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宏观应变测试的受弯构件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分布式测量 宏观应变模态 受弯构件 损伤识别 出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交通建设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做为交通行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桥梁工程,由于其结构的复杂和建设难度大,以及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垮塌安全事故,桥梁工程结构的运营安全问题越来越为广大工程师所关注。因此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问题,特别是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当下桥梁工程师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损伤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受弯梁式结构为研究对象,使用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器采用分布式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基于之前标距范围内完全损伤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标距范围内局部损伤的情况,并对原有损伤指标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局部损伤的定量计算。之后通过室内受弯构件的损伤识别实验,验证了该损伤定量计算的可靠性。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损伤指标,在分布式测量方法的损伤定量计算中更加具有通用性,为桥梁损伤识别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成果,同时对损伤识别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improved. As a bridge project which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raffic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complex structure and great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collapsing safety accidents in the course of operation,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by engineers. Therefore, the health monitoring problem of bridg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for bridge engineers,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amage degree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urrent research. The long distance fiber grating sensor is used to study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by using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mplete damage in the range of the previous scale.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local damage in the range of scale distance is deeply analyzed, and the original damage index is improved to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local damag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mag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is verified. The improved damage index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more universal in the damag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new achievement for the research of bridge damage ident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昕;损伤识别理论在桥梁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公路;2005年04期
2 豆征;王欣;;基于离心加权的桁架早期损伤识别[J];起重运输机械;2007年05期
3 宗周红;牛杰;王浩;;基于模型确认的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4 刘济科,汤凯;基于振动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赵立波;;浅谈梁的损伤识别方法[J];山西建筑;2006年10期
6 李学平;余志武;;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7 胡利平;韩大建;;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动态法桥梁损伤识别[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周潇;刘泉;李军歌;;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梁桥损伤识别[J];西南公路;2009年01期
9 单德山;李乔;张吉刚;;蒙特卡罗法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Eric M. Lui;Ajit C. Khanse;;钢框架非比例损伤识别[J];钢结构;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健;;不同尺度上桥梁损伤识别的信息分布特征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黄永;李惠;欧进萍;;基于分形理论和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石磊;陈少峰;王焕定;王伟;;损伤识别指标的模糊层次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蒋济同;李志强;;基于遗传算法的梁损伤识别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珑祺;向志海;周马生;;基于频率和振型的测量点优化和损伤识别方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6 钟军军;董聪;夏开全;;基于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薛祥;霍达;滕海文;李宁波;;应用于桥梁损伤识别的小波空间变换基函数敏感性探讨[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唐健;曹宗杰;于洋涛;;结构健康监测中损伤识别的现状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效尧;;桥梁损伤识别的静态RBE神经网络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红兵;顾元宪;;基于极大极小化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地面交通激励下古建筑影响及古木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红兵;基于“能量测试”和优化方法的结构单元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谢峻;基于振动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鲍跃全;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压缩采样与损伤识别融合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清华;基于概率可靠度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尚鑫;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程良彦;拱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及损伤结果可视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施洲;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性能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孙砚飞;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桥梁损伤识别与评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闻骥骏;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反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天德;基于FEMU和SVM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韩锦涛;基于光热偏转法的激光薄膜损伤识别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正弟;基于附加虚拟质量的模型修正方法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关士锋;基于振动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千宇;基于模型的损伤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林洁琼;带裂缝混凝土板动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林鑫鑫;基于桥梁挠度监测的斜拉桥拉索损伤识别的预测函数模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8 韩乃杰;基于分布式宏观应变测试的受弯构件损伤识别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9 张佳文;基于振动特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史文海;基于递推随机有限元的随机结构损伤识别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39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3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