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十三五”造地利用研究Ⅰ——疏浚土资源供需分析
本文选题:十三五 切入点:长江口 出处:《水运工程》2017年12期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资源量和上海市滩涂造地需砂量,掌握疏浚土资源的供需关系。结果表明:1)深水航道疏浚土是可用于吹填造地的清洁泥沙资源;2)"十三五"期,深水航道疏浚土总产量约3.15亿m~3,不能完全满足上海市吹填造地约4亿m~3的疏浚土实际需求量;3)深水航道北槽段的疏浚土可满足横沙东滩圈围工程需要,土质较好的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可供应至长兴岛、浦东机场的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尚有富余的深水航道疏浚土可作为南汇东滩圈围工程的补充砂源。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mount of dredged soil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and the amount of sand required for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tidal flat of Shanghai,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dredged soil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eepwater channel dredged soil is a clean sediment resource that can be used for reclamation. The total output of dredged soil in deepwater waterway is about 315 million mm3, which can not fully meet the actual demand of dredged soil of about 400mm3 of dredged land in Shanghai. The dredged soil can be supplied to Changxing Island,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Pudong Airport and the remaining dredged soil of Deepwater Channel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ary sand source.
【作者单位】: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402101,2016YFC0402107,2017YFC0405400)
【分类号】:U616;U65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豫鹏,顾勇;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设计介绍[J];水运工程;2000年12期
2 范期锦;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12期
3 刘亚平;;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6期
4 施继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荣获2005年度惟一的国家优质工程金奖[J];中国港湾建设;2006年01期
5 吴明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目标12.5米[J];中国远洋航务;2006年11期
6 窦希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7 王芳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荣获全国第12届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J];港工技术;2008年03期
8 陈正华;;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与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航海技术;2009年01期
9 ;长江口深水航道实行全天候监控和管制[J];交通标准化;2009年16期
10 ;上海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华;万军;潘才官;施卫星;;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时空序数据库的构建[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德恩;;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测绘工程介绍[A];2001年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宝;;长江口深水航道浮泥观测初探[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程海峰;刘杰;赵德招;王珍珍;;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十二五”造地利用技术方案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范期锦;;创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功之源[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志一;;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给航运带来的新思考[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7 薛鸿超;;长江口深水航道在澄通河段的延伸响应[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薛鸿超;;长江口深水航道在澄通河段的延伸响应[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倪国琪;;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测绘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10 曹玮;叶光中;;长江下游航道对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虎邋通讯员 唐文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咽喉”治理配套助导航设施布设完成[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通讯员 施继建;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段工程竣工验收[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施继建邋记者 顾力;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巧用疏浚土[N];中国交通报;2008年
4 通讯员 许永平;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治理工程全线贯通[N];人民铁道;2010年
5 记者 冯蕾;长江口深水航道正式运行[N];光明日报;2011年
6 记者 于宛尼;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接受国家验收[N];工人日报;2011年
7 记者 孙妍 实习记者 顾博;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项目评估全面展开[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任晶惠 特约记者 施继建;157.6亿元引发的“蝴蝶效应”[N];中国交通报;2011年
9 毛惠明 熊建民;治理长江口 科技创新的经典之作[N];中国交通报;2006年
10 实习记者 林芬 通讯员 施继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正式启动[N];中国交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杰;长江口深水航道河床演变与航道回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婷婷;导堤型河口航道淤积方式及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曹根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整治建筑物施工与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顾勇;土工织物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设计[D];河海大学;2004年
4 吴毓儒;长江口深水航道三维水动力与盐度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范中亚;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对流场、盐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鹏;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通量时空变化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姜明宝;长江口航道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张博;航道疏浚对港区防波堤稳定性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孙宏伟;航道疏浚工程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宁文军;航道疏浚实时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7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8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