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超疏水-防覆冰技术在公路路面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26 15:18

  本文选题:超疏水 切入点:防覆冰 出处:《材料导报》2017年01期


【摘要】:超疏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仿生材料,因优良的疏水、疏冰性能,在电力、航天等领域防冰除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公路交通领域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路面除冰技术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超疏水主动除冰技术在路面应用中的优势;概述了超疏水材料浸润性的基本理论;从促进液滴滚落、影响水滴结晶进程、降低冰附着力等方面,论证了超疏水材料在路面除冰应用中的可行性;从改变材料化学组成与粗糙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冰-路"附着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超疏水材料制备与超疏水公路路面处治技术,综述了国内外冰与路面材料之间附着力的几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落杆撞击试验、水平剪切试验、重力式砝码剪切试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自行设计了摆锤试验以及劈裂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超疏水-防覆冰技术能有效降低"冰-路"附着力;并归纳了目前公路路面超疏水-防覆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Abstract]:As a new intelligent bionic material,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electric power,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hydrophobic and ice-repellent properties.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highway traffic, i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xplo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hortcomings of pavement deic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superhydrophobic active deicing technology in pavement application. The basic theory of super hydrophobic material wettability is summariz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uper hydrophobic material in deicing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droplet rolling, affecting water droplet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reducing ice adhesion, etc. From two aspects of chang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roughness of material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hesion of "ice-road" are analyzed, and the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an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uper-hydrophobic road surface are introduc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several testing methods of adhesion between ice and pavement materials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impact test of falling rod, horizontal shear test and gravity weight shear test. In this study, the pendulum test and split test were designed, which further proved that super-hydrophobic anti-ic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ce-road" adhesion, and summed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highway pavement super-hydrophobic anti-icing technology.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201313)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分类号】:U4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红雪;何少剑;林俊;;二氧化硅/有机蒙脱土复合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3年12期

2 何继燕;李东徽;张晋恒;赵红伟;;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及其进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何金梅;屈孟男;;磨损增强型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2年03期

4 王庆军,陈庆民;超疏水膜表面构造及构造控制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5年02期

5 禹营;汪家道;陈大融;;超疏水表面膜的制备[J];润滑与密封;2007年08期

6 李健;周明;蔡兰;叶霞;李刚;;基于状态转换的超疏水表面滑移特性研究方法[J];润滑与密封;2007年12期

7 叶霞;周明;李健;刘会霞;袁润;杨海峰;李保家;蔡兰;;从自然到仿生的超疏水表面的微观结构[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9年05期

8 钟颖;裴勇兵;吴连斌;陈遒;来国桥;;超疏水SiO_2涂膜制备研究进展[J];有机硅材料;2013年04期

9 胡海豹;陈立斌;黄苏和;;浸泡法快速制备超疏水黄铜表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10 黄二梅;皮丕辉;郑大锋;文秀芳;杨卓如;;透明超疏水涂膜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小涛;张招柱;;兼具耐磨功能和可修复功能的超疏水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银龙;王庆军;陈庆民;;自然与仿生荷叶表面在极端相对湿度下的超疏水性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伍廉奎;胡吉明;张鉴清;;基于电沉积二氧化硅薄膜的超疏水表面[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刘玮;卢士香;徐文国;;锌基底表面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和表征[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靓;赵宁;徐坚;;氰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一步制备超疏水涂层[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燕;李文;马福民;丁一刚;;一步浸泡法制备微米结构的超疏水锌表面[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杨昊炜;肖斐;;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氧烷超疏水薄膜及其热稳定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8 廖张洁;朱钟鸣;郭宏磊;彭懋;;透明抗静电超疏水材料的制备[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张继琳;韩艳春;;超疏水-超亲油单分子层表面的制备[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陈医嘉;徐文国;卢士香;;超疏水膜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科信;超疏水塑料薄膜研制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王启兵;超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研制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峰;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两项发明专利[N];甘肃日报;2011年

4 宋丽;洗涤技术的革命[N];山东科技报;2001年

5 华凌;澳开发出超疏水防雾纳米结构[N];科技日报;2014年

6 陈功;超双疏阵列碳纳米管膜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泉;超疏水表面的构造和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秦;微机电系统材料表面疏水/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彭珊;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全云云;基于液滴弹跳现象的超疏水表面自清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智杰;氧化铝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超疏水表面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6 黄正勇;耐磨超疏水半导体硅橡胶复合涂层制备方法与防冰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姚同杰;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8 范友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在模拟环境中的防腐蚀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王媛怡;冷凝现象对超疏水表面主动防冰/疏冰功能的影响及验证[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阮敏;铝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覆冰性能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培国;功能化超疏水材料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姚凯;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范少涛;仿生超疏水表面滑移流动减阻的数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峰;提高超疏水性生物质基材料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巢光华;铝合金超疏水膜的制备及防护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先营;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戎晨;基于石墨稀疏水自清洁表面的构筑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张晓艳;超疏水皮革涂层构筑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唐永强;含氟纳米杂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超疏水与防覆冰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10 韩庆雨;多尺度功能化Fe_3O_4及其聚合物超疏水复合涂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8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68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