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环境污染 切入点:绿色出行 出处:《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化出行需求不断增强,机动车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压力不仅日趋明显,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同时也过度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导致污染物排放迅速增加,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而“绿色出行”成为当下最倡导的一种理想出行方式。绿色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设计是对“以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设计的补充与提高,把研究物与环境的问题转移到研究人—物(产品)—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来,设计出交通工具的合理使用方式,完善公共交通,使人们乐于使用绿色交通工具,从源头上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优秀的绿色交通系统设计引导人们的消费,营造一种绿色出行氛围,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绿色交通工具的普及与应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mand for motorized travel is increasing. The traffic pressure brought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tor vehicles is not onl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traffic conges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but also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And lead to a rapid increase in pollutant emissions, It is a serious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and "green travel" has become the most advocated ideal travel mode. The design of green travel mode is a supplement and improvement to the "technology-centered" green design. The problem of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 sh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material (product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means of transport should be designed to improve public transport and make people happy to use gree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rom the source to grasp the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excellent design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guide people's consumption, to create a green travel atmosphere, so that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people. This can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to a great ext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萌;王伊丽;陈学武;;城市居民个人属性与出行方式链相关性分析[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9年01期
2 栾琨;隽志才;宗芳;;通勤者出行方式与出行链选择行为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3 朱丰刚;;基于出行方式划分模型的摩托车禁行问题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0年04期
4 姜雨;陆键;;出行方式和目的地联合模型(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4期
5 赵昕;关宏志;刘诗序;;基于出行链的有车家庭假日出行方式组合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6期
6 王伊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链特征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2年01期
7 吕仁义 ,郭瑶华;出行方式划分的实用模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1期
8 刘花;陈艳艳;;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人群分类[J];交通标准化;2014年05期
9 鲜于建川;隽志才;;出行链与出行方式相互影响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魏群;;基于希尔伯特指标空间的出行方式安全评价[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新月;张羽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出行方式的预测[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2 孔萍;李淑朋;李军;;成都地铁1号线对城市通勤者出行方式影响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孙健;欧盟:优化出行方式 强化环保意识[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沙星海;市民“十一”旅游出行方式多[N];平顶山日报;2005年
3 记者 黄X;上下班的出行方式,影响健康状况[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周炜;市民青睐绿色出行方式[N];西安日报;2008年
5 黎华玲;出行方式变化折射西藏交通进步[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林智岚;出行方式悄然改变中[N];福建日报;2005年
7 蔡新华;你的出行方式环保吗?[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佛山日报评论员 陈莎;让共享理念融入出行方式[N];佛山日报;2012年
9 记者 赵奕;治堵求解:改变原有出行方式[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礼谏;政策杠杆能否改变市民出行方式?[N];中山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蕊;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出行方式分担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俭新;基于AML-BP算法的出行方式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程苑;汽车共享下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博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宏新;深圳市老年人出行方式和出发时刻选择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项仁明;针对残障人士出行方式的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大维;天津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楠;拥堵收费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和居民满意度影响的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刘文杰;基于绿色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张丽莉;基于活动的出行方式链选择行为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叶盈;出行方式链成本测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丁宁;基于绿色出行方式的电动车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5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8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