年04期
2 ;伦敦收取交通拥挤费[J];环境保护;2004年03期
3 宋协和;城市交通拥挤的思考[J];安全与健康;2004年04期
4 李林波,万燕花,张勇平;城市交通拥挤发生的一般规律[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覃运梅;王玲玲;;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几点对策[J];交通标准化;2005年12期
6 贾海亮;;城市交通拥挤原因与疏导策略[J];价值工程;2012年29期
7 ;关于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堵塞整顿交通秩序的通知[J];道路交通管理;1998年06期
8 军民;强化村民交通意识势在必行[J];交通与运输;1998年05期
9 孙明贵;交通拥挤的经济成因与缓解政策选择[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08期
10 孙运申;孙建新;;重特大交通事故防范对策[J];交通与运输;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智仁;;沈阳市城区立体化交通的规划与建设[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雷家殨;;解决北京市交通拥挤的初步设想[A];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第二次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叶彭姚;;交通拥挤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初探[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婷婷;沈建惠;张卫华;张代胜;;城市二元交通拥挤判别及扩散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旭轩;张世秋;易如;吴丹;黄德生;李佳黎;;北京市交通拥挤的社会成本[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房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培均;;关于缓解北京市交通拥挤的几点建议[A];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第二次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肖林红;黄金霞;;长沙交通拥堵原因及缓解措施分析[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9 房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10 陆锡明;;大都市一体化交通[A];中国巴士快速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邓琳;“拥挤费”能否缓解交通拥挤[N];北京现代商报;2005年
2 张有义;交通拥挤费 治堵“妙药”还是“懒汉行政”[N];法制日报;2007年
3 记者 谭亦芳;广州要开征交通拥挤费?[N];南方日报;2006年
4 张路秋;伦敦为何能征收“交通拥挤费”[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阳艳平;英国不堪堵车苦拟征交通拥挤税[N];中国税务报;2002年
6 刘吉涛;我们该不该收取“交通拥挤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刚;提高交通组织水平 确保道路畅通有序[N];贵阳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万建民;限制私车 能否缓解交通拥堵[N];经济日报;2003年
9 ;北京交通拥堵[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邓 琳;交通拥挤费能否缓解城市拥堵[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敏;可持续公交战略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及深圳实践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黄艳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大铭;基于实时信息的公交优先管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马诗咏;城市交通拥堵判别与疏导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崔建明;道路交通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俊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诱导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崔洪军;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李巧茹;交通网络动态配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李文辉;上海世博交通组织与管理一体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雷伟;城市道路交通排放的仿真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枚;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拥挤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兹林;基于道路交通状态判别的干线动态协调控制优化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闫旭;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适应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徐也栋;卫星城现代有轨电车布置方案的效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尚龙华;基于车辆队列的交叉口信号主动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袁观虎;大型桥梁交通运行状态影响评估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张富强;城市主干路交通拥堵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曹玉梅;基于灰色理论的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郑昌庆;宁海公共交通智慧管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秦韬;城市道路偶发性局部拥堵快速识别办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0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2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