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航运安全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3:09

  本文选题:港口规划 切入点:通过能力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回暖带动了航运业的发展,国家对港口的未来目标提出了诸多要求,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的布局,提升优化港口码头,满足大型船舶的服务需求。港口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港口系统的运营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不仅要增加泊位数量的增加,提高通过能力,更需要保持通航安全和拓展专业高效的服务功能。如何对现有的航道资源进行利用,如何更加准确的评估通过能力,这是港口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应对不断增多的交通量和频发的安全事故,本文探讨了航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航道多指标评价体系,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将其作为模型搭建的基础。采用模糊逻辑理论,构建航运安全评估模型。依托隶属度函数和逻辑语句进行建模,考虑交通量、航道宽度、能见度和航道深度等四个因素,并通过计算分析,重点研究交通量与安全等级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港口航道作业系统,通过对港口航道系统的仿真建模,选取年通过船舶量、年通过货物量和服务水平三个指标,将安全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来研究通过能力。本文主要考虑航运安全、单双航道、排队规则和港口的规模之间的关系,基于仿真结果,探讨不同因素对于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为港口部门的航道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warming of the world economy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ping industry. The state has put forward many requirements for the future objectives of the port, especiall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ayout of the coastal ports and to upgrade and optimize the port terminal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has brought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posed a higher challenge to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ort system, not only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erth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passag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maintain navigation safety and expand professional and efficient service function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existing waterway resources, how to evaluate the passing capacity more accurately,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increasing traffic volume and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ipping safety, establishes the waterway multi-index evaluation system, and determine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 The model is based on fuzzy logic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membership function and logic statement, considering four factors, such as traffic volume, channel width, visibility and channel depth. Through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volume and safety grade is studied emphatic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rt channel oper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simulation modeling of the port channel system, selects the annual ship volum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ipping safety, single and double channels, queuing rules and port size is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capacity of the port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waterway management of the port departmen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传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新进展[J];中国港口;2006年11期

2 刘源源;;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天津港发展的影响[J];港口经济;2008年09期

3 于东升;;国有船舶供应企业的发展之路[J];中国水运;2009年01期

4 彭传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现状与未来发展预测[J];港口装卸;2009年02期

5 凌慧;黄小彪;;船舶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广州为例[J];经济论坛;2010年01期

6 彭传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与港口发展[J];集装箱化;2001年08期

7 林建清;论航运企业的资本运营[J];交通企业管理;2001年03期

8 郑爱兵,徐剑华;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的挑战[J];中国水运;2002年12期

9 郑爱兵,徐剑华;论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的挑战[J];珠江水运;2003年02期

10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与港口的发展[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计明军;曲田;;集装箱船舶配载策略比较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秦宏;;船舶大型化对船闸管理带来的新挑战[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论文汇编[C];2008年

3 郑锵;;银企联手,促进福建海运规模发展[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东华;陈虹;陈越;;内河航道定级与船舶大型化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毛新健;;浅谈AIS在助航上的应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安;;船舶瞒报吨位的危害及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论文汇编[C];2008年

7 ;论文题目汇编目次[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8 王琪;;沿江开发中江苏航运业的发展思考[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胡洋;冯小检;谢凯;肖玉华;兰毓峰;;三峡枢纽运输的能力、需求和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易;船舶大型化后航运驶入“云”时代[N];中国水运报;2012年

2 金翠;令人眩晕的船舶大型化[N];中国水运报;2006年

3 记者 徐景明邋通讯员 陈新飚 张志雄;东渡港实现船舶进出“零时审批”[N];厦门日报;2007年

4 记者 管颢生 通讯员 徐国勤 郗林;1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贡献首次超五成[N];南通日报;2014年

5 刘洋邋通讯员 周雨顺;船舶大型化呼吁长湖申线尽快“四改三”[N];中国交通报;2007年

6 记者 张涛;长江船舶加快升级改造步伐[N];中国水运报;2009年

7 特约记者 穆洋;钦州港实施船舶报告制[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陈杰跃 宋兵;宁波船舶交易市场日益红火[N];国际商报;2011年

9 通讯员  戴丽洁 王敏丰 万江波;苏 有望通航千吨级船舶[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孙妍;长江上游船舶选型需适度[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耀鼎;不确定条件下的船舶投资决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2 许贵斌;船舶大型化对铁矿石供应链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周斌;基于全寿命周期中小航运企业船舶管理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道凯;DH船舶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及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森;船舶港内航行限制航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耿晨;干散货船大型化发展趋势及对航运企业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赵鹏;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交通流模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郁鹏飞;基于节能减排要求的LNG动力船舶推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尹红鑫;船舶大型化对航运业碳排放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肖金北;大型散货船装载方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张恩营;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港口船舶溢油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赵孝峰;海上穿梭油轮船舶配置及路径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荆晓;岚山港区深水航道船舶编队进港通航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88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88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