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
本文选题:就地热再生 切入点:路面性能 出处:《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后评估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就地热再生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体系.方法基于辽宁省黑大线维修改造工程沈棋路至棋盘山风景区路段,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15)为依据,结合就地热再生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将其作为指标权重值的修正值,进而计算就地热再生项目的路面质量指数(PQI),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得出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的权重分别为0.478 7、0.243 2、0.204 5和0.073 5,路面质量指数(PQI)为90.623 1,评价等级为优.结论利用修正后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更适用于辽宁省公路的具体情况.对路用性能后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hot in place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perform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cycling pav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method of Heida road line renovation project moves to Shen Qipanshan scenic area, with "Highwa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tandards > (JTGH20 - 2015) as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geothermal regeneration, using AHP to calculate the hot in place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the index weight of performance value, will amend its value as the index weight, and then calculate the HIR pavement quality index (PQI) project, the recycling pavement performance is mor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btained. Pavement condition index (PCI), riding quality index (RQI), rutting depth index (RDI) and 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index (SRI) of weight were 0.478 7,0.243 and 0 2,0.204 5 735, the road surface quality index (PQI) is 90.6231, and the evaluation grade is excellent. Conclusion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revised index weight are more accurate, reliable and more suitable for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Liaoning highway. 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oa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辽宁新发展交通集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4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20074)
【分类号】:U416.2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海华;赵红泽;李海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工程评标指标权重确定[J];煤炭技术;2013年02期
2 莫丽威;何禾;孙建国;黄国扬;;基于加权TOPSIS法的HIR技术应用综合效用评价[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年01期
3 张敏江;张文博;于保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后评价指标权重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王鹏;彭元伟;全美杰;刘文洁;张莎娜;何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和谐校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5 张松见;;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HIR)施工技术应用[J];青海交通科技;2010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艳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莫丽威;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中的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振明;项目后评估在电网企业建设项目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3 韩青春;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玲;张筱薇;包龙生;汤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张贤哲;程明勇;;工程项目差异化评标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年02期
3 于玲;张筱薇;包龙生;;基于AHP-SA-FCE模型的就地热再生项目综合后评估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年11期
4 张筱薇;曹悦;陈爱宝;汤浩;;就地热再生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估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6年09期
5 邹飞;陆瑜;;基于模糊可拓评判法的爆破振动影响度评估[J];公路;2016年09期
6 尹文影;周伟;彭晓晴;栗嘉彬;祝宇航;;基于VPRS和VIKOR方法的露天矿运输设备选型分析[J];煤炭技术;2016年06期
7 章涤凡;张晓燕;杨洋;李玛琳;杜元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方中医药本科院校校内办学绩效考评体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11期
8 张之富;袁明刚;;基于Oregon算法的沥青冷再生道路维保技术运用研究[J];中国水运;2016年03期
9 郭发蔚;王宏辉;;基于Bayesian隧道施工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10 曾平;王汉斌;;基于ANP方法的煤矿应急决策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明学;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晓鹏;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吐乌大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刘瀚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测控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汉武;广珠东沥青路面养护修复方案选择及工程效果评估[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吴思;山区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绿色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程;贵州山区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两种快速养护方法技术经济评价[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张学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7 田仁越;广西电力基建信息系统推广应用项目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王婷婷;公路沥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的绿色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9 王斌;TB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宏江;油田企业预算后评估体系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彭元伟;全美杰;刘文洁;张莎娜;何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和谐校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2 崔萌;张宏伟;王媛;雷鸣;钟定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校园评价体系[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张天云;杨瑞成;陈奎;;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戴步卿;;沥青路面松铺系数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J];交通世界;2006年11期
5 高雁北;刘祥平;程松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年02期
6 蔡海鹏,杨坤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欧莉;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评标权重[J];中外建筑;2005年02期
8 孙祖望;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二)[J];建筑机械;2005年04期
9 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06期
10 刘松玉,经绯;软土地基上分期施工的路堤沉降预测方法(英文)[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国华;农村公路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杨春红;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刘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李文;农村道路对减缓贫困的影响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彭军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综合定量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张红红;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奚宽武;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石振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剑光;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在吉林省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振兴;海南省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高艳娥;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纪小平;路面沥青老化的非线性模拟及再生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范春娇;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贾同谦;基于厂拌热再生的高等级沥青路面养护工艺以及施工配备[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7 韩青春;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利明;SBS改性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江燕青;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任义军;沥青混凝土就地再生机械与施工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梅;“热再生”修路王的技术特点及其经济性[J];交通世界;2002年05期
2 王国栋,吴道流;维特根4500型热再生机组[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2期
3 杨郁华,詹祥慧;就地热再生施工规范[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2期
4 翁杰;“热再生”修路王的技术特点及其经济性[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3期
5 范振华,吴道流;就地热再生技术在中国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5期
6 李玉华;陈静云;成家盛;;就地沥青热再生工艺与设备的技术改进[J];中国公路;2005年21期
7 周馥隆;就地热再生:热在何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7期
8 杨云晖;就地热再生的应用及前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7期
9 付玲;就地热再生:热在未来[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7期
10 刘桦;;威特公司微波技术加热沥青路面“6S热再生养护专家”产品推广交流会[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强;郑权;;汉十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张义甫;Mike R.White;;沥青路面养护的发展趋势——就地热再生技术[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 唐敬东;王建志;;再论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发展优势[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倪富健;李健;马翔;朱志远;;就地热再生在连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5 马琳;;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热再生养护先进技术——适合国情的热再生技术与设备[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陶维;顾海洋;;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7 马琳;高民欢;;高等级沥青路面的病害与环保养护的先进技术——适合国情的热再生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8 梅廷义;张拥军;赵铭;戴方前;江成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应用及关键控制技术[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东;“就地热再生”让道路出新省钱又环保[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通讯员 黄峰;宁夏就地热再生技术破衡大高速修复难题[N];宁夏日报;2010年
3 张爱华;大型就地热再生技术让城市道路施工远离污染[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记者 热娜·乌布力;乌市引进地热再生技术修补道路[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龚鲁义;英达热再生让“小商品天堂”车行更顺畅[N];中国建设报;2012年
6 金科;江苏推广英达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龚鲁义;英达热再生开辟机场跑道养护新市场[N];中国建设报;2014年
8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通过验收[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龚鲁义;江苏积极探索利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修复车辙[N];中国交通报;2009年
10 李志立;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成功应用[N];中国交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源;就地热再生车辙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瀚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测控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邹育琳;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管理[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铉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陈云卿;不同层位旧料特性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周洲;不同RAP料掺量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肖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8 郭福栋;热再生机组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梁晓鹏;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吐乌大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丁修玺;老化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2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2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