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评价

发布时间:2018-03-21 02:20

  本文选题:黏附性 切入点:图像处理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定量分析不同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差异,文章在传统水煮法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开发的图像采集系统对水煮后的沥青与集料样本进行取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定量计算集料表面沥青的剥落率,并对影响沥青与集料黏附效果的沥青和集料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水煮试验方法可以实现定量地评价不同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其试验结果比传统的水煮法更加合理;沥青的135℃黏度越大,其与集料的黏附性越好;集料的碱值越大、表面电位越高、表面的微孔隙和微裂缝越多,其与沥青的黏附性越好。
[Abstract]:The difference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asphalt and aggregate adhes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test, after boiling of asphalt and aggregate samples were taken as the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then use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for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asphalt aggregate surface spalling rate, and the nature of asphalt and aggregate adhesion of asphalt and aggregat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test method can realize wate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adhesion between asphalt and aggregate, the test results than the traditional boiling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 135 degrees is the viscosity of asphalt, aggregate and adhesion the better; aggregate alkali value is greater, the higher surface potential, micropore surface and micro cracks more with asphalt adhesion better.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8031)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樊亮;张玉贞;王林;;沥青黏附性试验的图像分析方法初探[J];公路;2011年12期

2 周金枝;郑建华;;氯盐浸蚀下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5期

3 陈燕娟;高建明;陈华鑫;;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特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刘亚敏;韩森;李波;;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矿料黏附性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6期

5 袁峻;董文姣;钱武彬;康爱红;孙巍巍;;基于超声波的沥青-集料粘附性试验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5期

6 彭余华;王林中;于玲;;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新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亮;张玉贞;王林;;沥青黏附性试验的图像分析方法初探[J];公路;2011年12期

2 何艳芬;陈雪善;;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与沥青黏结性[J];纺织学报;2013年05期

3 廖玉春;史朝辉;霍典;;基于表面能评价沥青-石料界面黏结性能的研究[J];公路;2013年05期

4 冯德成;魏文鼎;詹苏涛;;桥面水泥混凝土含水率对防水层粘结性能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5期

5 王元元;岳定民;史朝辉;霍典;;基于表面能评价沥青-石料界面粘结性能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3期

6 马芹永;吴金荣;秦凯;;氯盐对沥青混凝土冻融劈裂抗拉强度影响的试验与分析[J];冰川冻土;2013年05期

7 王勇;曹丽文;张学哲;霍攀;赵小敏;;碳酸钠污染重塑黏土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4年03期

8 崔亚楠;王乐;;盐冻后沥青砂浆的粘弹性变化及微细观分析[J];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9 张晨旭;陈华鑫;李毅;李帅;;提升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措施综述[J];材料导报;2013年S2期

10 彭丹丹;陈华鑫;张晨旭;李毅;秦钜泽;;沥青抗剥落剂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文淇;胡建国;;受热多股铜导线金相定量分析[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元元;凌天清;史朝辉;;基于表面能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3 綦建峰;隋旺华;张改玲;徐继山;;基于SEM图像处理红层砂岩孔隙度及分维数计算分析[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飞;吉林敦化地区草炭土特性的时间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先伟;结构性软土蠕变特性及扰动状态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3 徐元芹;中国近海典型区域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郑传峰;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赵立东;沥青路面凝冰损坏影响因素及细观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陆德荣;PTFE基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定量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张光海;北方滨海地区沥青路面损伤机理及使用寿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庆;道路冷铺薄层罩面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王勇;压实非饱和粘土层生活源污染质运移及其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伟;碎石封层早期粘结性能试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晓璇;软粘土等向固结过程中微观孔隙结构演化机制的定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玲;基于图像的多孔材料特征分析与物性测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声明;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张玲;化工储存装置火灾事故分析物证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勇;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冉维廷;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降粘机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8 帅飞;不同卸荷等级下软土的损伤及微观定量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窦晖;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凯;鸭蛋壳的力学特性及多孔超微结构的渗透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锐;杨锡武;杨发;涂帅;杨小丽;;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熵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徐松;唐伯明;朱洪洲;何兆益;;基于灰熵法的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赵丹梅;;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的探讨[J];丹东海工;2005年00期

4 葛折圣,黄晓明,许国光;用弯曲应变能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王改莲,吴翠微,董建新,谢锡善;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在SEM图像定量测定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1年04期

6 毛灵涛,薛茹,安里千;MATLAB在微观结构SEM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5期

7 袁万杰;王钊;孙长新;陈忠达;;含钙质粉砂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2008年01期

8 汤寄予;高丹盈;韩菊红;;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公路;2008年01期

9 崔培培;薛明;韦继宁;;聚酯玻纤布复合沥青混合料的弯曲破坏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7期

10 朱洪洲,黄晓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莉莉;矿物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黄旭;高性能花岗岩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勇;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喜;陈炜林;杨荣俊;;煤矸石集料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6期

2 刘宁东;;台湾省1989年集料的需求量将达到3.3亿吨[J];建材工业信息;1984年20期

3 陈业明;;现浇玻璃晶体集料混凝土地面[J];建材工业信息;1986年09期

4 雷钰燕;;集料的棱角指数与表面指数[J];混凝土;1990年04期

5 廖道升;集料在干燥搅拌滚筒里停留时间的探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5年01期

6 黎霞,钱国平;集料组成设计可视化电算方法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陈亭,于涛;水泥稳定旧混凝土破碎集料的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3年03期

8 陈亭;水泥稳定旧混凝土破碎集料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姚利杰;赵新坡;李宁利;;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机理评述[J];山西建筑;2007年23期

10 郭志军;成智;;对“级配型集料”在工程中认识的浅谈[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睿;;集料酸碱性评价方法及其试验研究[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卢健;胡兴国;汪立诚;;沥青铣刨料抽提试验前后集料密度变化规律比较[A];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许克学;周卫峰;;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问题的讨论[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6 高国强;;集散状态物料受压表现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东金 江茗;镇江茅迪实业公司 业大来自于诚信和优质服务[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记者 练崇田;江西高速公路建设增加面层集料水洗工艺[N];中国交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晓华;沥青路面多孔蓄盐集料化—力耦合效应及析盐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涛;基于流变特性的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孔维川;集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徐霈;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沥青与集料界面行为虚拟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董文姣;集料形貌对沥青—集料黏附性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5 胡倩;集料的颗粒物质特性与离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陈燕娟;酸性集料表面活化技术与粘附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王彦;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集料外露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8 朱登元;集料含水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成本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9 廖芹;集料辐射屏蔽性能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旭东;集料岩性及微观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1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41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