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管片接头力学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盾构隧道 切入点:管片接头 出处:《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多尺度混合建模技术和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考虑管片接头细部构造和静动应力累积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研究盾构正交下穿施工扰动下,既有隧道管片结构(含接头)的静动力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建盾构隧道的下穿施工将引起既有隧道管片结构纵向不均匀下沉,并伴有一定的扭转;管片接头变形、螺栓内力和接头混凝土应力均表现出波动性增长,其峰值出现在既有隧道中部及其前后约6 m处;下穿施工扰动下,既有隧道管片拱腰处纵缝接头张开量的增加与拱底环缝接头错台量的增长分别对隧道的防水及螺栓受力不利;螺栓所在位置拉应力集中明显且显著增长,接近管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管片接头变形,螺栓内力和管片应力3项指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在轮轨经过时,量值迅速增大并产生剧烈波动,其中螺栓剪力和动拉应力在轮轨荷载交替时存在一定叠加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multi-scale hybrid modeling technique and nonlinear contact theory, a precise numerical model of shield tunnel with detail structure and static and dynamic stress accumulation of segment joi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erpendicular tunneling disturbance of shield tunneling is studie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tunnel segment structure (including jo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derpass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hield tunnel will cause the longitudinal uneven subsidence of the existing tunnel segment structure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torsion, and the segment joint deform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of bolt and the stress of joint concrete both show fluctuating growth, its peak value appears in the middle of the existing tunnel and about 6 m before and after, and under the disturbance of construction, The increase of the longitudinal joint opening at the arch waist of the existing tunnel segment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staggered table quantity of the arch bottom ring joint are respectively unfavorable to the waterproofing of the tunnel and the bearing force of the bolt, and the tensile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location of the bolt is obviously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lose to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segment concrete. Under the action of train load, the three indexes of segment joint deformation, bolt internal force and segment stress show a similar change law. When the wheel / rail passes, the value increases rapidly and produces violent fluctuation. There is a superposition effect between bolt shear force and dynamic tensile stress when wheel / rail load alternate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013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575,U1361204) 湖南省创新平台与科技人才项目(2015RS4006)
【分类号】:U45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银全;滕文彦;周向阳;崔春霞;;既有隧道安全性分析与加固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年S2期
2 方勇;何川;;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3 毕强;吴金刚;马杰;;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的力学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S1期
4 姚旭朋;袁勇;翁其能;;既有隧道结构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10期
5 吴亮;钟冬望;;不同布置条件下邻近隧道掘进爆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9年10期
6 刘新荣;郭子红;裴丽;王吉明;林志;王芳其;;交错既有隧道次生力学效应三维模型试验[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7 于清浩;;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10期
8 张万斌;曹林卫;刘保林;;一拟建建筑施工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J];路基工程;2012年06期
9 李健;李昕;李华;;既有隧道改扩建工程结构安全性研究[J];公路隧道;2013年01期
10 刘方琨;丁云;朱崇钊;;新建建筑物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响应分析[J];工程建设;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银全;滕文彦;周向阳;崔春霞;;既有隧道安全性分析与加固技术[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毕强;吴金刚;马杰;;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的力学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辉;;新建铁路路基对下方既有隧道影响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树佳;张孟喜;吴惠明;李林;;新建盾构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魏奇芬;吴逢春;;新建盾构隧道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6 刘奕晨;;顶管穿越既有隧道施工风险控制[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张立清 曹晓东 袁仁祥;30万次爆破无事故[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磊;多线叠交盾构施工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既有隧道的变形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姜兆华;基坑开挖时邻近既有隧道的力学响应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吴克新;青岛地铁交叠隧道施工力学响应与地面建筑变形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航;既有隧道上方挖方近接施工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尧少敏;既有隧道改扩建爆破^u挖与监控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乔南;明挖箱型隧道基坑施工对下卧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及加固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洋;软弱围岩既有隧道上方挖方与填方对承载拱效应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韩翔宇;新建隧道施工爆破对既有隧道振动响应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鲜一丁;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动力响应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梁建波;盾构下穿地铁隧道施工中对既有隧道沉降影响的分析[D];广州大学;2016年
8 冯瑞兵;新建桥梁上跨既有隧道工程的设计与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9 丛啸;新建普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邓宏;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07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0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