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几何非线性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1 00:10

  本文关键词: 桥梁工程 自锚式悬索桥 几何非线性 全桥模型试验 影响线零点 大跨径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基于非线性分析的基本原理,采用了分次加载分析自锚式悬索桥几何非线性特征的方法,在借助全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主缆位移的几何非线性行为,揭示了主缆位移的几何非线性特征以及结构体系转换对主缆位移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工阶段主缆位移的几何非线性行为变化显著,主要经历了线性化特征显著、非线性特征逐渐增强、非线性特征逐渐弱化的三个阶段,且已张拉吊索对应索夹点位置和未张拉吊索对应索夹点位置的几何非线性行为变化规律不相同,其中主缆位移影响线零点具有比其它主缆位置更为明显的几何非线性特征;成桥阶段主缆位移线性化特征显著,荷载效应符合叠加原理。
[Abstract]:Aiming at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of long span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nonlinear analysis, a method of analyzing geometric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graded loading is adopted. Based on the full-bridge model test,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of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is analyzed.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main cable displacement of long span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the completion stage is studied.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cabl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on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cable are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cable changes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t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e line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is remarkable,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and the nonlinear feature is gradually weakened.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cable clamping position of the tension sling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non-tension slings, and the main cable displacement influence line has more obvious geometric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other main cable positions at 00:00. The displacement linearization of the main cable is obvious and the load effec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作者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庆);
【基金】:交通运输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2010-353-341-230)
【分类号】:U44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俊平;黄海云;刘爱荣;梅力彪;李永河;;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非线性行为与施工控制方法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S2期

2 陈小雨;沈锐利;唐茂林;;悬索桥主缆检测及承载力评估现状与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3 林元培;;现代大跨度桥梁的设计理念与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2期

4 傅强;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公路;1997年02期

5 胡建华;沈锐利;张贵明;唐茂林;王忠彬;;佛山平胜大桥全桥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6 沈锐利;齐东春;唐茂林;;杭州江东大桥静力特性全桥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旭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受力特性与极限承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山雾;蔡敏;;结构模型试验的工程检测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邱景;李光凤;沈锐利;;自锚式悬索桥与上承式拱桥组合体系桥梁稳定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孙艺利;蒋欣;;大跨径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9期

4 房贞政;陈永健;张超;;三塔自锚式悬索桥模型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俊平;黄海云;刘爱荣;梅力彪;李永河;;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非线性行为与施工控制方法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S2期

6 徐岳;邹存俊;陈万春;任更锋;;自锚式悬索与斜拉组合体系桥梁换索模型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7 黄海云;张俊平;刘夏平;刘爱荣;梅力彪;;广州猎德大桥施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试验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明宪;潘权;龙跃海;颜东煌;许红胜;;山区特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架设新工艺整体模型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9 张元海;林丽霞;;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的初参数法[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10 孙全胜;张鹏飞;;自锚式悬索桥吊杆无应力长度控制误差影响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俊平;黄海云;刘爱荣;梅力彪;李永河;;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非线性行为与施工控制方法的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2 朱建甫;沈锐利;唐茂林;;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安装张拉方案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存俊;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结构体系桥梁静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任更锋;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体系桥梁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宋旭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受力特性与极限承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文颖;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力素增量方法[D];中南大学;2010年

6 高小妮;多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梁结构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陈永健;多塔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8 张国刚;混凝土斜拉桥的模态参数识别与模型修正[D];湖南大学;2013年

9 齐东春;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精细化计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万利军;钢—砼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静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立兰;钢桁架悬索桥成桥状态与施工阶段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蔡瑞瑞;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静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王策;超大跨径CFRP缆索悬索桥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少华;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连续协作体系桥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李光凤;自锚式悬索桥与上承式拱桥组合体系桥梁的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任永明;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模型试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7 何伟;大跨径连续钢桁系杆拱桥静力模型实验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竞;东江大桥钢桁梁合龙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余山雾;结构模型分析与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文明;钢管混凝土拱桥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珍,强士中;悬索桥主缆空缆状态的线形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徐君兰,向中富;关于悬索桥的重力刚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向中富,徐君兰,代正宏;悬索桥施工控制分析的恒定无应力索长迭代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陈璨;郑罡;燕海蛟;杜渊;;拉索高强镀锌平行钢丝摩擦系数的进一步确定[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严琨;沈锐利;闫勇;;大跨度悬索桥鞍座出口处主缆的二次应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梁硕,曾庆元,张起森;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综述[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李亚非,颜东煌,田仲初;大型三塔斜拉桥铝合金试验模型的研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曾庆元;;薄壁箱形梁计算的板梁框架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9 陈政清;颜全胜;;大跨度斜拉桥的非线性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10 石磊,张哲,刘春城,檀永刚;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唐茂林;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软件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邱文亮;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徐俊;拉索损伤演化机理与剩余使用寿命评估[D];同济大学;2006年

5 彭苗;空间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分析与成桥状态确定[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黄琼;钢—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李伟;大跨度斜拉桥静动力可靠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齐风;斜拉桥钢绞线拉索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志诚;自锚式悬索桥静动力特性挠度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李翠;悬索桥分离式箱形加劲梁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严小宇;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悬索桥主缆线形控制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胜;自锚式悬索桥桥面板施工[J];铁道建筑;2004年06期

2 乔东祥;自锚式悬索桥建造概况介绍[J];交通标准化;2004年08期

3 林昱,雷俊卿;自锚式悬索桥桥式特点与发展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4期

4 黄铁生,万田保;自锚式悬索桥关键技术的设计构思[J];桥梁建设;2005年03期

5 张哲,张洪金,邱文亮;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模型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刘春城,张哲,石磊,杜蓬娟;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竖向自由振动的理论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4期

7 徐风云,陈德荣,宋凤立;自锚式悬索桥评述[J];公路;2005年11期

8 文曙东;郑凯锋;黄军;;“先缆后梁”施工建造自锚式悬索桥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邱文亮;张哲;;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冯广胜;;自锚式悬索桥技术问题探讨[J];公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楼庄鸿;严文彪;;自锚式悬索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徐风云;陈德荣;宋凤立;;自锚式悬索桥评述[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董春燕;罗世东;雷俊卿;;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结合段连接方式的比选研究[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杰;李娜;郑凯锋;;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参数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自林;喻春林;常汝鸿;;绍兴解放三桥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楼庄鸿;郦铃福;;我国自锚式悬索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建华;;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创新设计[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超;房贞政;;三塔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超;房贞政;;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连振;;大跨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邹立新;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通讯员赵江平 张少锋;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受力体系转换成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3 方玲 许鹏翔 王斌 陈亚秋;长江上的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4 陈娟 叶诚;国内最宽自锚式悬索桥建成通车[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韩庆s⊥ㄑ对,

本文编号:1549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49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