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计算及预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05:26

  本文选题:行程时间 切入点:计算模型 出处:《湖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流基本信息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根本支持,是实施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车辆在道路上的行程时间作为交通流信息中最直观、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的计算和预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车辆行程时间的精确计算及预测,为出行者选择合理出行方式、路径等选择提供参考,也是道路交通管理者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前提。本文首先介绍了获取道路交通调查基本数据的各种方法与技术,结合本文所需的数据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制定了道路交通调查方案,并采取科学方法对道路交通调查数据进行筛选处理,进而得到本文所需的道路交通数据,为后续车辆行程时间计算及预测模型的标定和验证计算提供数据基础。其次,针对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计算和预测问题,本文以城市道路网络中典型的道路路段和信号控制道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采用道路交通信息视频采集技术获得基本的道路交通信息数据。通过对道路路段及其下游信号控制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分析,建立和标定了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计算模型和下游信号道路交叉口交通延误计算模型,其二者计算结果之和正是由道路路段及其下游信控交叉口构造而成的典型的城市道路路段车辆行程时间。通过实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最后,在运用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计算模型得到现状道路路段行程时间后,为了精确的预测未来道路路段行程时间,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外经典的行程时间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同时结合我国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流相对复杂的特点,根据数据融合理论,建立了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综合预测模型,利用改进的定长最小二乘法计算各模型权重,进而实现了道路路段行程时间的预测。最后加以实例验证,证明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Abstract]: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urban road traffic flow provides the basic support for the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is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travel time of vehicles on the road is one of the most intuitive and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raffic flow information.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vehicle travel tim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ravelers to choose reasonable travel mode and route. It is also the premise of traff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for road traffic managers.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variou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obtain the basic data of road traffic surve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needed in this paper.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road traffic survey scheme is made,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is adopted to screen and process the road traffic survey data, and then the road traffic data needed in this paper are obtained. It provides a data basi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vehicle travel time and the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Secondly,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calculating and predicting the travel time of urban road se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typical road sections and signal-controlled road intersections in urban road network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basic road traffic information data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video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f road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the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sections and their downstream signal control intersection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sections and their downstream signals. Th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model of urban road section and the traffic delay calculation model of downstream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are established and calibrated. The sum of the two results is the typical vehicle travel time of urban road sections constructed from road sections and their downstream signal-controlled intersections.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model has good applicability. Finally, after using the urban road section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model to get the current road section travel tim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future road section travel tim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foreign classical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model, and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example calc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data fusion theory, considering the relatively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ffic flow in the urban road section of our country, The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model of urban road section travel tim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model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fixed length least square method. Finally, the prediction of road section travel time is realiz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applica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罗;李炳林;;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11期

2 陈琨;于雷;;基于对数正态和分布的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勇;王世明;杨晓光;;信号控制道路行程时间可靠度计算与实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高林杰;隽志才;张伟华;;基于微观仿真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3期

5 陈国俊;杨晓光;刘好德;安健;;基于动态百分位行程时间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6 张君超;;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晓莉;石建军;;行程时间异常值处理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1期

8 叶佳缘;杨赛霓;刘浩;;降雨对高速公路小型车行程时间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9 张玺;刘海旭;蒲云;;随机供给下的行程时间动态可靠性[J];系统工程;2013年03期

10 杨兆升;莫祥伦;于尧;张彪;;非常态下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宁;;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江周;张存保;许志达;严凤祥;;基于实时数据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和模型[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杨兆升;董升;李善梅;刘雪杰;朱伟权;;基于占有率数据的模式匹配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温慧敏;刘雪杰;高永;李先;;路网行程时间稳定性分布特征研究与实证分析[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白世贞;丁旭;;动态行程时间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宇;裴玉龙;;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确定及其与BPR函数的比较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郭继孚;温慧敏;于雷;陈琨;高永;;基于出租车IC卡数据的北京路网可靠性评价[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龚珊;尹相勇;朱爱华;;基于浮动车的路段行程时间卡尔曼滤波预测算法[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里捷;林正;马云;熊桂喜;;BRT乘客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现[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保丽霞;金森元;顾应欣;;智能交通集成控制中的信息协同分析与处理[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永生 段国忠 史京利;畅通主动脉 美化旅游路[N];石家庄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轶群;移动交通管理集成技术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杨震;城市干线公交通行保障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李小静;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城市交通网络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熊志华;道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陈琨;基于移动源数据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继伟;城市主次干路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冷军强;冰雪条件下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孟小前;基于行程时间实时预测的露天矿调度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9 郭洪洋;信息约束条件下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张玮;基于GPS浮动车的路径行程时间估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乙甲;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北京中心城路网运行状态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武勇;基于时间分布的公交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克;高速公路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岚岚;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度计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周建伟;高速公路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国盼;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干道行程时间分配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钱振邦;基于轨道交通的多模式交通网络换乘影响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程天琪;基于不同出行者预留时间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浩淼;面向多源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检测器布设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李梁;基于车牌数据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8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8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