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11:43

  本文选题:隧道(洞) 切入点:软弱围岩 出处:《隧道建设》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隧道开挖后受地应力影响极易发生变形,严重的将导致坍方等安全事故,若侵入结构还需要二次扩挖处理。为保障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安全,避免二次扩挖,结合国内外隧道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从分析围岩的强度应力比出发,针对不同的软岩类型,对预留变形量、预加固措施、弱爆破的基本原则,综合信息方法、支护措施、施工要点等内容进行归纳研究。研究表明:1)预留变形量选择要充分考虑隧道的最大地应力和不同软岩物理特性的影响;2)上台阶采取有效预加固措施后,可以实施大断面开挖;3)不同地应力环境,必须根据信息成果,针对变形特征优化设计支护参数后,变形完全能够有效控制。
[Abstract]:It is easy to deform after the tunnel is excavated by the ground stres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safety accident such as slump and so on. If the intrusive structure is invaded, it still needs to be treated by secondary excav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the tunnel with weak surrounding rock and avoid the secondary expansion excavation, Combined with typical cases and experiences of tunnel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atio of strength and stress of surrounding rock, aiming at different types of soft rock,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served deformation, pre-reinforcement measures, weak blasting,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methods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are discussed.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and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election of reserved deformation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influence of maximum ground stress of tunne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oft rock on the selection of deformation. (2) after effective pre-reinforcement measures are taken up the steps, Large section excav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geostress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the deformation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after the supporting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家松;;高地应力下大断面软岩隧道支护技术[J];路基工程;2013年04期

2 杨家松;;大断面软岩隧道钻爆法开挖技术分析[J];路基工程;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书生;曾祥国;姚安林;王清远;陈华燕;赵师平;;小净距隧道开挖工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周笑;彭阳;;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阶段临时支护安全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尹蓉蓉;朱合华;;硫酸盐结晶作用后深埋公路隧道安全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4 孙狂飙;邓文龙;;隧道现场围岩级别判定方法探讨[J];安徽地质;2009年01期

5 赵国刚;袁春花;吴育忠;;省道S212线峰山隧道塌方处理[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6 徐烽峰;李海波;;长管棚在双连拱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7 李老三;杨小礼;;大断面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8 宁培淋;杨锐;孙世永;;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9 李慧英;;松潘县牟尼沟公路隧道涌水处理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10 朱传孔;朱长江;;大断面市政隧道洞口段设计与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赫建明;;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Bayes优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杨川福;曹均旺;张斌;;浅谈地质雷达在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双茁;沈洪波;;六武路隧道LED“绿色照明”设计[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4 谢光明;;河防口隧道开裂病害段施工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丁浩;蒋树屏;徐谋;王文广;李勇;;富水地层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席勇;杨贵生;杨满江;;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数值模拟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吴e,

本文编号:1611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11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