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铁路隧道仰拱结构受力现场实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6 05:11

  本文选题:高速铁路 切入点:隧道 出处:《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高速铁路隧道仰拱受力状态复杂且对高速列车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的特点,现场测试兰新第二双线福川隧道返工后仰拱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分析仰拱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特征及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隧道二衬自重及上部围岩荷载、隧道基底围岩膨胀、轨道道床及列车荷载的作用,返工后仰拱混凝土经历了受压、出现局部拉应力、拉压应力稳定的变化过程;仰拱中混凝土和钢筋的最大拉应力均出现在仰拱中心上部,从仰拱返工到隧道运营的整个过程中,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为1.9MPa,最大压应力约为8MPa;地下水大量补充后,隧底围岩膨胀释放大量荷载,使得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以及土压应力迅速增大。基于监测结果及地质条件,提出将福川隧道仰拱底鼓分为轻微、中度和严重3种程度,针对每种程度的底鼓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mplex stress state of the inverted arch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and its critical importance to the safety of the high-speed train, the stress of the inverted arch concrete and steel bar after the rework of the second double track Fuchuan Tunnel in Lanxin is tested on the spot.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variation of concrete and steel bar in inverted arch structur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ond lining of the tunnel, the load of the upper wall rock, the expans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base of the tunnel, the load of the track bed and the train load, After rework, the concrete of inverted arch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compression, local tensile stress and stable tension stress,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of concrete and steel bar in inverted arch appear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enter of inverted arch, from the rework of inverted arch to the operation of tunnel.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of concrete is 1.9 MPA, and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is about 8 MPA. After a large amount of groundwater is replenished, a large amount of load is released by the expans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t the bottom of the tunnel, which makes the stress of concrete, the stress of reinforcing bar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ss of soil increase rapidly.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backarch bottom drum of Fuchuan tunn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mild, moderate and seriou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for each degree are given.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234210)
【分类号】:U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顺良;;浅析隧道仰拱及填充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2期

2 杨书江;秦岭Ⅰ线隧道仰拱预制块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S1期

3 王兴华,史三元;高性能碱矿渣水泥应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4 靳跃进;;铁路隧道仰拱施工控制[J];山西建筑;2009年06期

5 吴明友;;铁路隧道仰拱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12期

6 傅政;;浅析铁路隧道仰拱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2期

7 徐冬青;;隧道仰拱整体式浇筑设备的研制及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2年03期

8 王全陆;;浅谈隧道仰拱底鼓处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11期

9 温向东,赵勇;隧道仰拱施工防干扰作业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3期

10 孔庆波;于洋;李霞;;隧道仰拱施工工艺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佳翰;江奕廷;王泰典;灻q鎻;;山岳隧道仰拱异状种类与肇因诊断探讨[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明年;关宝树;;隧道仰拱受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关宝树;熊火耀;;从新奥法基本原则看隧道仰拱的作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4 王明年;关宝树;;隧道仰拱作用的时空效应研究[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5 金爱兵;王宇;李兵;;台阶法开挖隧道仰拱封闭距离效应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赵子荣;刘艳青;;软弱围岩铁路隧道仰拱作用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罗成;章继树;;特大断面公路隧道仰拱受力机理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德武;潘昌实;;隧道仰拱与边墙不同联结形式对列车振动反应影响的初步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蒋晖光;陈文超;;隧道仰拱长栈桥施工应用[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高柱 通讯员 肖慈斌;职工张勇破解铁路施工难题[N];工人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星汁;公路隧道仰拱抗震性能研究及其形式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高跃峰;拓扑优化方法在软弱围岩隧道结构优化中的适用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时亚昕;隧道仰拱快速施工技术的现场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陈永照;高速铁路隧道仰拱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及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王书科;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仰拱模板台车关键部件设计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王武现;隧道仰拱(铺底)预制板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3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73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