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水压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盾构隧道横向受力及变形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0 05:13

  本文选题:盾构隧道 切入点:高水压 出处:《现代隧道技术》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探讨地层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高水压问题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文章结合纬三路大直径高水压越江盾构隧道工程,选取典型隧道断面,分别采用单环梁-弹簧模型、多环梁-弹簧模型及壳-弹簧模型对隧道处于不同地层条件下结构的横向受力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三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考虑环间相互影响的单-环模型,隧道弯矩主要受地层抗力影响;(2)在单-环模型中,拼装角度对隧道弯矩等内力分布影响较小,对变形影响较大。错缝拼接时,相邻环影响不能忽略;(3)考虑环间剪切作用时,隧道的变形有所减小,即使在接头处其变形量也不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tratum and high water pressure on the stress of tunnel lining structure, the paper selects typical tunnel section and adopts single ring beam spring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weft 3 large diameter and high water pressure crossing tunnel. Multi-ring beam-spring model and shell-spring model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verse force law of tunnel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stratum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e-loop model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ings, and the tunnel bending moment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formation resistance in the single-ring model. The influence of assembling angl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such as bending moment and deformation is sm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adjacent rings can not be ignored when the joint is jointed.) when the shear action between rings is consider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tunnel decreases, even at the joint, the deformation is not large.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基金】:交通部建设科技项目(2013 318 Q03 030)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漩,黄宏伟;盾构隧道衬砌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刘学山;盾构隧道管片横向接头刚度对内力影响的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3年04期

3 郭瑞;何川;苏宗贤;彭志忠;;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剪力学性能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4期

4 黄宏伟;徐凌;严佳梁;余占奎;;盾构隧道横向刚度有效率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朱合华,陶履彬;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分析的梁-弹簧系统模型[J];岩土力学;1998年02期

6 张冬梅;樊振宇;黄宏伟;;考虑接头力学特性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8期

7 师永翔;赵武胜;;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性能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1期

8 郭俊;;泥炭(质)土地层盾构隧道结构力学行为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2期

9 陈馈;冯欢欢;;武汉三阳路公铁合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方案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4期

10 柳献;张乐乐;李刚;吴惠明;朱妍;;复合腔体加固盾构隧道衬砌力学行为的宏观分析模型[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涛;考虑衬砌接头的土—盾构隧道有限元模型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2 王志良;刘涛;;盾构穿越复杂地段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李鹏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与变形研究[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4 廖少明,侯学渊;软土盾构法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最新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1998年S1期

5 林永国,廖少明,刘国彬;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因素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6 黄钟晖,廖少明,刘国彬,侯学渊;软土盾构法隧道管片接头位置的优化研究[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7 丁春林,刘建国,宫全美,肖广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方法比较[J];地下空间;2001年03期

8 汤漩,黄宏伟;盾构隧道衬砌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9 黄钟晖;盾构法隧道管片衬砌纵缝接头受力模型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10 林志,朱合华,于宁,胡向东,赵欣,陈如桂,唐孟雄,张厚美;广州地铁二号线EPB盾构隧道研究综述[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书显;;盾构机下穿火车站的措施与控制[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立;;粘土层中泥水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翟志国;黄学军;;城市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关键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孟海峰;刘江涛;李世君;;土压平衡盾构富水粉砂地层进、出洞常见问题分析[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袁勇;刘涛;柳献;;运营越江隧道服役现状调查与检测评估[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丁智;魏新江;魏纲;;盾构隧道与邻近结构物相互影响研究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所明;张国跃;洪庄年;刘振宏;张雷;;浅覆土大盾构对临近建筑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磊;姚爱军;房师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侧穿建筑物独立基础的动态响应分析[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大洲;;盾构管片衬砌环间接缝对结构内力影响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10 郅彬;戚明军;;隧道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方法评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开荣;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掘进与对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蒙晓莲;大坡度小半径线路情况对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及管片受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琼;跨断层隧道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韩日美;浅埋土质隧道特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赵宝虎;冲击问题实验应力分析与盾构始发反力架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6 魏少伟;基坑开挖对坑底已建隧道影响的数值与离心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邓孔书;土压平衡盾构推进系统特性及布局优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韩涛;富水基岩单层冻结井壁受力规律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敖日汗;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几个问题[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肖正明;土压平衡盾构机主减速器三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上海地铁8号线管壁位移实时监测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金蕾;地铁地下隧道形变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彭戢放;浅埋暗挖法开挖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玉勃;庆春路过江隧道基坑围护监测分析与盾构推进土体应力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5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唐一丰;海底隧道盾构对接地层稳定与施工过程管片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吕青山;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闫海生;典型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鹏;盾构法结合CRD法建造地铁车站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学群;李丽蓉;莫南明;;生物酶外加剂加固泥炭质软土的室内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丁春林,刘建国,宫全美,肖广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方法比较[J];地下空间;2001年03期

