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编码器在深水离岸结构沉降测量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深水离岸结构 切入点:光电编码器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型桶式结构防波堤是位于开敞式海域的深水离岸结构,对于该结构的沉降监测是原位试验中的一大难题。结合该结构的原位观测试验研究了离岸深水结构沉降的量测技术,利用光电编码器实现了沉降观测,并通过与同步实施的GNSS变形监测系统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将光电编码器用到深水离岸结构的沉降测量中是可行的,其测量精度受被测结构的倾角影响较大。开发了适用于开敞式离岸深水结构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沉降测量和数据传输。
[Abstract]:A new type of bucket structure breakwater is a deep water offshore structure located in open sea area. The settlement monitoring of this structur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in-situ test. Combined with the in-situ observation test of the structure, the settlemen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offshore deep water structure is studied.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is realized by using photoelectric encoder,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GNS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it is prove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photoelectric encoder in settlement measurement of offshore structure in deep water.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est. An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suitable for open offshore deepwater structures is developed and the settlement measure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are realized by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9147)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基金项目(Y316010)
【分类号】:U6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光电编码器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J];光学仪器;1992年01期
2 高育杰;光电编码器的选择与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3年05期
3 金彤;日本光电编码器评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4 涂一新,余新春,韩建中;光电编码器的减振电路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01年05期
5 陈志军,梁岚珍,南新元;光电编码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3年06期
6 姚竞红;严国祥;;Rockwell Automation造纸传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控制技术[J];电工技术;2003年12期
7 葛泉江;王兴刚;;复合式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J];哈尔滨轴承;2004年02期
8 梁蓓,周嵘;简易光电编码器在冲压机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5年02期
9 刘得芳;马红;王斌;张传英;刘得军;;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可逆计数的一种实用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年07期
10 李建南;蔡昌文;;光电编码器在教学电梯上的使用与定位[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永刚;赵立荣;;光电编码器硬件细分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2 邓方;陈杰;;基于数据特征及模糊逻辑的光电编码器故障诊断[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3 龙科慧;乔克;;空间相机用小型绝对光电编码器的研制[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4 邱文斌;国蓉;王宇辉;任建光;;光电编码器在石油连续管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5 龙科慧;祝成军;梁立辉;杜颖财;;光电编码器精码信号幅值自适应方法的研究[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一)[C];2009年
6 王锋;;通过基于光电编码器的数字电路实现直线位移高精度测量的一种方法[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长岭;张泽宇;杨宁;;光电编码器校正控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8 刘宇;肖沙里;徐智敏;袁浩;黄睿;;基于光电编码器的钢缆绳在线测长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龙科慧;;一种航天级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模拟电路的设计[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樊昌元;文斌;;光电编码器在民航探空气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映;禹衡:光电编码器向中高端延伸[N];中国电子报;2007年
2 王斌;禹衡牌光电编码器是怎样成为行业首个中国名牌的[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苑丹;禹衡光学:打造不可复制的竞争力[N];长春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赵一鹏;高端产品优势凸显 长春禹衡上半年利润逐月递增[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庭庭;痴心不改创新梦[N];吉林日报;2008年
6 张兆军;“工业自动化的眼睛”有了中国名牌[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柳青;迎光学大会和光博会长春“一光”展实力[N];吉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斌;由“长春一光”专利产品被侵权引发的思考[N];中国工业报;2005年
9 王羚 王斌;长春一光品味改制“三步曲”[N];中国工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立辉;高精度复合式光电编码器设计及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孙莹;小型航天级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左洋;基于非均匀采样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的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冯英翘;提高小型光电编码器分辨力和精度的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于海;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检测系统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电梯光电编码器接口转换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闫晓军;光电编码器的信号误差补偿和故障诊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陶仁浩;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高精度位置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张志刚;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分析及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杜森W,
本文编号:1637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3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