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对吹填土地基加固的影响和效果
本文关键词: 软土地基 室内试验 分级加荷 大变形固结 加固机理 出处:《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对沿海产业带的发展建设,土地需求随之增加,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方法,围海造地是最有可行性的方法。吹填海涂淤泥是由超软土形成的,这类的超软土含水率在80%以上,土体压缩性非常大,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吹填土具有超高含水率、压缩性高、高孔隙比、渗透性能差、抗剪强度强度低以及承载能力低等基本工程特性,为满足相应的工程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对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为了探索能更好的加固吹填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本文一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的软黏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室内试验试验,并且探索了不同堆载材料对三个模型箱内土体加固效果的研究;另一方面又根据本文室内试验的边界条件,并利用了塑料排水板换算公式和砂井固结理论,推导了适合本次室内试验的固结方程。本文结合了温州市某市政道路的工程实例。主要有五方面的工作:(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阅读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各种主要的软基处理方法,以及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做了概括。在这一方面,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一步分析研究,从加固效果来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要比真空预压法或堆载预压法较好。(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作为在真空预压法的基础上新发展起来的处理方法,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共同作用的双重效果,取得的加固效果更好。在本文的室内试验方案的设定中,按照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真空预压方案,另一方面是堆载预压方案。(3)通过设定的不同堆载材料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探究分析了对于高含水率、压缩性比较大的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机制,主要针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土层沉降量、真空度、孔压变化、加固后含水率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分析研究软弱土地基的固结理论,并且结合本文室内试验的边界条件,总结推理了固结理论方程。(5)在论文中加入了温州市某区的市政道路工程的算例,着重分析了该工程的固结沉降情况。利用Asaoka法,从该市政工程的现场实测资料推算最终沉降量,并计算了该工程中最不利点的固结度,确保了该工程的加固效果极佳。
[Abstract]:In this paper , som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olidation equation of the soft clay vacuum combined surcharge preloading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indoor test . ( 4 ) The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is analyzed , and the consolidation theory equation i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indoor test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65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作勤;在软基上大面积堆载结构实用计算法[J];工业建筑;1984年04期
2 倪春英;大面积堆载下基础形式的若干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1996年06期
3 蔡德钩,吴波,董亮,杨年华,叶阳升;不同堆载高度下爆炸处理软基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4年06期
4 董夫钱;缪志顺;吕庆;许建聪;;公路堆载诱发型滑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5 李金亭;;堆载对路基变形特征的影响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06期
6 孙树贤;李仕东;;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7年01期
7 黄文正;;广东新台高速公路K13+044~K13+273路段真空联合堆载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8 杨真三;;钢管桩侧向变位的实测与分析[J];土工基础;1982年01期
9 魏焕卫,杨敏;大面积堆载情况下邻桩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0年08期
10 宋振祺,邵政燕;大面积堆载条件下的软土地基处理[J];浙江建筑;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金宗川;顾国荣;韩黎明;;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的几点认识[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郭克诚;陈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永辉;刘汉龙;王妍;温兰花;高明军;;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江辉煌;侯庆华;刘国楠;;降水、堆载联合预压工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常好诵;佟晓利;张家启;严华峰;;大面积堆载原料库结构鉴定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6 周元德;谭国焕;杜昭彦;徐锴;;堆载实验中松散土边坡变形与应力特征分析[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宏磊;司进峰;;立交桥挡墙基础整体稳定性及填方堆载沉降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昌宁;;真空一填土堆载联合预压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清林;胡浩波;程伟翔;冯伟洲;朱烨昕;姜晨光;;基于引力场的堆载对基坑侧压力影响分析与初步实践[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常洲;高速公路软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王曰国;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彭R,
本文编号:1520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2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