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醋酸类除冰盐侵蚀沥青混合料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13:35

  本文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除冰盐 机理 浸没间接拉伸试验 粘度 表面张力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使用醋酸类除冰盐除冰雪后,沥青路面出现沥青软化、沥青膜剥落、混合料松散等新型病害而导致沥青路面耐久性下降.针对新型除冰盐侵蚀破坏沥青混合料问题,提出了以TSR/D作为技术指标的浸没间接拉伸试验方法(ITT),试验结果表明醋酸类除冰盐侵蚀破坏沥青混合料的程度与除冰盐溶液的浓度呈正相关性.研究同时从沥青软化及除冰盐溶液-沥青界面特性二个角度开展除冰盐溶液侵蚀机理试验分析.采用动力粘度试验研究沥青粘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经过高浓度除冰盐溶液浸泡后,沥青粘度明显降低,浸泡溶液浓度越高、浸泡时间越长沥青软化现象越显著;采用核磁共振试验研究除冰盐溶液-沥青界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除冰盐浓度的增加,除冰盐溶液表面张力降低、除冰盐密度增加,除冰盐液滴渗入沥青膜内部的速度明显增加,进而加速沥青路面的损坏.
[Abstract]:After using acetic acid deicing salt to remove ice and snow, asphalt pavement appears new diseases, such as bitumen softening, asphalt film peeling off, mixture loose and so on, which results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durability. An indirect tensile test method with TSR/D as technical index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acetic acid deicing salt damage asphalt mixtu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deicing salt solution.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deicing salt solution was analyzed from two angles of deicing salt solution and deicing salt solution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The dynamic viscosity test was used to study the change of asphalt visco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of asphalt decreases obviously after immersion in high concentration deicing salt solution.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oaking solution, the longer the soaking time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softening phenomenon of asphalt is. The 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s of deicing salt solution and asphalt were studied by NMR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deicing salt solution decreased and the deicing salt d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icing salt concentration. The speed of deicing salt droplets infiltrating into the asphalt membrane increases obviously, which accelerates the damage of asphalt pavement.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908072)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军,杨光;水泥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2 刘爱;沥青混合料质量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3 马云朗;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简介[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4 陈耀典;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2期

5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6 张淼;李凯峰;刘福坤;;浅谈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症状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7 李立寒,曹林涛,罗芳艳,郭亚兵;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8 蔡建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与配合比调试[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9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10 王捷,吴建浩;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可;史炳中;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强度机理[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8 柳浩;李自明;李桂军;冯润;苏玉昆;李宝生;黄颂昌;秦咏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云龙;何唯平;;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云南普炭公路的施工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继汇;壳牌在华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雨文;壳牌在华启动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记者 栗清振;壳牌在中国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马昭;两项研究成果国内领先[N];西安日报;2007年

6 李宝凡邋记者 王迪;沥青混合料再生修补车标准鞍山制定[N];鞍山日报 ;2007年

7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8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基于细观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苑苗苗;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长红;沥青混合料非连续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锁利军;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常明丰;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乔英娟;沥青混合料位移场测定与流动性车辙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易军艳;基于界面行为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郭庆林;沥青混合料内部应力分布及其对粘弹性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杨;沥青混合料多功能剪切仪的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朱磊;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蓝碧武;冰冻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残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苏明;新疆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张媛;基于能量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秋玲;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欧阳岚;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谢泽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三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翔;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汤存占;旧路沥青混合料再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7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47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