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公交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公共交通 切入点:多模式 出处:《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机动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交通出行需求迅速增长,许多城市面临着亟待缓解的交通拥堵难题。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城市社会经济以及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交通已经被认为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公共交通的建设运营不仅能够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性和可达性,还能够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为了保障公共交通投资资金的有效利用,公共交通投资决策应该建立在对不同公交模式效能的系统评价之上。因此,科学合理的多模式公交网络效能评估既能作为公交规划阶段的决策支撑,又可以对建成运营的公交网络进行评估。本文紧密结合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要求以及多模式公交网络规划建设现状,立足于多模式公交网络的整体效能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多模式公交网络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多模式公交网络的效能评估框架,最后借助于VISUM宏观交通仿真软件以鹰潭市规划多模式公交网络为例,从公交线路、公交模式和公交网络三个等级展开了效能评估。本文对多模式公交网络展开了公交线路、公交模式和公交网络的三个等级效能评估。首先将反映多模式公交网络效能的评价指标划分三种类型:费用-输入型、服务-输出型和外部-影响型,然后通过VISUM软件建立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宏观仿真模型以获取评估数据,最后应用经济学原理和多属性决策理论对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公交线路、公交模式和公交网络进行了效能评估。在公交线路等级的评估中,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具体公交线路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公交模式等级的评估中,提出了三种能够反映各个公交模式效能状况的指标,结合经济学原理对各个公交模式的费用-输入型、服务-输出型和外部-影响型效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公交网路等级的效能评估中,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多模式公交网络的整体效能进行了评估。总之,通过对多模式公交网络系统的内涵、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研究,能够全面认识多模式公交网络系统的内在机理,为制定科学的公共交通投资决策和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质量提供基础支撑。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ity urbanization and motorization, city traffic demand is growing rapidly, many city facing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to alleviate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traffic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city social economy and traffic in the city. Public transport has been considered is one of the main means to alleviate the city traffic problem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city traffic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also can affect the mode of land use type city. In order to ensur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investment, public transport investment decision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bus mode so. The assessmen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ransit planning decision support model of transit network efficiency an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put into operation by the transit network evalu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requirements of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and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atus,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first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efficiency. Then based on the index and evaluation method on the evaluation,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evaluation, finally with the help of VISUM macro traffic simulation software in Yingtan city planning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as an example, from the bus lines, bus mode and bus network launched three levels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he paper launched a bus route on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three a level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and bus transit network. The firs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evaluation index to reflect the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performance: the cost of delivery The type, service output and external influence, macro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n through the VISUM software to establish multi model transit network to obtain the evaluation data of multi mode bus network bus line finally applied economics principle and multi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theory, public transport mode 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bus lines. The level of analysis, the overal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pecific bus line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mode level, put forward three to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status of various bus mode indicators,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s principle of each bus cost input mode service, output and external influence are analyzed and efficiency; finally, in the evaluation of bus network level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of multimode solutions approximate the ideal ranking metho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ransit network was evaluated. In a word, throug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system,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o fully recognize the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system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high investment decision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provide basic support for science.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天军;张国华;徐一飞;汪焕敏;张喜;杜飞天;;一种城市公交网络优化的新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2 钱大琳,孙艳丰;离散非平衡公交网络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宇仁德,曲金玉,姜海山;一种公交网络分配模型[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张林峰,范炳全,吕智林;公交网络换乘矩阵的分析与算法[J];系统工程;2003年06期
5 葛亮,王炜,杨明,邓卫;基于站点的公交网络配流实用模型与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6 闻辉,刘岳峰,郑江华,晏磊;基于时间链的公交网络数据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7 闫小勇,牛学勤;公交网络多路径选择启发式算法研究[J];城市交通;2005年03期
8 苏爱华,施法中;公交网络换乘问题的一种实现[J];工程图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倪立;;对上海公交网络的分析与改善设想[J];交通与运输;2006年02期
10 张晨;张宁;;上海市公交网络拓扑性质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忠海;邹志云;;城市公交网络阻抗函数模型[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白子建;朱兆芳;龚凤刚;;禁忌算法在公交网络优化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宝辉;;城市(镇)群骨干公交网络框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康;马晓旦;夏晓梅;;基于最小换乘模型的公交网络优化[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5 徐一飞;张国华;;一种求实的公交网络优化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陈学武;胡刚;;公交分层系统的规划方法研究[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7 王昊;吴娇蓉;;多模式公交网络的换乘惩罚附加值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豹;杨旭华;;一种具有可控直径的公交网络演化模型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9 秦琼;张放;刘海英;许鹏远;王志平;;复杂网络理论在大连公交网络中的应用[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峰;纪凯;陈涛焘;韩栋;;一种公交最佳路径选择方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寿宁记者站 朱雅秀;寿宁投入160多万元完善公交网络[N];闽东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保良 通讯员 李朝旗 郭文辉;邯郸力推县市公交网络方便百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3 任相国 王砚才;陵县构建城乡村一体化公交网络[N];德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竞立;昆明初步形成较为完善公交网络[N];云南日报;2002年
5 阮春生;完善三级公交网络 解决百姓出行难题[N];丽水日报;2007年
6 孙晓雷 张伟超 记者 雷蕾;莱芜市构建大公交网络实现“公交村村通”[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记者 刘鲲;五年内形成城市公交网络体系[N];攀枝花日报;2014年
8 特约记者 李剑雄 记者 杨眉;株洲构建绿色公交网络[N];中国交通报;2013年
9 成露;政府首先要考虑为无车市民做些什么[N];工人日报;2007年
10 张魁勇邋陈文勇;大城市应优先发展轨道公交[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永刚;城市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司徒炳强;公交网络时刻表编制的理论建模及可靠性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建刚;复杂网络同步理论在城市公交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光;空间复杂网络分析、优化及其在城市公交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田庆飞;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公交网络生成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孙磊磊;基于停靠时间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均衡客流分配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成娟;城市公交路网最优路线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左磊;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公交网络特性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3 辛光照;多模式公交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刘霞霞;太原市公交网络优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陈凤;城市群一体化城际公交网络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君超;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公交网络特性分析与演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汪涛;城市公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演化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张欣;公交网络的复杂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衡玉明;城市公交网络可靠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高岩;城市公交网络设计模型与算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95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95584.html