3 黄宏伟,臧小龙;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性态研究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4 于宁;白廷辉;朱合华;;盾构隧道预应力管片接头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5 程小虎;;梁单元模拟管片接头的盾构衬砌计算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6 洪开荣;杜闯东;任成国;;大直径泥水盾构复合地层速凝浆液的同步注入技术[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曾卫东,唐雪云,何泌洲;深层搅拌法在处理泥炭质土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8 周海鹰;陈廷国;李立新;;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衬砌接头的荷载试验[J];工业建筑;2010年04期

9 陈正杰;杨志豪;李冬梅;;上海长江隧道管片纵缝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年04期

10 王如路;;上海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安全性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扬;昆明盆地泥炭土渗透变形特征及变形本构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奚程磊;盾构法隧道管片接头形式研究及其优化[D];同济大学;2006年

3 王彪;上海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整环试验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孙晓娟;滇池泥炭土工程地质特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富学;梁本亮;;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寿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2 秦之富;谢锋;刘永华;;隧道衬砌结构受爆炸影响段的检测与安全评估[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4期

3 程选生;苏佳轩;;爆炸作用下土体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J];应用力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闫治国;朱合华;;火灾时隧道衬砌结构内温度场分布规律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用杰;;煤系地层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分析和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2年05期

6 夏谦;曾德森;朱升波;;地质条件对隧道内爆炸衬砌损伤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11期

7 宋建禹;刘永吉;;高外水压山岭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2年06期

8 张士兵;王心刚;宋占辉;;运营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7期

9 张素磊;张顶立;陈淮;应国刚;;运营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的评定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吕友阳;陈峗;;随机有限元法在隧道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玉香;景诗庭;张彦兵;;含有相关随机变量的隧道衬砌结构随机有限元分析[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2 闫治国;朱合华;;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研究[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华牢;刘学增;李宁;谢东武;;纵向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评价与加固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陶伟明;;高水位富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刍议[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兆海;;隧道衬砌结构防火设计探讨[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朱苦竹;庄宁;;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实例监测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廖少明;侯学渊;彭芳乐;;软土隧道纵向剪切传递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鲁亮;欧阳冬;兰学平;;上海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整环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10 王伟民;;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特约记者 赵建平;天定高速公路全线贯通[N];天水日报;2011年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最高奖——詹天佑大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宏伟;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素磊;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及技术状况评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孙富学;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寿命预测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朱苦竹;边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数学二次规划法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5 牛泽林;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黄土隧道衬砌结构安全评价与分析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6 王建炜;列车-隧道动力耦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皇民;浅埋双洞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晓明;高速公路服役隧道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后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王戍平;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福胜;基于流固耦合及复变函数分析的隧道渗流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宗;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玺;地层纵向性态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志勇;隧道薄弱环节与典型部位的动力反应分析及抗减震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建强;地铁隧道衬砌结构钢筋锈蚀及耐久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李萌;高温隧道衬砌结构的平面温度[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强健;地铁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与灾后评估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郭盛;新七道梁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特征及灾后安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李恋恋;隧道强度与隧道结构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9 黄标良;大断面客运专线长大隧道地震安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海波;北京热力隧道结构可靠度分析及分项系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91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91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