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n曲线的橡胶沥青结合料相态结构研究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切入点:橡胶沥青结合料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5期
【摘要】:根据橡胶沥青结合料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变异性大的缺点,采用不同平行板间隙和不同目数的胶粉,研究不同温度和频率扫描下,橡胶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和相分离温度。结果表明:采用10%最大复数剪切模量作为橡胶沥青结合料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的应变控制条件能保证其结果符合线黏弹性假设,采用2 mm平行板间隙能获得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随着橡胶粉粒径的减小,高温条件下橡胶沥青结合料Han曲线斜率逐渐增大,100目细度橡胶粉改性沥青出现相分离温度为70℃,而40,60目及80目胶粉制备的改性沥青相分离温度为60℃;不同温度-频率谱条件下的存储模量曲线出现平台区的温度与Han曲线所反映的相分离温度一致。
[Abstract]:The shear modulus , phase angle and phase separation temperature of rubber asphalt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frequency sweep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frequency sweep .
【作者单位】: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131878812280) 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2013年开放课题项目(2013gxjgclkf-004)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小革,郑健龙,张起森;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2 方伽俐,孙立军;沥青结合料物理硬化现象研究[J];上海公路;2005年02期
3 田小革;羊明;吴文彪;;老化对沥青结合料性能参数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2006年06期
4 刘福明;王江帅;;沥青结合料性能等级评价的应用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5 刘剑英;闫龙;;阻燃温拌沥青结合料性能研究[J];河南科技;2013年01期
6 任全;白红英;;温拌剂对沥青结合料降粘特性的正交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5期
7 郭成超;曾凡奇;王鹏;;气温和交通状况对沥青结合料选择的影响[J];中外公路;2006年06期
8 赵卫平;再生塑料在沥青结合料中的应用[J];国外公路;1994年06期
9 王东耀,张宗涛;对陕西省各地区沥青结合料选择的建议[J];公路;2005年09期
10 刘清芳,田小革;老化对沥青结合料静态粘弹性性能及参数的影响[J];中外公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志民;何润平;;沥青结合料PG分级在漯驻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2 牛建华;王媛;;美国公路研究新成果[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超;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的流变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姚辉;微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淼;基于现代物相技术的沥青结合料热老化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赵兵;高粘弹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张秋福;超薄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4 奚鹤;经济型彩色沥青结合料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徐士翠;WMA沥青结合料降粘机理与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欧阳言嵩;沥青结合料的热老化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刘亮;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8 商淑杰;温拌橡胶沥青结合料及其胶浆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克非;环氧沥青结合料的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周勇;高寒地区道路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继光老化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71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7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