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载对既有桥墩桩基础影响距离分析
本文关键词: 桩基础 堆载 桥墩 高速铁路 出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软土地基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附近堆载对高速铁路既有桥墩基础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加以控制。以某高速铁路典型桥墩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实际情况下堆载对桥墩变位的影响,其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然后变化堆载与桥墩之间的距离,详细地分析了不同距离下堆载对桥墩群桩基础的内力和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载与既有桥墩的距离越远,堆载对桥墩桩基础的内力和变位的影响越小。当堆载距离d小于软土层厚度h的4倍时,随d/h的增加,桥墩水平变位下降迅速;当d/h4时,随d/h的增加,桥墩水平变位下降缓慢。堆载与桥墩之间的控制距离取决于堆载规模、软土厚度和埋深、桥梁上部结构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能容许的最大水平变位。
[Abstract]: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nearby surcharge ma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xisting pier found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which must be controlled. Taking a typical pier of a high-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influence of heaped load on the displacement of bridge pier i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ped load and the pier is changed. The influence of surcharge on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pile group foundation at different distances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heaped load and existing pier is longer. When the surcharge distance d is less than 4 times the thickness of soft soil layer h,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pier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 / h, and with d / h 4, with the increase of d / h,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er decreases rapidly. The control distance between the pile load and the pier depends on the scale of the surcharge, the thickness and depth of the soft soil, an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hat can be allowed under the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superstructure of the bridg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464)
【分类号】:U44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春英;大面积堆载下基础形式的若干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1996年06期
2 蔡德钩,吴波,董亮,杨年华,叶阳升;不同堆载高度下爆炸处理软基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4年06期
3 董夫钱;缪志顺;吕庆;许建聪;;公路堆载诱发型滑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4 李金亭;;堆载对路基变形特征的影响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06期
5 孙树贤;李仕东;;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7年01期
6 黄文正;;广东新台高速公路K13+044~K13+273路段真空联合堆载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7 杨真三;;钢管桩侧向变位的实测与分析[J];土工基础;1982年01期
8 魏焕卫,杨敏;大面积堆载情况下邻桩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0年08期
9 宋振祺,邵政燕;大面积堆载条件下的软土地基处理[J];浙江建筑;2001年04期
10 邓昭林;;真空联合堆载加固软基的关键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金宗川;顾国荣;韩黎明;;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的几点认识[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郭克诚;陈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永辉;刘汉龙;王妍;温兰花;高明军;;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江辉煌;侯庆华;刘国楠;;降水、堆载联合预压工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常好诵;佟晓利;张家启;严华峰;;大面积堆载原料库结构鉴定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6 周元德;谭国焕;杜昭彦;徐锴;;堆载实验中松散土边坡变形与应力特征分析[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宏磊;司进峰;;立交桥挡墙基础整体稳定性及填方堆载沉降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昌宁;;真空一填土堆载联合预压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清林;胡浩波;程伟翔;冯伟洲;朱烨昕;姜晨光;;基于引力场的堆载对基坑侧压力影响分析与初步实践[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常洲;高速公路软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王曰国;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彭R,
本文编号:1524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2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