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大数据的大跨悬索桥钢箱梁疲劳寿命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3 22:13

  本文选题:大跨悬索桥 切入点:大数据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有效利用桥梁监测系统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桥梁性能分析,首先,以西堠门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尺度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探讨了利用监测系统所获得的风速、温度、车辆及位移等多类监测数据对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的方法;然后,基于WIM系统采集的海量车辆信息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6类疲劳标准车,将其施加到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获得了钢箱梁焊接细节的应力响应,结合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钢箱梁构造细节疲劳寿命的理论值,并采用滤波、去噪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应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实测数据计算钢箱梁焊接细节疲劳寿命,以确定理论疲劳寿命的修正系数;最后,根据修正后的理论疲劳寿命,将钢箱梁横向不同位置的构造细节划分为4个疲劳等级.文中研究为获取未布置传感器的构造细节疲劳寿命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指导大跨桥梁钢箱梁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bridge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using a large amount of data accumulated by the bridge monitoring system, firstly, a multi-scal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Xihoumen Bridge, and the wind speed and temperature obtained by the monitor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vehicle and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data. Then, based on the massive vehicle information data collected by WIM system, six kinds of fatigue standard vehicles are determin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Applying it to the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stress response of the welding details of the steel box girder is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Palmgren-Miner linear cumulative damage theory,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fatigue life of the steel box girder structure details is calculated, and the filter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steel box girder structure details. The stress monitoring data are analyzed by big data analysis method such as denoising,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welding detail of steel box girder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oretical fatigue lif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theoretical fatigue life, the fatigue life of steel box girder is calculated. The structural details of steel box girder at different transverse positions are divided into four fatigue grades. The study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obtaining the fatigue life of steel box girder with unarranged sensors, an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ail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steel box girder of long span bridg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4E08001)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H25)~~
【分类号】:U441.4;U44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跨悬索桥[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6期

2 刘涛,李爱群,丁幼亮,王浩;大跨悬索桥损伤预警方法[J];特种结构;2005年03期

3 王晓明;郝宪武;石雪飞;阮欣;;特大跨悬索桥的缆索体系优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06期

4 郑凯锋;栗怀广;胥润东;;连续超大跨悬索桥的刚度特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林长川;大跨悬索桥缆索技术的发展[J];上海公路;1995年03期

6 肖汝诚,项海帆;确定特大跨悬索桥理想状态的方法与程序系统研究[J];华东公路;1997年06期

7 杜桃明;刘泉;石恒俊;;三高地区高速公路大跨悬索桥技术方案初探[J];西南公路;2013年04期

8 石磊,刘春城,张哲,杜蓬娟;大跨悬索桥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李爱群;王浩;;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控制的阻尼器最优布置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庆宽,强士中;超大跨悬索桥的初步设计[J];国外桥梁;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豪;;关于大跨悬索桥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郑凯锋;强士中;唐继舜;;大跨悬索桥的若干发展趋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周述华;尚久驷;劳远昌;;大跨悬索桥抖振响应的数值积分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钱冬生;;关于大跨悬索桥的上水平和上台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李小珍;陈祥宝;;大跨悬索桥施工状态的计算机仿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6 刘高;周述华;强士中;;提高大跨悬索桥气动稳定性的控制措施[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7 雷俊卿;;超大跨悬索桥吊桥发展问题初探[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8 潘永仁;范立础;;大跨悬索桥空间静力特性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陈政清;;大跨悬索桥的横向风荷载效应[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董武斌;杨如刚;卢伟;;浙江舟山西堠门大跨悬索桥施工技术[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岳丽娜;大跨悬索桥安全监测方法及体系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彤;大跨悬索桥状态评估实用方法研究与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佳利;大跨悬索桥非线性静风失稳形态机理分析及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潘胜军;大跨悬索桥复杂受力部位的疲劳裂纹分析与数值模拟[D];东南大学;2016年

3 韩轶;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杰;超大跨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姜友生;大跨悬索桥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田继科;大跨悬索桥缆索系统耐久性的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常赞;大跨悬索桥静动力及敏感参数仿真计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飞;考虑风致振动的大跨悬索桥行车舒适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金磊;山区峡谷地形风特征及大跨悬索桥静风响应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庆勇;大跨悬索桥箱梁气动弹性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8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08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